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农业信息化应用储备项目申报指南

来源:罗源县 发布时间: 2020-11-12 10:59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一、申报范围

  在食用菌、蔬菜、水果、茶叶和畜禽等优势特色行业中遴选

  推荐。

  二、有关要求

  1. 储备项目申报对象。主要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

  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2019年智慧园储备项目要向辐射带动能力强、产业规模大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倾斜。

  2. 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储备项目。申报单位具备较好的农业物联网基础设施装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物联网单项技术或多项组合技术模式,通过示范建设,能够形成先进适用的物联目应用模式,在同类产业中可学可推广。具体是:

  (1) 大田园艺作物(果、蔬、茶): 生产基地初步实现空气

  温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湿度等环境信息的监测及视频监控等。通过项目建设,可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实现对生产基地或加工车间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湿度等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分析、自动报警、远程控制等。

  (2) 设施大棚:设施大棚(含普通大棚、温控大棚)初步实

  现对空气温湿度、栽培介质温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的实时监测、视频监控。通过项目建设,可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实现对生产基地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水肥一体化等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分析、 自动报警、远程控制等。

  (3) 畜禽规模化养殖:初步实现养殖舍内空气温度湿度、氨

  气浓度等环境信息的监测、调控以及视频监控等。通过项目建设,可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对养殖舍内通风、光照、喂料、饮水,清粪、监控等环节进行智能化控制,实现养殖动态跟踪监测、数采集分析、异常情况实时预警等。

  (4)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食用菌菇房初步实现对空气温度、

  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信息的监测、调控以及视频监控等。通过项目建设,可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对菇房内的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采集分析、智能调节和预警等功能。

  3. 现代农业智慧园储备项目。申报主体除基本具备以上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条件外,还需参考以下因素:

  (1) 突出技术综合应用。申报主体要生产技术先进、信息化

  程度较高,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智能感应、预测预警、企业资源计划、虚拟现实、电子商务等应用有一定基础,以及在生产、经营、管理上具有相对完整的历史数据。

  (2) 突出园区产业聚集。要选择交通便利、配套基础设施完

  善的区域,优先遴选产业规模较大、经营理念新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智慧园项目向现代农业园区集聚,进一步汇聚资金、人才、信息化技术资源。

  (3) 突出产业扶贫。 适当向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倾斜,加大对贫困地区优势产业信息化改造升级的扶持力度,发挥“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地区致富、贫困人口持续增收。

  三、申报数量与程序

  1. 申报数量: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储备项目45个,其中:福州、漳州、泉州、南平、三明、宁德、龙岩、莆田各5个;厦门3个;平潭综合实验区2个。现代农业智慧园储备项目30个,其中:福州、漳州、南平各推荐4个;泉州、宁德、三明、龙岩各3个;莆田、厦门、平潭综合实验区各2个。

  2. 申报程序。各县(市、区)农(茶)业局负责组织本辖区

  储备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将申报表(附件1、2) 一式2份以及申报文件报送设区市农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农村发展局。各社区市农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农村发展局于9月17日前汇总排序后正式行文(含申报表)上报省厅市场信息处。

  四、其它

  省厅将从储备项目库中择优评审若干项目,作为2018年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和2019年农业智慧园进行建设。

    附件:1. 2018年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储备项目申报表

        2. 2019 年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储备项目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