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冠病毒粪口传播,这几点该注意了!

来源:罗源县 发布时间: 2020-02-09 14:57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钟南山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醒: 

虽然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还是通过飞沫传染,但要注意粪便传染的可能性。 

 

什么是“粪口传播”? 

粪口途径指的是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又称经消化道传播。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在大便之中存活,所以可以通过消化道排出的粪便进行传播,如果这些带病原体的大便污染了手或者食物,那么就会病从口入,导致传染给其他人。
   

比较常见的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有甲肝、戊肝、伤寒、霍乱、手足口病,还包括一些寄生虫疾病,比如绦虫病、蛲虫病、蛔虫病。
 

例如,农民用病毒污染的粪便给蔬菜施肥,如果没有将这些食物充分洗净烧熟,吃了这些食物的人就可能被感染;再如,被病毒感染的人排便后没有洗手,又直接用手接触了别人的食物或餐具,那一起用餐的人就会被感染。

 

如何切断“粪口传播”? 

切断粪口传播,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将食物洗净煮熟,“饭前便后”洗手是切断消化道传播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1、正确洗手,将病毒“拒之门外”:  

居民要谨记:出门要戴口罩,无论出门或回家,第一件事一定要洗手,在准备食物或吃食物之前,也一定要洗手,把手彻底洗干净,尽量不食用生凉食物。洗手时应注意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并用流动水冲洗,时长不少于 20 秒。

 

 

 

 

2、需要更加关注厕所消毒
 

此前国家出的防控指南中已经写到了,对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要严格的处理,按照医院感染的方式来进行消毒处理。要重视对包括病人、疑似者、居家隔离者的排泄物处理,单用马桶,对这些人使用过的马桶和接触的物品表面进行严格消毒。
 

病人的排泄物在马桶冲刷过程中形成细小的微粒,产生水雾后可能成为呼吸道感染的途径,所以也要对马桶、厕所进行一些消毒措施,例如使用含氯清洁剂。
 

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居家隔离时除了要戴好口罩、避免和其他成员接触外,最好单独使用厕所,不和家人共用厕所。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及时对其进行消毒,减少污染。冲刷马桶时最好盖上盖子,这样能减少水雾的产生。
 

在临床方面,有一种可能:最先接触到病人的不一定是呼吸科医生,还可能是消化科医生。病人最初的症状可能只是腹泻,所以消化科医生要警惕,注意留心这类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