疫情下如何保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心理治疗师给出“护心”锦囊

来源:福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2-04-05 09:32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疫情下,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活动空间的压缩,加上本身对新环境适应慢,老年人易产生焦虑、抑郁、孤独、愤怒、多疑等问题。疫情下的老年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3日,福建省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心理治疗师郑名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患有慢病、重症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在疫情中的焦虑感和孤独感会比普通老年人更加严重,需要更多关注与关爱。

子女是老年人重要的支持力量,子女可以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时常关心长辈,让老人感受到家人的爱和陪伴。如果有时间和机会,子女可以指导老人用智能设备,让老人融入新兴生活方式。

老人要调整心态,消除“树老根枯”的悲观思想和消极情绪,坚定美好的信念,重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发挥余热,重归社会。老人如果体格壮健、精力旺盛又有一技之长,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作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让自己在精神上有寄托,充实日常生活。

善于学习,渴求新知。老人和年轻人一样,有正常的生活渴望,有社交沟通需求。保持与外界的沟通可以充实日常生活,更新知识,有利于身心健康、延缓衰老。

培养爱好,寄托精神。疫情期间居家时,可有意识地培养一些爱好,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活。可选择适宜的活动,听音乐、看戏剧、习书作画、种花养鸟、跳舞、打球、下棋、垂钓等,都能让老年人益智怡情,增进身心健康。

生活自律,保健身体。老人最好按时休息,适时活动,建立、适应一种新的生活节奏。疫情期间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戒除不良嗜好,采取适合自己的休息、运动和娱乐形式,建立起以保健为目的的生活方式。

必要的药物和心理疏导。老年人出现身体不适、心情不佳、情绪低落时,应主动寻求帮助,切忌讳疾忌医。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以及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接受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援助热线:0591-85666661。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市卫健委提醒,接种新冠疫苗可显著降低感染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符合条件者应尽快完成全程及加强免疫,尤其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主动接种疫苗,应接尽接,尽快完成全程及加强针的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