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三”书写集镇环境整治新答卷

来源:罗源县 发布时间: 2023-01-17 16:04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罗源县创新推广“三个三”集镇整治工作模式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罗源县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为总体遵循,以重点实施 产业带动、美好家园、文明铸魂、网格治理、强基固本”五大工程为抓手,通过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在提升环境质量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公共空间、塑造集镇特色、提升集镇温度、培育集镇业态、实施共同缔造,实现集镇品质整体提升,增加集镇发展动能,为乡村振兴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良好环境和空间载体。罗源县以起步镇集镇建设为案例,创新“三个三”集镇环境整治工作推进机制,打造了有温度、有产业、有特色、有治理的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新模板,并在全省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工程考核验收中荣获全省第一名的荣誉

一、聚焦“集约化”探索,以“三个机制”破解“顽瘴痼疾”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机制。深入实施 强基固本”工程,推行“1436有事好商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成立集镇中心村党委和临时党支部,推出“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廊桥议事会”“树洞信箱”“书记大碗茶”“云上起步”等线上线下议事协商平台。通过听民声、聚民智、集民力,实现“抓党建,共协商,美环境,促发展”,形成“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出动、党群互动”的多元共治格局,形成村民全过程参与、全方位支持集镇建设的良好共建氛围。

是建立高位推动机制。罗源县以完善工作机制为前提,在高位推动的“点”上引领,在层级督导的“线”上跟进,在多方联动的“面”上聚力,将集镇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由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核心攻坚专班,落实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住建部门,县住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民政、文旅、财政等共同参与联动属地镇村和设计、施工单位,通过线上办公、现场调研、专题协商等方式研究评议集镇,“五级联动”协调难点堵点问题,打通落地见效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落实“要素保障”机制。罗源县着眼要素保障,主动争取各方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积极对接省、市、县各级各部门,通过参与省级样板评比、整合水电路网等各类项目补助资金、申报专项债券、签订金融合作协议、“以奖代补”鼓励群众出资整治建筑立面、乡贤自发捐资等途径,累计筹措资金5400多万元。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经验,邀请乡建乡创台湾建筑师团队,为项目提供全程“陪护式”服务,深入群众开展问卷和入户调查,收集1000余条意见建议并纳入设计,保证实施成效要素落实到位。

聚焦“精细化”探索,以“三个重点”激活“一池春水”

一是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清洁秀美新环境。以实施“美好家园”工程为思路,罗源县坚持合理规划,做好私人侵占领域的“减法”和公共空间的“加法”。党员干部带头动员群众拆除闲置猪栏、临时建筑、危旧空房等违建面积2300余平方米,市场监督部门下大力度整治沿线店外店、摊外摊;拓宽了主干道路面,在房前屋后、小巷边角“见缝插针”新增近百个停车位,改造提升农贸市场和商业街立面景观,扩展购物休闲公共空间。

二是重点延伸特色产业链条,夯实经济发展硬支撑。以实施“产业带动”工程为契机,利用环境整治契机,罗源县立足起步镇资源禀赋,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为主导产业——食用菌产业引入新元素、注入新活力,加快推进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打造罗源县食用菌产业集群。对接4家市级龙头企业,开创50余种特色产品,并与国家级美食专家合作研发以秀珍菇为代表的菇品菜系;活化旧幸福院为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引入专业团队搭建农产品直播平台,线上线下持续推出更受市场欢迎的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和文创产品,创建集成果展示、旅游宣传、美食享受于一体的特色线下平台,提升游客综合体验感。

三是重点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勾勒村强民富好图景。出台系列创业扶持政策,设立“海峡建筑师家园·罗源县”网点,打造集创客服务、旅游咨询、休闲餐吧于一体的复合型青年创客平台,促进闽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营造“近悦远来”的就业环境;培育大肠米粉、起步礼饼、骨汤面等地域特色小吃品牌,鼓励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创业,在家门口端上“致富碗”;联合人社部门拓展就业资源共享范围,为当地企业搭建双向交流“就业平台”,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引育留用”举措实施以来,已辐射集镇周边7个村,惠及农村人口1.2万余人。

聚焦“人性化”探索,以“三个维度”绘就“幸福底色”

一是挖掘文化内涵有“深度”。 文明铸魂”工程为导向,以重塑乡村文化生态为目标,罗源县邀请知名作家团队实地采风,整理当地历史脉络,挖掘特色文化底蕴,出版《笔架山》起步村专刊,把历史文化遗存与整治行动相融合,为设计改造方案提供坚实基础。通过实地考察、入户调查,查阅地方志书等方式,挖掘出当地“过火文化”“徐登道家文化”“50姓文化”“书卷门建筑符号”等丰富历史内涵,唤起乡情乡愁,将其有机融入集镇环境整治,建成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二是传递人文关怀有“温度”。起步镇坚持问计于民,立足群众需求,补齐公共功能短板,打造惠及不同群体的公共休闲空间。建设便利老年人就餐的“田园风光”长者食堂,规划集“红色领航影院”、书画室、棋牌室、健身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长者怡养中心,让老年群体享有品质、讲健康、相携助的晚年生活;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生活,活化利用多座闲置古厝,打造“留灯讲堂”、公益图书馆、文化研学基地、大众茶馆和妇女活动中心。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引进第三方团队,结合文联等共建单位力量,在各个公共休闲空间每周举办文体活动,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三是提升治理效能有“精度”。以实施 网格治理”工程为载体,将网格化服务管理功能融入到集镇建设中。罗源县联动城建监察、公安、市场监督管理所等多部门执法力量,将治安巡逻、疫情防控、矛盾化解、便民服务等功能集成到集镇网格中,完善人居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和《村规民约》,制定《集镇综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规范常态化管理。同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双评双星”文明积分制,发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返乡养老的乡贤作为共同监督员,每月开展星级文明住户和星级文明商户考评,形成“环境自治→文明积分→购销奖励→环境自治”的闭环运行机制,通过设置“红黑榜”奖惩并行,营造“人人监督落后,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