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

来源:罗源县 发布时间: 2021-01-19 10:28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2021年1月15日在罗源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罗源县人民政府县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罗源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2020年工作暨“十三五”发展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县域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5亿元,增长6.5%,位居全市前列。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增长18.2%;进出口总额35亿元,增长35.7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5.4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3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70元。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疫情防控取得成效。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打响一场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政府快速反应、高效指挥,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中心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先后197次下发紧急通知,面向社会发出18次通告,设立10个检查点,累计筛查车辆7.9万辆、13.6万人次,动车站体温检测69.1万人次,摸排湖北(武汉)等重点地区来罗人员8462人。在这场大战大考中,各乡镇、各部门履职尽责、冲锋在前,广大医务人员、基层干部勇挑重担、英勇奋战,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全县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海外侨胞、在外乡贤及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倾情奉献,建立起联防联控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县连续357天未发生本土新增病例。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推进复工复产,第一时间出台11条政策措施援企稳岗,分区分级差异化推动1211家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宝钢德盛、华东船厂、霍口水库等重点企业和项目连续生产不停工。落实纾困惠企各项政策,发放困难企业稳岗补贴2047万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毫不松懈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牢牢守住“四道关口”,做到人物共防、海陆联防、群防群控。对境外来罗人员,严格落实统一检测、统一转运、统一集中隔离;对进口冷链食品,严格落实全面检测、全面消毒、全面追溯,坚决守住疫情不反弹底线。

(二)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双百双千”增产增效行动,“一企一议”解决企业困难问题509个,带动182家重点企业全面实现增产增效。工业产业集群发展,预计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65.5亿元,增长9.6%,增速排名全市第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增长47%,排名全市第1;技改项目完成投资67.59亿元,增长61.5%,增量、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宝钢德盛二期项目建设加快,1780mm热轧项目热负荷试车成功。罗源闽光产能置换及配套项目完成一期建设,钢铁产能持续加大。德塔智能应急电源、金吕金属铝制品等一批工业科技企业加快建设,以钢铁产业为龙头,汽车配件、机械制造、船舶修造等为重点的临港产业体系初具规模。第三产业持续跃升,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2亿元,增长5.0%,在全市率先实现正增长,排名全市第1。新增提升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1家、企业总部2家。兴业证券在罗设立分支机构,县域金融布局进一步优化。开展“传统特色美食店”“十佳农特产品”评选、政府搭台带货直播等消费推介活动,发放“罗川惠民消费季”活动消费券1000万元,带动实体经济消费7000万元。建成三中路夜色经济示范街区,夜间消费市场活力持续激发。打响“畲风海韵”旅游品牌,全年接待游客14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4.3亿元。农业产业换档升级,预计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8.1亿元,增长4.5%。全年共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食用菌、茶叶、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新增市级以上农业知名品牌7个,建成市级农业(茶业)产业园、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加快推进起步镇国家级食用菌产业强镇建设,“一菇独秀”走向全国。

(三)发展动能加速积聚。以大龙头引领大产业,以大项目推动新发展。“抓项目促跨越”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全年123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58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年招商引资273个项目,总投资762亿元,其中落地动建103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11.35亿元,引进宝钢德盛产能置换、东銮原油2个投资超百亿项目。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减税降费”红利加快释放,全年减免各类税费3.5亿元。完成136项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任务,营商环境升至全国县域第76位。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经费6.78亿元。基础配套不断完善,环罗源湾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及环评通过审批。将军帽作业区1号泊位正式对外开放,新增年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将军帽港区配套进港道路验收通车,罗源湾港区正式跻身国内超大吨位散货港区行列。华能罗源电厂正式投产运行,年发电量70亿千瓦时。台商投资区“三通一平”步伐加快,4个乡镇原石材厂房逐步盘活。敖江引水工程建成投用,霍口水库、昌西水库等重点水利项目继续推进。新建乡镇道路58公里、供电线路86公里、供气管道10公里。历史遗留难题有力破解,27天完成白塔乡赤岭村应德村1200亩土地征收,白塔乡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加速推进;9天完成群力塘项目征地,福州台商投资区9000亩连片用地有效盘活。持续巩固“还山退海”成效,全面清退300亩海域超规划养殖,持续推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

(四)城乡面貌显著改观。统筹生态建设和城乡发展,努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小城。城市品位逐步提升,溪尾街和罗中路完成老旧改造,中心市场、塔兜市场“农加超”建成投运,城区“十位一体”综合提升成效明显。动建梅岭公园四期、莲花山体育公园等7个城市景观提升项目,城市公园串绿成线、串珠成链。动车站站前广场完成整治提升,滨海新城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持续完善,人气商气不断聚集。岐阳旧改、余家塘旧改、霍口水库搬迁等安置房项目加快推进,闽源小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修缮,群众居住条件持续向好。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30个,岐阳旧改等一批市政路网逐步完善,群众出行更加便利舒适。乡村振兴深入实施,松山、起步、白塔“三个组团”集成政策、整合资源,找准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攻坚,形成强大合力。推动资金流向乡村,创新发行1.92亿元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统筹安排财政资金7000万元,实施99个乡村振兴项目。深化“政银担”三方合作,为263个农业经营主体增信贴息,新增涉农贷款1.3亿元。因地制宜、多途径发展集体经济,189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全市乡村振兴金融现场会在罗召开,推广我县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模式。合作成立海峡两岸乡村创客培训学院,举办4期专题培训。新建提升33个美丽乡村,建设“畲风海韵”特色景观带,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乡村“颜值”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中央环保督察82件交办信访件全部验收销号。石材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成效显著,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向省委、省政府的反馈督察意见中指出“罗源县石材矿山治理修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昔日矿区重现青山绿水”。垃圾焚烧发电厂(静脉工业园)建成投运,“散乱污”企业全面整治,金港工业区重点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实施,道路运输、工地扬尘有效治理,县域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达标天数占全年99.5%,排名全市第3。严格落实“河湖(库)长制”,完成2条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综合治理水土流失1.39万亩,推进花园溪、起步溪等水流域综合治理,县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福州二水源敖江流域2个省控断面达标率均为100%,重点流域干流水质排名全市第1。

(五)民生保障日益增强。全年民生相关支出21.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5%。全年安排为民办实事项目18项,总投资3.08亿元。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完成2所公立幼儿园建设,新增学位108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89.11%。加快福州民族小学教学楼、城南幼儿园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职业中学与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在罗设立大专班并首次对外招生。建成县医院扩建病房大楼,完成洪洋卫生院医养结合改造。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荣获全省第1。新建提升42处森林步道、社会足球场等体育设施,举办30多场文体活动,承办市运会武术散打比赛。民族团结不断深化制定《罗源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若干补充措施》,在专项资金、人才建设等7个方面支持民族乡村发展。大力实施“1+3+N”工程,整合畲族名村八井村、竹里村资源,建成全省首个畲族文化民俗小镇开发福湖村、南洋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畲村景点,培育民族产业示范点、示范带。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福州市主会场暨少数民族主会场活动。荣获“全省民族团结重点区”称号,入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坚持稳就业、保就业,落实阶段性减免各类企业保险金2917万元。完成各类技能培训、以工代训1021人,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2498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232人。全年共发放保障金、救助金1.43亿元,贴息270万元。新增城乡居民医社保参保人数1.78万人。试点养老服务集成改革,实行“3443”养老服务模式,县社会福利中心“公建民营”工作初显成效。新建14个农村幸福院,行政村幸福院覆盖率超76%。脱贫攻坚顺利收官,县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5323万元,全部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抓重点补短板”百日专项行动,扎实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和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牢牢守住“两不愁三保障”底线。继续代表福州市接受第三方评估,在全省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取得良好成绩,得到上级充分肯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文明罗源”“平安罗源”“法治罗源”扎实推进。深入实施房屋结构安全、防汛风险隐患、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等排查整治攻坚专项行动。强化食品安全责任落实,省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通过考评验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第七次人口普查、“七五普法”全面完成。效能、统计、物价、广电、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计生服务、科协、文联、红十字会、残联、老龄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国防动员、双拥支前、退役军人、信访、人防海防、外事、侨务、爱国卫生、老区建设、宗教、气象、应急防灾、社会科学、档案方志、社会公益组织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六)政府履职更具高效。强化党建引领,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及《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访实录,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坚持依法行政,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任务,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行政监督、审计监督,财政预算、绩效、风控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三公”经费支出下降29.24%。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支持政协履行职责,办理答复人大代表建议84件、政协委员提案89件。

2020年优异的工作成绩,为“十三五”规划的顺利收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过去的五年,我们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181.5亿元提高到335亿元,迈上了两个“百亿台阶”,年均增长超过3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8.7万元提高到15.4万元。“十三五”期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4.74亿美元,分别是“十二五”期间的1.2倍、1.7倍、2.06倍。新增宝钢德盛、罗源闽光2家百亿企业。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四连冠”,获评“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省级文明县城”“平安县城”“省级森林县城”等荣誉称号。

过去的五年,我们注重科技创新引领,产业优化升级成效显著。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的18.1:62.2:19.7,调整优化为2020年的14.2:54.5:31.3。县财政累计投入现代农业补助资金1.55亿元,农业总产值比2015年增长43.2%,“三品一标”农产品增至43个,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逐年递增,宝钢德盛、罗源闽光等企业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加快实施,R&D投入强度连续五年在2%以上,排名均保持全市前列;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2015年增长81%。金融、商贸、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服务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比2015年增长214.3%,服务业占GDP比重持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升。

过去的五年,我们加快宜居宜业建设,城乡环境面貌全面提升。累计投入53.6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罗源湾滨海新城全面建成,岐阳片区等中心老城焕发新颜,渡头湿地公园、梅岭公园等一批公园刷新城市颜值。新建改建城乡公路126公里,42项重点交通工程竣工投用。完成130个重点水利项目,治理小流域12.5公里,建设万里安全生态水系44.9公里,防洪减灾、农村饮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建一批供水供电设施,日供水能力提高到19万吨,日供电能力提高到96万千瓦。全面完成三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完成新农村“幸福家园工程”96个、乡村振兴试点村22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个,保护修缮国家级传统村落3个。

过去的五年,我们立足一切为了群众,人民幸福指数上升明显。民生支出累计109.6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0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3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36万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2.36万人。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2011-2020年“两纲”可量化指标率达92.66%。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基础设施项目14个,增加学位2370个。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纵深发展。改建县医院、妇幼保健院,完成159家镇、村医疗机构修缮改造。新建改建后张街历史文化街区、九大中心田径场等457个文化体育设施,全县文物普查基本完成。改造提升94家养老服务场所,公办养老机构全面实现社会化运营。

过去的五年,我们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质量逐步变好变优。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饰面石材矿山全面关停,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成效得到充分肯定。罗源湾退养全面完成,海漂垃圾治理有效。垃圾焚烧发电厂(静脉工业园)、城区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成投运,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拆除违法建筑208.29万平方米。建成北山湾红树林公园,完成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28.7万亩,林地蓄积量新增166万立方米,创建7个国家级森林村庄、17个省级森林村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新阶人士、人民团体、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省直、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驻罗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支持关心罗源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项目培育储备不足;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能力相对薄弱,新旧动能转换不够快速;教育、医疗等民生短板仍需进一步补齐;财政收支矛盾依旧突出。对此,我们要直面问题、迎接挑战,切实履行职责,勇于担当作为,不负人民、不负时代重托。

 

二、“十四五”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的五年,是我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罗源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坚定发展信心,勇于直面挑战,增强发展动力,推动罗源经济社会发展在“十四五”时期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念好“山海经”、画好“山水画”,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有新的更大进展,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上作出更大贡献,在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取得更大突破,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建设幸福宜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罗源。

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力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0亿元和15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9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4亿元。

主要任务是:

(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冶金钢铁产业生态圈,以壮大汽车和新能源配件、新材料、环保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构筑经济高效、技术先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临港产业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价值链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力争2025年第三产业达到150亿元,占GDP比重38%以上。

(二)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翻两番,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0%。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三)打造宜居宜业城乡环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补点建设,切实增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坚持以管为本、完善体系、补齐短板,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多层次交通系统功能,构建安全、畅达、高效、绿色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实现出行更为便捷高效。

(四)提升民生保障服务能力。坚持民生优先,健全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大财政的民生投入比重,城乡低保标准占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比例提高到42%-48%。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五)健全社会治理规范体系。全面建成法治政府,地方法规体系更趋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化进一步推进,社会诚信体系更加健全,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和依法保障。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支撑、精细化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5%以上。

(六)筑牢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变,基本形成与生态文明主导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态系统全面发展格局,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8%以上,大气、水、土壤、绿化环境质量逐年提升。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七)深化改革开放协同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发展蓝图和省市关于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建设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区域性“联结点”和“桥头堡”作用,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深耕蓝海经济,力争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打造闽东北经济协同发展区新增长极。放大罗源湾港区一类口岸开放效应,依托罗源湾开发区、台商投资区,在港口开发、产业发展、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从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推进对台交流交往。

 

三、2021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1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罗源建设成为闽江口及闽东南的一颗明珠”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传承弘扬“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进一步坚定信心、解放思想,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0%,进出口总额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0%以内,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三个福州”建设为主攻方向,着力强产业、稳经济、促发展。加快制造业提质,围绕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加快推进宝钢德盛、罗源闽光等龙头企业技改项目,延伸钢铁冶金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提速建设罗源湾千亿钢铁产业基地。推动台商投资区、罗源湾开发区园区建设,推进洪洋、白塔、西兰、飞竹4个乡镇工业园区发展,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建、低效利用等存量土地,提升土地投入产出率,打造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动服务业增效,继续打造新的夜色经济综合体,开展“十佳农特产品”展销、直播平台促销等活动,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释放消费需求。推进全域旅游、大众旅游发展,加大松山“一区三镇”、白塔红色旅游综合体开发力度。推进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房地产等重点产业健康发展。加快数字赋能,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十百千万”工程,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160个。支持传统零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重点孵化钢铁贸易、花卉苗木、食用菌3个重点产业产购销供应链平台。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新增高标准农田1.3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9.3万亩以上。加快建设起步食用菌产业园,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集聚集群发展。持续推进西兰、飞竹2个生态种养产业园试点项目,加快碧里、起步2个花卉苗木项目建设,打造松山、中房、西兰、飞竹4个种养示范基地,引导农业企业积极开展“三品一标”生产基地认证。

(二)持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以扩大有效投资为抓手,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着力抓项目、促招商、强支撑。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开工项目80个、竣工项目50个以上,计划完成年度投资750亿元以上。实施罗源闽光产能置换、年产130万吨H型钢生产线等技改项目10个以上,年度投资77亿元以上。谋划开发牛坑湾片区,规划发展区域性大型物流枢纽产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争取引进落地项目300个以上,其中产业链或技改项目30个以上,单体投资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十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打包办”“全城通办”“五险一金联办”,深入推进政务服务进园区,突出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智慧赋能。推动金融活水流向实体,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增信降息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用类、周转类、无还本续贷等金融产品占比,切实做到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监管有尺度、执法有力度。

(三)统筹宜居宜业城乡发展。坚持港城联动、山海协同、组团发展,着力兴城市、哺乡村、促振兴。坚持建设管理并重,新建续建莲花山公园、罗宁古官道、城区二次供水改造等52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继续实施老城区“十位一体”综合提升。全面推广“网格+”社区管理,完善智慧物业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优化城乡交通布局,加快推进西兰隧道、官山隧道等一批重大道路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动车站站前路、岐鹤路等市政道路改造提升,完善岐阳片区配套路网,建成投用二级汽车站,新建一批农村公路,健全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增强县域承载能力,新建改建供水管网1.5公里、电网139公里、燃气管道10公里,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00个以上,建成城区公共充电桩50个。推进“河长日”常态化,加快霍口水库、昌西水库建设。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松山、起步、白塔“三个组团”发展,以点串线带面,促进农村三产有机融合,打造罗源特色乡村振兴发展新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房屋)确权登记,激发乡村振兴内在动力。加快推进中、高级版乡村振兴建设。

(四)聚焦补齐民生事业短板。坚持人民至上,着力补短板、兜底线、增福祉。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实施罗源一中初中部、附小综合楼、实验幼儿园(岐阳校区)、松山中心园等教育建设项目,建成第三实验小学、福州民族小学。加强校校合作,与福建师大4个学院结成紧密型学科研究联盟,深化与钱塘小学、鼓二小合作交流,加快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罗源校区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教师队伍县管校聘改革,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办好继续教育、特殊教育、老年教育、终身教育。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卫生补短板,建设县医院病房大楼等4个医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县医院负压病房、精神病防治院医学观察隔离病房,动建第二人民医院,迁建鉴江卫生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改革医保支付和药品采购方式。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落实重大传染病防控。完善医疗卫生综合监管、评价机制,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推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加快推进“三馆一中心”、工人文化宫等项目建设,筹划开展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挖掘陈靖姑传统信俗文化,促进闽台文化深度交流。推动不可移动文物定线落图工作,保护修缮圣水寺、城隍庙等文物,推进斌溪村、磹石村等传统村落保护。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新建提升22个健身基础设施项目。深化民族事业发展,大力发展畲医药、畲风民宿、特色美食、文创等产业,推动民族乡村产业振兴。加快畲族文化展示馆、示范村等建设,持续深化畲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果。强化社会保障能力,支持大众创业、灵活就业、多元择业,持续开发公益性岗位,强化困难群体就业指导服务,努力促进就业增收,力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城乡低保覆盖面合理化水平达到1.1以上。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集成改革,统筹居家养老、农村区域性养老、社区居家养老三类设施布局,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深入推进“文明罗源”“平安罗源”“法治罗源”建设,实施“八五”普法。持续开展“解难题、化积案”行动,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菜篮子”工程与“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推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推广运用“网格+”社区管理等做法,推进城乡服务网格化、管理精细化,全面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五)坚持绿色发展,巩固提升生态建设水平。落实中央第一轮、第二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确保不返潮、不回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能力建设,着力守红线、美环境、优生态。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整治“散乱污”企业。完善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考核机制,加快金港工业区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综合推动企业污染、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巩固“清四乱”行动成效,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所有河流水质保持Ⅲ类标准以上。继续排查入海排污口,持续治理近岸海域。突出抓好重点污染源防控,强化企业土壤污染监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金属废弃物管控,降低土壤环境风险。深化生态保护修复,开展敖江流域及起步溪、兰水溪、花园溪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巩固提升我县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成效,实施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健全生态保护机制,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有序统筹安排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严格落实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快宝钢德盛、罗源闽光、亿鑫钢铁等重点企业的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

 

四、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做好2021年的各项工作,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主动适应新形势,准确把握新任务,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努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福州、罗源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的决策部署。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营造政府系统良好的政治生态。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决策,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程序规定,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意见,高质量办理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党内监督、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加大普法力度,推动民法典深入实施。

强化政府作风建设。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坚持在攻坚克难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以拼搏超越、争创一流的干劲抢抓机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推进工作。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严肃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精简各类文件、会议,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和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自觉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正风肃纪。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约束,坚决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事、管人。加强土地利用、项目招投标、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管控,推进审计全覆盖,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时代催人奋进,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念好“山海经”、画好“山水画”,为加快建设幸福宜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罗源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