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罗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统计局 发布时间: 2013-11-20 11:24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2012年罗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坚定信心,奋力拼搏,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取得明显成效,全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届首之年的“开门红”,荣获“全国十佳魅力县市”、“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等称号。

一、综   合

  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6.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14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99.98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21.61亿元,增长10.4%。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1%、68.1%和14.8%。

物价涨幅控制在合理水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7%。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3.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7%。八大类商品价格“七涨一降”:食品上涨5.1%、烟酒及用品上涨0.7%、居住上涨1.3%、衣着上涨3.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6%、医疗保健和人用品上涨2.5%、交通和通讯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1%。

二、农   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09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10.1亿元,增长1.7%;林业产值0.64亿元,下降15.2%;牧业产值2.93亿元,增长20.9%;渔业产值27.52亿元,增长6.1%。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2.53万吨,增长6%,其中淡水养殖1.47万吨,海洋捕捞1.39万吨,海水养殖9.66万吨。

现代农业发展加快。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不断推进,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7.9万千瓦;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7万亩。年未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年产值6.01亿元,其中省级农业标准化1家,市级农业标准化19家。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12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36262吨

2.9

油料

119吨

13.3

茶叶

5847吨

5.2

水果

9100吨

7.3

蔬菜

77834吨

1.7

食用菌

66492吨

15.4

 

    

     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如下:

 

 

2012年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10422吨

34.9

 其中:猪肉

8150吨

49.3

牛奶产量     

558吨

48.8

禽蛋产量

2646吨

33.5

猪年末存栏数

63654头

-12.5

羊年末存栏数

36727头

25.5

牛年末存栏数

5302头

6.6

 

 

三、工业、建筑业和科技

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全县工业经济运行逐月回升,总体上呈现出较为稳健增长势头,全县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370.58亿元,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值344.06亿元,增长12.5%;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95.37亿元,增长11.4%,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85.54亿元,增长12%,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64.7%,全县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05家,其中产值超过亿元企业达15家,按注册类型分:内资企业92家,完成工业产值272.48亿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8家,完成工业产值20.28亿;外商投资企业5家,完成工业产值55.02亿。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全县9家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85亿元,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施工面积79.9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7.77万平方米。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势强劲,2012年全县拥有科技活动企业4家,其中有科研机构1家,全年科技经费投入2.86亿。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62亿元,增长20.6%。其中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20.6亿元。项目投资完成投资额58.45亿元,下降2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2.7亿元,增长163.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33.97亿元,下降15.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21.78亿元,下降31.3%。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50.55亿元,增长161.8%。全县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86.15万平方米,增长17.5%,其中新开工面积201.05万平方米,增长1016.9%,商品房销售面积62.28万平方米,增长891.7%;商品房销售积额30.16亿元,增长1064.9%;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资0.79亿元,保障性住房本年施工5.04万平方米。全县完成“五大战役”项目86个,共完成投98亿元,其中完成省市重点项目17个,共完成投资 68.2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1亿元,增长16.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总额6.05亿元,增长42.2%,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9.5%。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21.4亿元,占社会品零售总额69%;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9.61亿元,占社会品零售总额31% 。消费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改善居住、交通出行、文化娱乐、健康保健、增值保值等相关消费迅速增长。服务业稳步发展,世纪金源、鑫冠2家五星级酒店动工建设,青禾购物广场及一批乡村农贸市场投入运营,居民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变,便民商业网点建设有序推进。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明显回升。全年进出口总额25532万美元,增长1.5%。其中出口3938万美元,增长4.5%;进口21594万美元,增长0.9%。招商引资成效明显,“5·18”、“6·18”、“9·8”共签约或对接项目55项。全年新批(增资)三资项目数5项,合同外资额5660万美元,增长0.7%,实际利用外资2907万美元,增长15.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全县完成通车总里程728.5公里,其中按公里等级分:高速公路19.7公里,二级公路46.8公里,三级公路79.6公里,四级公路582.4公里。贯通全线碧里至将军帽疏港公路,抓好滨海新城1号大桥、港头大桥、洪洋大桥等一批桥梁建设,公路沿线景观绿化和安保工程。海事码头建成运行,碧里作业区3~5#泊位扩能技改和将军帽15万吨码头建设进展顺利。104国道水古至上楼段、县道碧里至鉴江段改扩建和中房岭兜至宁德金涵区间道路建设相继完工,凤中线“安保工程”全面完成。

邮电业务平稳发展,全县完成电信业务收入0.74亿元,增长10.9%;邮政业务收入0.12亿元,增长19.7%;移动业务收入1.21亿元,增长10.7%。年未共有邮政局(所)12处,邮路总长度159公里,年未全县程控电话总容11.4万门,增长103.6%;固定电话用户数7.7万户,下降3.6%;移动电话用户17.16万户,增长34.1%;电信宽带接入用户2.56万户。

游游产业加快发展。全县全年共接待游客3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0.82亿元,坚持文化特色、产业联动,充分挖掘多元化旅游资源,霍口畲山水风景区基本建成。

八、财税、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县公共财政总收入13.65亿元,增长34.5%,完成预算124.62%,上划中央收入4.16亿,增长3.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9.48亿元,增长55.2%,完成预算154.2%,地方税收收入6.93亿元,增长37.3%。全县财政总出24.33亿元,增长31.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21亿元,增长43.3%。

金融机构存货平稳增长。年未全县共有金融机构(含保险和证券机构)17家,其中: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7家,保险机构9家,证券机构1家;全县共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31个。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3.4亿元,增长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88亿元,增长14.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4.08亿元,增长41.2%。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事业取得实效。完成县闽剧团改革和县图书馆等4馆改造提升,建成“农家书屋”示范点25个;广播电视覆盖面不断扩大,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作顺利实施。县医院通过“二甲”评审,完成79个村卫生所改扩建,在全省率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价改革,74所村级卫生所完成改建。年未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6个,其中医院 6个,全县拥有病床数710张,卫生技术人员972人,其中医生346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共有体育场地419个,其中田径场1个、体育馆1个、室外游泳池1个、篮球场134个、三人制篮球场39个、五人制足球场1个、门球场6个、羽毛球场30个、气排球场3个、综合房1个、健身房3个、乒乓球室1个、登山步道5条、健身路径173条及其他20个。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进修校第二附属小学、第二实验幼儿园建设进展顺利,6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和18项“校安工程”全面完成;全县34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成为全省首批“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全县共有中小学校59所,学生24261人。小学42所,学生12598人;中学17所(职业中学1所),学生11663人(含高中生3701人,初中生5391人,职中学生2571人);全县共有幼儿园(班)27所(含私立)学生6901人;全县中小学教师2374人,专任教师2161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100人,中学专任教师1061人。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2.58万人,全县总户数76869户。全市常住人口20.96人,全年出生人口 3592人,其中男1967人,女1625人,死亡人口146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25‰。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品质逐步提高。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8022元,增长16.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639元,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387元,增长16.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9356元,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540元,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滨海新城建设拉开新格局,完成年度投资40亿元,封顶和动建商住楼各100万平方米。老城区改造提升呈现新气象,东方星城D区、罗马景福城等房地产项目加快开发;完成北江滨公园二期和九大中心田径场改造及城区夜景三期工程。小城镇、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起步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稳步推进;上长治、西洋、许洋等“百村竞赛”精品村、示范村各具特色、亮点凸显;完成192户749人造福搬迁、9600人安全饮水等一批惠民工程;建成霍口、中房2个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完成起步溪护国段中小流域整治和2条海堤、2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取得实效,乡容村貌得到改善。

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就业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2508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7071人。城乡“低保”和“五老”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农合”、“新农保”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医保、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全面实施;建成起步爱心老年公寓和鉴江敬老院。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受益群众1.1万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市场整规进一步加强。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建成保障房707套,完成廉租房配租150套;竹兜和可湖坂沙搬迁安置房基本建成。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开发区企业环保设施逐步完善,石材行业整治深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治理取得突破,全县开采矿山从131家削减到55家,霍口生猪养殖全面退养禁养,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国土开发更加有序,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

 

注 :1、公报中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不做机械调整;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户籍人口数由县公安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