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卫生健康工作总结

来源:罗源县 发布时间: 2023-01-03 09:52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2022年我县卫生健康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卫健委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市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安排部署,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卫生事业补短板工作,为全力打造丝路海港城,加快建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新罗源贡献卫健力量

一、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持续落实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充分发挥医疗单位“哨点”作用,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个环节,查漏补缺、严防死守,全力阻断疫情传播风险。

(一)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全年共培训88场4112人次,采取分级培训与送教上门相结合的方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把健康知识传播作为落实疫情防控的有效抓手,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让防疫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二)组建专业备勤队伍。组建医疗专业流调队30人,核酸采样队伍32队480人,核酸检测队伍39人,市级医疗救治后备队24人,并抽调80人成立援外应急采样队伍,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三)强化人物同“防”,严格落实“应检尽检”。落实人物同防,强化重点人员常态化及重点场所、物品核酸检测。采取核酸采样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为重点人群员提供上门采样服务,在各交通卡口设立临时采样点等形式,为群众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全年累计核酸检测7581578人次。指导华东船厂、华能海港等涉外码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和落实院感管理制度,织密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四)逆行“出征”,支援外地防控疫情。今年以来,派出医护人员参加厦门机场专班、长乐机场专班,支援泉州、福州、宁德、上海、福州国际健康驿站等地开展疫情防控,累计派出4668人次并做好宁德在罗休整医务人员后勤保障工作,用实际行动助力兄弟县市同心抗疫。特别是我县进驻福州国际健康驿站的工作专班因成绩突出获市政府的通报表扬,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1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督查组来我县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松山卫生院以优异表现通过检查。

(五)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按照“政府找人、卫健打苗”原则,继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全年累计接种618859人次,其中60岁以上第一针次完成42775人,第二针次完成36919人,进一步筑牢防疫“安全墙”。

此外,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圆满完成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玉石文化城开街、县“两会”等活动疫情防控任务。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一)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县领导多次调研医疗卫生补短板项目,协调解决问题。县级公立医院院长目标年薪制落到实处,对4所县级公立医院进行院长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核定医院工资总额和院长年薪。进一步推动“三医联动”和世行贷款医改促进项目工作。按病种付费的出院人数占比56.25%、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人数占比68.45%,均位居全市前列。扎实推进药品采购方式改革,落实“4+7”药品跟进采购,采购量和使用量均达到要求。继续落实控费措施,有效控制公立医院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二)基层综合医改持续推进。进一步强化县级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模式,开展“积分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止目前全人群签约89096人,“积分制”签约5336人。 持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从医疗纯收入提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高于60%,卫生院不高于70%的比例纳入绩效工资总额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增量部分用于二次分配政策。

(三)推动分级诊疗紧密协作。进一步加强与上级医院协作,完善上下联动机制。县医院继续与省立医院开展协助帮扶,省立医院选派1名副主任医师挂职县医院副院长,实现骨外科多项技术零的突破;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下派业务骨干挂职县医院医务科任副科长,建立长期帮扶协作关系;引进协和医院胡建章、省肿瘤医院陈路川主任医师团队,设立专家工作室,让群众足不出县就可享受省级三甲医院名师的优质服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逐步实现。县精神病防治院引入福州市第四医院丛伟东精神病专业主任医师团队开展医疗教学。开展“千名医师下基层”对口支援活动,选派了13名县级医疗机构中高级职称医师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疗业务,今年以来累计诊疗175人次、病例讨论28次、教学查房32次、业务培训390人次、学术讲座5场、送医上门7次。统筹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完成4家县级医疗机构财政医疗电子票据管理平台建设以及县医院、中医院。县精防院院内信息系统与全民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接口改造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对接工作正在进行与福州市全民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接口改造以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

(一)补短板项目有序推进。加快推进罗源县总医院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各项审批工作,一期已动工建设,二期正在进行施工图审查,预计于2023年6月动工建设。完成县医院扩建病房大楼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县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负压病房综合楼已封顶,预计2023年2月初步验收;负压病房完成5层主体建设已封顶,预计2023年完成二装并投入使用。鉴江卫生院迁建项目已动工建设,正按进度推进,预计2023年2月底主体封顶。推进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新或改建10家,公共租赁27家。12月,凤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兰卫生院通过市级“优质服务基层行”验收。

(二)引人才重培养,壮大医疗卫生健康队伍。公开招聘入编卫技人员28名;选送进修38人,县乡医疗帮扶56次,乡村医生培训1期170人;举办第十届“青年医师、护士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县乡医护人员医疗水平和能力。

(三)挖掘畲医畲药助力中医药事业发展。巩固中医创先工作成效,福建省第四批名老中医(陈霖)经验传承建设项目和福建省第二批基层老中医药专家(游硕)师承带徒工作建设项目成功申报并获批。推动畲医药快速发展,完成畲医药研究室装修改造建设,建成罗源畲医畲药体验馆,邀请省级畲医药传承人入驻体验馆开展工作。组织开展《罗源畲医畲药》专著编纂工作,完成药学部分撰写。成功举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畲医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畲医药“非遗”传承培训班,获得省、市、县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健康促进工作有序推进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特点和形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得到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政府补助标准2022年人均经费从2021年70元增加到75元,财政预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总额1942.5万元。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216190人,电子建档率83.47%;0-6岁儿童系统管理人数15723人;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928人;65岁以上老年人23067人,老年人健康管理16615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2.03%;高血压管理人数建档14912人,规范管理11423人,规管率77.94%;糖尿病建档人数4863人,规范管理管理4024人,规管率82.7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管理1117人。

(二)落实计划免疫和疾病防控。年全县出生儿童1092人,已建卡1092人,建卡率100%。共免费接种疫苗30616次,各种疫苗的接种率均达到国家工作要求。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儿童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监测完成6例疑似麻疹病例,1例AFP病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完成36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核病门诊登记初诊人数285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3人,全部按规范进行管治。在管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110例,新增9人。登革热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年未发现登革热病例。全县累计报告传染病644例,252.3373/10万,比去年同期发病数下降17.86%,死亡0例,未发现甲类传染病。

(三)落实妇幼保健服务。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做好高危筛查和追踪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全县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 97.04%,产检率达97.04%,早管率达95.3%,产后访视率达94.6%,住院分娩率达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2.86%,高危筛查率为66.61%,管理率100%。免费叶酸发放1067人 ,整合婚前医学检查与孕前优生检测,免费婚检男246人,女247人。检出疾病男16人,女35人,疾病检出率男6.50%,女14.17%;开展免费孕前检查优检290对。免费产前筛查项目血清学检查完成301例。开展免费“两癌”筛查工作,2022年我县宫颈癌筛查目标任务数2000例,实际完成初筛2006例,乳腺癌筛查目标任务数2000例,实际完成初筛2043例。落实入园体检工作,散居体检5173人次,全县入托儿童6331人,体检儿童数6331人。幼儿园保教人员体检620人。

(四)卫生监督和行政审批持续强化。提升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 “双随机”抽查制度,加强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学校周边医疗秩序”等专项整治行动,巡查各类医疗机构1300家次,发出监督意见书177份。立案处罚传染病类案件9起。不断完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长效机制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信用体系,累计出动监督员74人次,检查公共场所160家次,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65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卫生许可行政审批,共核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47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168份共注册医师执业124人护士执业205人乡村医生执业11人核发放射医疗工作人员4人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6件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竣工4件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审核2件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许可4件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2件医师多机构执业备案14件义诊活动备案8件诊所执业备案20件。

(五)人口管理与计生惠民政策得到落实。全县总人口282928人(计生人口),出生1466人,出生率为5.18‰;其中政策内出生1456人,政策符合率为99.32%,政策外多孩出生10人,政策外多孩率为0.68%;人口自然增长-13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7‰;出生人口男性820人,性别比为126.93;全员人口信息准确率为97.86%。办理一孩登记536人,二孩登记480人,三孩登记131人。2022年度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6004人、城镇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金2061人、二女奖励2348人,符合享受计生特别扶助金89人;将计生特别扶助对象89人纳入城乡居民医疗救助;享受符合参加新农合由政府出资优待30685人,享受参加养老保险政府给予另加补贴优待15910人;133名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子女享受中考加分优待,121名计划生育家庭子女录取为本二以上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享受1000元高考奖励优待。

(六)“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全面加强。一是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建设。县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设床位20张;作为罗源县社会福利中心配套的罗源康养医院已开业,设床位96张;洪洋乡卫生院设置安宁疗护床位,设床位5张;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2家;6家医疗机构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二是优化生育环境。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和健康儿童提升计划,全面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开展适龄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HPV)疫苗第一针已接种1750人,已完成所有意愿接种对象的疫苗接种工作。大力发展多元普惠托育服务,已审批2家托育机构,共有托位数180个。

(七)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结合迎新春爱国卫生专项运动、爱国卫生月活动、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等,多渠道、多平台做好健康教育、疫情防控、四害防制、农村改厕、垃圾分类等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活动宣传,加大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普及。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纪念活动,推荐1个集体和1名个人参与全国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按照“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制为辅”的综合防制方针,结合我县四害孳生和季节消长的规律,科学开展除害防病工作,全年共组织开展除四害活动7次,最大限度地降低病媒密度,防控病媒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强化国家卫生乡镇和省级卫生村(社区)创建工作,7月份完成16个村、3个社区的市级考核验收,全县累计完成183个村的省级卫生村创建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健康村”“健康社区健康细胞建设,上报县法院、县林业局2家单位参加市爱卫办健康机关建设活动。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一)强化党建工作。一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情况。全县卫健系统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制定学习宣传贯彻方案,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突出抓好集中培训。认真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专题培训。认真组织集体学习。在抓好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制定集体学习计划,采取党课、讲座等多种形式,确保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每个支部,传达到每名党员、每个干部职工。深入开展专题研讨。结合工作确定研讨题目,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生活实际,深入交流讨论,提高思想认识,查找差距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二是加强政治建设。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发挥党组 (党委) 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今年以来开展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8次。全县卫健系统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书信选集》等6场研讨。引导党员干部更好地理解把握和传承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创造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推动《闽山闽水物华新》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8月12日,县卫健局举办《闽山闽水物华新》专题党课学习活动,局机关党委委员、局党组成员,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局机关党委部分党员共55人参加了学习活动。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一般党员干部普遍学,深入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的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夯实思想根基。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组书记、局长带头上专题党课,局党组成员到基层党支部工作联系点上党课;党支部书记带头组织“三会一课”,不断提高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学习参与度。围绕学习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专题宣讲。积极推动领导班子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上率下,引导党员自觉参加党内政治生活。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卫健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及时推进工作开展。强化廉政警示教育,紧盯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利用宣传栏、LED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发送提醒短信等加大廉政宣传,集中开展有关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等精神学习,开展廉政谈话等,提高全体干部反腐倡廉意识。深化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政治,开展“点题”专项整治,针对“整治医疗机构不合理收费和不合理的重复检查问题”“整治医务人员收受“红包”问题,创建“无红包”医院”“整治边远地区和特殊人群‘看病难’问题,建立巡视机制服务群众”三个主题,制定落实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双台账”制度,以自查督查相结合,以罗源县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质量调查平台数据参考,有效推进整治工作开展。严肃执纪问责,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今年来,开展诫勉谈话1人次,提醒谈话11人次,批评教育5 人次。

(三)意识形态工作得到加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纳入党组中心组主要学习内容,“一把手”亲自主持召开专题会议2次,党组、局务会议多次传达部署相关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问题整改,将意识形态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做到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强化阵地管理,注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加强微信群、微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介管理,定期对宣传栏、公开栏、显示屏等各类社会宣传阵地开展排查,深化网络安全;强化疫情防控、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强化措施,纠正意识导向问题。深化思想道德教育,发动干部职工积极向先进人物学习,为涌现出的优秀集体、个人投票、点赞,传播主流思想,强化思想引领,汇聚正能力。

(四)落实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全国文明县城创建、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平安医院建设等为载体,不断改善卫生医疗机构、服务窗口环境,提高单位作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为抓手,积极组织志愿者参加各类文明宣传活动,凝聚共识,营造良好氛围。全年累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6场文明实践讲习活动2场、无偿献血6场应急救护培训15场,积极参与文明创城、植树节、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通过上门义诊、开展健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知识宣传咨询、应急救护的知识等,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增强群众卫生健康知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综治、安全等各项工作

(一)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实现贫困村医保、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我县贫困村共31个,均已设置村卫生所或巡诊点,并配备规定的诊疗设备,为贫困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2022年家庭医生签约89096,签约率34.4%。其中建档立卡脱贫人口签约2535人,签约覆盖率99.1%。县域内各医疗机构均有设立贫困患者专用窗口,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保障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优质就医服务,也为贫困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报销程序,让贫困患者看病就医无压力、无负担。

(二)进一步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调整充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员(护工)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召开研究部署会议4场。发放扫黑除恶宣传材料3560余份,滚动播放LED宣传标语70条,悬挂宣传横幅15条,张贴宣传海报127张,举办主题活动36场,发放宣传品1480余份。成立专项督导组,深入全县各医疗机构逐一开展专项督导,摸排黑恶线索,均无涉及黑恶线索。    

(三)强化综治平安建设。开展综治平安宣传活动,印发《县卫健系统2022年提升平安建设“三率”实施方案的通知》,组织召开宣传部署会议,全面动员,深入摸排、狠抓落实,确保卫健系统三率宣传工作取得实效,全年,共开展宣传讲座15场,发放宣传品2256份,宣传材料3226份,制作宣传海报24面,悬挂横幅16条,大型LED2面,19块户外LED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132条,入户宣传212户。进一步加强对敏感特殊人群的维稳和防控。加强对疫苗受害家属群体、失独家庭群体的监控和维稳,每月统计上报疫苗家庭、失独家庭监控维稳情况。截止日前,失独家庭59户共89人,情况稳定。按照“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收尽收”的要求,协助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管控工作,有效降低我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率。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共收到信访件7件,12345投诉件办结1053件,福建省12320卫生健康热线投诉热线办结24件,办结率100%。

(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以更严更细更实的举措,真正建立“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体系,做到“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专责”,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做到实时跟踪、检查和考核。强化医疗卫生单位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工作,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检查出问题的单位要求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执行限时整改,检查共发现12个问题,截止目前均已整改到位,深化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不留安全死角和安全盲区,坚持把风险管控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努力实现安全责任“零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