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罗源县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动态监测情况的公示

来源:罗源县 发布时间: 2022-05-10 08:38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根据《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九条措施的通知》(榕政办〔2021〕17号)、《关于提交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动态监测报告的函》(榕名城委〔2022〕97号)文件要求,现将罗源县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动态监测情况公示如下:

  一、总体概况

  我县现有中国传统村落7个、省级传统村落7个;已公布四批历史建筑,共101处。

  二、保护利用工作监测评估

  (一)工作机制建立情况

  2021年3月,我局成立下属事业单位历史文化古厝保护中心,进一步做好民间古建筑物的保护、宣传工作。

  (二)保护利用资金投入情况

  我县2021年省市任务共涉及2个传统村落、7栋历史建筑,已完成年度目标,共完成投资3142万元。其中西兰乡磹石村获得省级补助资金350万元,配套资金768万元;飞竹镇斌溪村获得省级补助资金350万元,配套资金812万元;7处历史建筑使用县级专项财政资金862万元。

  (三)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情况

  截止目前,我县共有14个传统村落,其中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单共7个,分别为中房镇深坑村、岭兜村、林家村、吉漈村、满盾村、厚富村及飞竹镇塔里洋村,目前深坑村、岭兜村及塔里洋村已完成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其余4个获批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其保护发展规划也已编制完成;7个省级传统村落中,霍口乡福湖村、西兰乡洋坪村、飞竹镇丰余村、飞竹镇斌溪村已完成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其中西兰乡洋坪村、飞竹镇丰余村、西兰乡磹石村已通过专家评审,飞竹镇斌溪村、松山镇北山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已结合村庄规划完成县级批复,白塔乡百丈村正在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飞竹镇斌溪村、西兰乡坛石村纳入2021年省为民办实事传统村落改善提升项目建设范畴,相关乡镇已完成村落改善提升项目建设,并通过省厅验收。

  (四)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情况

  我县至今已上报县政府批准认定公布四批历史建筑,共公布历史建筑101处。已公布的四批历史建筑均已完成了档案建设、保护标识牌设置、四至边界确定及保护范围划定,除第四批历史建筑外均纳入我县“多规合一”管理平台。

  2021年我县共完成北门巷12号、14号、46号、41号、54号历史建筑及溪尾街市场巷8号、西大路34号等7处历史建筑及北门巷城隍庙、林可彝故居两处县级文物单位修复,总投资达2300万元。北门巷12号已活化利用为罗源县招商引资工作办公室,溪尾街市场巷8号、西大路34号目前结合溪尾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供旅客观赏。

  (五)城市更新过程中保护要求落实情况

  自2018年中期起,我县陆续收到省市相关加强历史建筑保护措施文件,现已制定一套工作机制,凡涉及我县新征迁建设项目,由文旅、住建、规划等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联审机制,即在经过联审后出具同意征迁意见后方可实施征迁工作。

  三、亮点做法

  1.积极探索楼长制。传统村落建设上,西兰乡洋坪村作为福建省首批古村落示范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村落资源异常稀缺与珍贵,拥有“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誉。从2013年开始,洋坪村探索“楼长制”——16座古厝设16位楼长,负责日常巡管维护、防火防盗、募集资金、统一修缮等工作。楼长是各厝里有威望的人,或者是乡贤。在他们的号召下,各户人家纷纷响应,小到电线改装、安装监控,大到捐资数十万元,不少乡贤慷慨解囊。在乡贤大力资助家乡传统村落建设以及乡村两级干部积极工作下,让洋坪村街巷肌理和山水林田溪宅保护良好、村中基础设施完善、现有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修缮程度较好、村庄格局保持完好,山水田林自然环境良好。

  2.尊重地方文化。在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方面,我县充分尊重原住民意见,不实施大面积征迁,只对影响街区布局肌理的不协调建筑进行征迁,其余大部分建筑仍保底原有住民,体现当地人文历史文化,从而进一步更好的保护了地方文化本色。

  3.改善提升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改善提升方面,一是活化利用,原汁原味。飞竹镇斌溪村几处活化利用基本是在原有身份上加以活化,保留了“原汁原味”。在村庄格局上,格局清晰,古厝与现代化建筑分立在文武溪两侧,完整保留原有传统风貌特色,传统氛围浓厚。在发展模式上,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拉动、以农业为基础的“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并且村庄开创“自我参与、自我创造、自我享受”的文化新模式,推动全民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成立乡村竹制艺术团,既能使得传统技艺得以发扬又能为产业驱动提供动力人才。扶持农村题材艺术创作,将艺术融入居民生产生活中,并邀请福州根雕代表性传承人林兴坦老师入驻斌溪村,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二是红色领航,绿韵磹石。西兰乡磹石村红色底蕴深厚,有罗源县西部人民游击队磹石驻地旧址、乡苏维埃政府驻地,曾有叶飞将军亲领军队来到岭头区磹石开展革命活动。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300多人,途经磹石村,队伍在下厝古民居暂住,并进行革命宣传。在古名居石灰墙上写有“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勇敢坚强的劳苦工农自动起来加入红军队伍”等宣传标语,是我县的红军文化字迹遗址。结合传统村落改善提升的契机,磹石村打造红色研学基地,修缮了叶飞临时居住所、工农红军食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展示馆等,成为我县重要的红色文化参观研学基地,吸引各类人员来磹石村参加研学活动。今年以来,磹石村多次举行研学活动,并开展“美丽乡村乐go行”现场直播带货活动,推广各类罗源特色产品。

 

  202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