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

来源:admin 发布时间: 2016-03-22 00:00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2016年2月26日在罗源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罗源县人民政府县长     邓达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罗源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暨“十二五”发展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福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1.5亿元,增长6%;公共财政总收入15.71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8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7.3亿元;出口总值2.8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91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78元,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11954元,增长8%。全县65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7.6亿元,其中21项列入市级(福州新区)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3.8亿元。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实施“粮安工程”,动建县粮食中心储备库;完善现代农业补助政策,农业特色产业增产增效,全县1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达11.6亿元、增长10.7%,农业总产值达60.3亿元、增长4.4%;罗源湾北岸水产养殖退养扎实推进。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9.5亿元,南铝铝材一期竣工投产,南铝铝材工程公司总部迁入我县;华能罗源火电厂一期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闽光钢铁配套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12幢标准厂房和服务中心全部封顶,区内落地项目加快建设;促成普天集团与恒久集团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福晟集团并购明通建筑集团。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罗源湾海洋世界、海上搏斗城、游艇俱乐部、冰雪世界、梦幻魔都、海上高尔夫等项目建成运营,白鲸馆和5D飞行影院主体完工,全县旅游标识标牌完成建设,县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破土动建,成功创建4A、3A级景区各1个,全年接待游客79.2万人次,创旅游产值11亿元,分别增长33.6%和41.7%,增幅居全市首位。出台稳定住房消费优惠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2亿元,增长7.4%。全年共签约和对接项目57项,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二)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滨海新城功能逐步健全,人气商气加快集聚。中心城区改造提升持续发力,南大路至北大路环境综合整治、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期等工程完成建设,渡头新区路网一期、湿地公园等项目基本建成,交通市容整治全面加强,城市更加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华能罗源火电厂重件码头建成投运,将军帽15万吨级码头、碧里作业区6#泊位主体完工,104国道五里至白塔段改线工程、228国道碧里经鉴江至宁德城澳段建设进展顺利,霍口大型水库、敖江供水项目和将军帽、滨海新城等输变电工程加快实施;完成松山围垦水闸和5座水库除险加固以及洪洋溪山洪沟治理,实施起步溪余家塘段防洪堤二期、起步溪护国段防洪堤二期和3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16个“美丽乡村”行政村和7个新农村“幸福家园工程”示范村,霍口乡畲族福湖村被列入首批国家级乡村旅游品牌,中房镇厚富村、飞竹镇塔里洋村等7个村入选全省传统村落名录。加强环境保护,罗源湾钢铁企业整改环保问题103项,占任务的93%;深入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流域水质持续提升;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淘汰报废“黄标车”,县城空气质量居全市中上水平;造林绿化1.5万亩,提前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深入推进改革工作。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优化调整11个单位职能,新组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等部门,县政府工作部门由27个调整为22个。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县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承接省市下放的行政事权63项,减少县级行政审批事项68项、公共服务事项65项,精简率分别为31.3%和35%。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工商登记制度和电子营业执照制度,注册登记私营企业303家、个体工商户1460户,分别增长31.2%和42.3%。整合房管、土地等部门相关职能,设立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实行林权登记动态管理,林权初始登记发证面积1.19万亩、林权抵押登记面积3000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500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预算管理。启动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

(四)协调推进社会事业。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布局,建成罗源滨海实验小学,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和“校安长效机制”工程,启动建设特殊教育学校,罗源一中被评为省一级达标校,顺利通过省对县“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和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县创建验收,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完成县医院床位改造和血液透析中心改扩建,中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被列入省级特色专科建设项目,精神病防治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完成县妇幼院、疾控中心、松山卫生院改造提升以及5所示范村卫生所建设,积极与市级医院组建医联体,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14‰。发展科技文体事业,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企业1家;组织实施可移动文物普查,完成陈太尉宫修缮;罗源畲族风情剪纸艺术创作基地被列入省级特色文艺示范基地;文艺“六进”和“畲族·风”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多彩,文艺免费培训广受好评;我县选送的2个项目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得银奖,皮划艇、武术运动员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民族宗教、老区、老龄、老干部、地方志、台侨、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扎实推进民生保障。完成15项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城镇就业26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36%,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7021人。推进精准扶贫,完成市下达的2725人脱贫任务。完善社会保障,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率位居全市前列,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补助标准以及“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启动实施县老年大学综合楼工程,完成27座农村幸福院建设,建立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制度。建成保障性住房249套,配租公租房232套,完成202户750人“造福工程”。圆满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全力防御“苏迪罗”等强台风和暴雨袭击,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依法治县、平安建设、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保持安定稳定。军民深度融合试点、人防海防、双拥支前等工作扎实推进。县红十字会、计生协会、环保协会、慈善总会、企联会、关工委、老促会、老体协、老科协等组织为民生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六)着力推进作风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6件、政协委员提案72件,办复率100%。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四下基层”“四个万家”“作风建设年”等活动,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反对“四风”。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政府系统“三公”经费下降19.4%。强化“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坚决整肃“为官不为”“庸懒散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梳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县33个具有行政职权的单位共梳理出行政权力4344项、责任清单事项5531项、多部门监管事项57项,并在政府网站全面公开。政府与法院、检察院、工会互动联系机制不断完善。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得到加强。

2015年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标志着“十二五”规划的顺利收官。过去的五年,我们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罗源湾滨海新兴城市的总目标,满怀激情,奋力拼搏,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谱写了罗源发展的新篇章。

一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长74.7%,年均增长1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8106元,公共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0年翻一番。“十二五”期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3亿元,是“十一五”的3.14倍。先后荣获“全国十佳魅力县市”和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先进县”“平安先行县”“药品安全示范县”“双拥模范县”“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先进单位”等称号,被国务院认定为享受原中央苏区政策待遇县。

二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三次产业结构从18.4∶64.8∶16.8调整为18.7∶62.8∶18.5。五年县财政累计投入现代农业补助资金6200万元,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业总产值比2010年增长84.3%。华能罗源火电厂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引进宝钢集团、三钢集团分别完成对德盛镍业和三金钢铁的并购重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2010年增长37.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93.1%,现代物流、旅游、金融、商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城乡消费保持繁荣活跃。

三是承载能力持续提升。五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亿元。基本建成15万吨级、5万吨级码头主体工程各1个,罗源湾一类口岸对外开放获国务院审批。新建改建公路224公里,建成沈海高速复线罗源段和疏港公路碧里至将军帽、油杭至濂澳等6项交通工程,打通了霍口至晋安日溪、中房岭兜至宁德金涵等县际公路。完成鉴江柴桥头水库、滩内水厂二期等项目建设,建成和改造供水管网120公里,日供水能力从2010年末的12万吨提高到17万吨。建设不同等级变电站13个,改造提升电力线路37条510.6公里,供电能力从2010年末的27亿千瓦时提高到47亿千瓦时。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到松山片区,罗源湾开发区等园区建设纵深推进。

四是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基本完成滨海新城建设,累计投资达231亿元,建成商住楼4.4万套;县城建成区面积由5.3平方公里扩展至1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5%;中心城区累计新建修缮市政道路8条、背街小巷19条、公园6座;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设“美丽乡村”行政村36个、省级绿色村庄3个、国家民委畲族特色村寨1个,8个村入选全国全省传统村落名录。建成防洪排涝工程5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项。“美丽罗源”建设取得成效,金港工业区和石材乡镇环境面貌明显改善,重点溪流水质平均达标率比2010年提高50个百分点。

五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年累计申请发明专利649项,县茶叶协会、食用菌协会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完成4所公办中小学、21栋校舍、10所城乡幼儿园新改建和县职业中学实训基地一期建设,“十二五”期间高考本科平均上线率比“十一五”提高17.6个百分点,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认定。县医院、中医院通过“二甲”评审,全县医疗床位由2010年末的779张增至972张,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县闽剧团改革、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九大中心田径场提升改造、有线数字电视整转和县乡村三级广播连控等工作全面完成,文体设施不断完善,文艺创作精品迭出,竞技体育屡创佳绩。

六是人民生活切实改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达74%,五年累计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73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27%、11.42%。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一体化。新建改建乡镇敬老院10座、农村幸福院50座、老年公寓2座、慈善安居楼10座。完成1319户4874人“造福工程”和325户残疾人“安居工程”,建成保障性住房、搬迁安置房2200多套,完成重点项目涉迁居民1200户4200人搬迁安置,一批历史遗留的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奋力拼搏,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省、市驻罗单位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驻罗部队,向长期关心支持罗源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既有飞速跃升期,也有曲折阵痛期。特别是去年以来,由于受宏观经济持续下行、我县产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主导产业复苏乏力等多种因素影响,虽然我们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发展步伐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经济社会发展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体制机制还要进一步理顺完善;二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短缺,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够强;三是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四是社会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就业、就学、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维护稳定等任务还比较重;五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个别人员甚至违纪违法。问题所在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人民期望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忠诚履职,敢于担当,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二、“十三五”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提请大会审议的《罗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9.5%;公共财政总收入达到25.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7.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3.8万元和1.7万元。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规划草案明确我县“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四中、 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福州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为方向,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为目的,抓住福州新区开发建设重大机遇,大力实施“融入新区、山海统筹,港城联动、项目带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新罗源。

(一)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统筹考量发展速度、工作力度和社会可承受度,处理好退出、转型、升级、引进的关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作用,全力打造罗源产业升级版。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产业多极支撑格局初步形成。

(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融入福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到2020年实现港口吞吐能力、境内国道里程数和供电能力比2015年末翻一番,分别达到3000万吨、70公里和95亿千瓦时,日供水能力达到22万吨。水利、信息、防灾减灾等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树立“大城区”理念,统筹滨海新城建设和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坚持精心规划、精品建设、精细管理,促进“两城”功能互补、互动融合,到2020年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以上。成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一体化,努力让乡村成为一道欣欣向荣的风景线。

(四)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继续实施生态文明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倡导文明、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努力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好的美丽罗源。

(五)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17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优化教育、医疗布局,把准方向,集中力量,分步实施,满足群众就学就医需求。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织好基本民生的安全保障网。加强民主法制和公共安全工作,实现社会公平和谐。

(六)改革创新更富成效。认真落实改革任务,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释放增长动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智并举,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让创新在罗川大地蔚然成风。

三、2016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强动力、惠民生、防风险,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198.7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46.6亿元,增长12%;公共财政总收入16.65亿元,增长6%,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55亿元,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增长15%;农业总产值63亿元,增长2.3%;出口总值3.09亿元,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3390万美元,与2015年基本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6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33元,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13209元,增长10.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3‰以内;确保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注重从供给侧发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提振工业经济。建成闽光钢铁年产60万吨高速棒材生产线和配套改造工程,推进现有钢铁企业技能改造,力促宝钢400系不锈钢和三钢250万吨产能项目引进落地,优化钢铁企业产能结构,促进企业减少材料消耗、降低能源损失、压缩管理费用,切实降成本、增效益,努力扭转钢铁行业不景气局面。加快博美生物、宇星实业等企业的并购重组,力促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推进华能罗源火电厂一期、德胜高档墙地砖、普天集团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金闽烟叶二期、红苹果环保型涂料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落地项目,筹划建设建材部件预制建造基地等项目,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石材产业转型转产,促进产业平稳过渡。

做强农业经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实行现代农业补助政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成县粮食中心储备库,从严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持续完善起步镇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县食用菌研发中心和农业物联网、电商平台,加强规范指导,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推进中房镇市级农民创业园建设,以生春源茶业公司为引领,带动全县茶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建设现代竹业项目,积极发展竹制品精深加工。抓好洪洋乡现代化蛋鸡规模养殖、飞竹镇高山湿地农业休闲旅游综合体、凤山镇方厝农业生态园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推进“小农水项目县”和“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抓好起步溪护国段防洪堤二期续建、松山海堤纳潮闸改造等水利工程,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继续抓好农村土地流转、小额信贷担保互助、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农业科技服务等工作,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壮大三产经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引导各类服务业改善供给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保护旅游资源,凸显“畲风·海韵”主题,建成罗源湾海洋世界旅游区三期、时代大厦和县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等项目,整合山海风光、畲风民俗、红色文化、特色农业等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完善服务配套,加大宣传营销力度,逐步实现由滨海游向乡村游延伸、由“一日游”向“多日游”转变。发展总部经济,繁荣商贸、物流等服务业。扩大住房消费,打通保障房与商品房转换通道,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消化房地产库存。建设金融生态县,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物联网等与传统产业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唱响罗源品牌,讲好罗源故事,放大特色品牌效应。

发展海洋经济。积极融入福州市打造“海丝”战略枢纽城市和“海上福州”建设大局,致力发展港口物流、海洋运输等产业。建成投运将军帽作业区15万吨码头、碧里作业区6#泊位,完成淡头作业区14-15#泊位主体工程,促进源鑫、亿源等企业码头尽快动建;推进狮岐至淡头作业区深水航道建设,提升通航能力;继续完善口岸查验设施,抓好罗源湾一类口岸对外开放迎接国家验收各项工作。完成罗源湾北岸水产养殖退出,严抓清空海域监管;合理规划鉴江湾水产养殖,着力提升水产发展效益;鼓励发展异地养殖,加快境外养殖基地建设,拓展养殖新空间。

(二)注重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突出改革促动。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权责清单制度,精简前置审批,规范中介服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提升注册便利化水平。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支持民营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基础产业、社会事业以及特许经营领域。全面开展不动产登记。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林权等确权登记发证,稳妥推进流转、抵押等机制建设。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抓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管理。进一步抓好金融、社保、社会事业等领域改革。

突出项目带动。加大项目策划、储备和对接力度,完善项目库和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强化项目审批服务和要素保障。初步安排2016年全县重点项目66项,年度计划投资129.9亿元,其中列入市级(福州新区)的重点项目32项,年度计划投资113亿元以上。夯实项目载体,继续推进104国道五里至白塔段改线、228国道碧里经鉴江至宁德城澳段、霍口大型水库、敖江供水项目以及一批供电工程建设,继续抓好金港工业区、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等防洪排涝工程,收回闲置土地,完善园区配套,进一步提升发展平台。加大精准招商力度,深入实施“回归工程”,努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突出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完善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强科技协作,推动我县与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等高校的战略合作。提高专利申请质量,促进专利转化应用。成立开发区科协,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研发中心,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强化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营造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推进罗源公共管理型众创空间建设,培树“罗源创客”品牌。优化创业服务,厚植创新文化,打造罗源模式,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三)注重建管并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加强宜居县城建设。完成“多规合一”,完善规划编制,严格规划执行,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建成滨海新城医疗门诊大楼、加油站、快捷酒店等项目,完善配套,做旺人气。持续推进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加快城市旧屋区改造,合理布局农贸市场网点;完成五里桥重建,拓宽改造罗中路竹兜段道路,继续修缮背街小巷,加快建设公共停车场,新增和优化公交线路,加强违规车辆、交通秩序专项整治,下大力气解决秩序乱、停车难问题;推进市政给排水、供气等管网建设,完善地下综合管廊。推行PPP融资模式,保障城市建设资金需求。启动运行城市数字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重拳打击“两违”行为,开展黑臭水体专项治理,狠抓市容市貌、乱贴乱画、占道经营、施工扬尘、烟花燃放、噪音扰民等综合整治,提高城市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和鼓励各乡镇立足自身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加强村庄建设,凸显田园风光,留住民俗风情,守住历史风貌,重视保护古村落古民居,防止违规乱建、多村一面,防止把农村建成城市,建设“美丽乡村”16个、新农村“幸福家园工程”村40个。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路桥建设、改水改厕等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路灯维护向社会购买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创新村庄建设与治理模式,加快建立村民共建共享长效机制。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铁腕治理环境污染,创建省级生态县。强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经济。狠抓罗源湾北岸工业企业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罗源湾一重山范围生态修复、海洋环境保护等工作,进一步改善罗源湾生态环境。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继续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流域水质达标。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切实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严格环保执法,严厉打击偷排偷放行为。重视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努力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四)注重和谐共享,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注重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落实“五个一批”帮扶措施,全年实现脱贫2000人,初步安排“造福工程”任务85户300人。支持贫困村和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加快发展。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加强产业培育、科教培训、信贷扶持和创业扶助,提高帮扶对象自我发展能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促进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4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6400人以上。做好被征地收海农渔民、石材行业退出人员的转产转业,积极建立多元保障机制。加快社会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推进,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等补助标准。加强乡镇敬老院、老年公寓、农村幸福院和慈善安居楼的建设与管理,建设县老年大学综合楼。继续推进保障房建设和残疾人“安居工程”,努力解决困难群众基本住房问题。关注关心青少年成长,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权益。狠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夯实教育基础设施,筹建1所城区公办幼儿园,完善新建中小学、幼儿园设备配套。加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抓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校安长效机制”“三通两平台”建设等工作,努力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县职业中学实训基地配套设施,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办特殊教育学校,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支持发展老年教育、继续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推进县级医院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加快建立分级诊疗新模式,着力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继续抓好县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大卫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保持医疗专业队伍稳定。做好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和爱国卫生等工作。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优孕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推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增强人民体质,建设健康罗源。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诚信水平。抓好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完善城乡文化服务设施,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高岗山发射台建设和有线电视光纤联网,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高清化、互动化、智能化。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设玉石文化产业创意园、妙宝工艺品园区和大度艺术馆。修缮林可彝革命烈士故居,加强革命遗址、文化古迹和历史文物的保护,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畲族等民俗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与旅游、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打造罗源文化名片。繁荣文艺创作,打响文化品牌,让更多彰显罗川魅力、体现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绽放光彩。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罗源”“法治罗源”建设,全面落实综治责任制,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推进滨海新城监控系统建设,整合社会视频资源,继续抓好严打整治、禁毒禁赌、反恐、反邪教、反传销等工作,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抓好矛盾纠纷多元调解试点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严格落实依法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推动全社会通过法定途径维护权益;开展“七五”普法,弘扬法治文化。完善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强化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持续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五)注重为民务实,建设法治与服务型政府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坚持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既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又强化对公共事务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能力,把政府活动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使政府决策更科学、更透明、更有效。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强化责任担当。解放思想、敢闯敢试,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认真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持续开展“四下基层”“四个万家”等活动,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严格绩效管理,倡导敢于担当,以“钉钉子”精神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工作落实。

保持清正廉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社会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廉洁运行。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树立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发展起点,罗源更加美好的未来,召唤着我们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拼搏进取,为建设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新罗源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