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推行“1436有事好商量”机制创新经验做法

来源:罗源县 发布时间: 2023-06-17 16:08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近年来,罗源县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抓实基层治理,创新建立“1436有事好商量”城乡基层治理机制,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织密议事体系,提高共议效率

是织密网格末端。依托精细化网格矩阵,设立767个网格协商小组,由党员先锋或村民代表担任小组长。推动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党员中心户等通过定期式走网入格、常态化走村入户,实现信息采集、矛盾化解、隐患排查、便民服务等一体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困难需求,切实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是完善流程闭环。规范听民声意见、察民意议题、聚民智协商、解民忧落实“四步议事工作法”,指导村级民主协商议事会每月定期召开会议,通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推动协商成果“掷地有声”。凤山镇城关村党总支建立村级常态化协商议事队伍,定期召开会议,根据群众提议落实运作土地置换商业用房、建设西区新竹木市场等措施,推动村财年收入从2万元到突破300万元,并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

(二)夯实议事基础,提升共治效能

是拓渠道,将群众需求集起来。实行清单选题、补充点题、临时加题“三题互补”机制,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厝里意见簿、树洞信箱等形式的“点题单”,在引导群众主动议事的同时,确保群众想议、可议、必议的事项能提交研究。松山镇五里社区香缇半岛小区党支部“香约微党校”设置“邻里点单簿”,已先后解决小区内邻里纠纷、充电桩安装、“智慧社区”识别系统等问题37件,事项办结率和居民满意率均达100%。是优机制,让党员先锋动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议前审核把关、议中有效参与、议后监督执行”的主心骨作用,建立跟踪、监督、评议、党员带头、培养、激励“六项微机制”,结合“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在职党员“双报到”等工作,推动党员在议事协商中主动亮身份、同参与、作表率。2022年以来已引导64家县直机关单位、3500多名在职党员带头参加挂钩帮扶村和共建社区参与协商议事活动416场,协助村(社区)落实协商成果108项。

(三)优化议事模式,提增共商效益

一是“大家事”邻里帮。微心愿认领、“五单式”服务等模式,全面了解群众日常小微需求和困难帮扶需求,推动议事协商服务延伸化、精准化、多样化。采取“群众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模式,在全县成立128个“心愿服务社”,推动“双报到”在职党员和热心邻里认领实现居民“微心愿”2760多个,帮扶群众3690多人次。二是“公家事”众人议。积极统筹党组织、党员、物业、业委会、人才、乡贤、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八方力量”,构建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多元力量参与的“一引一带多元”协商议事格局,实现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力转变。松山镇北山村党总支多次邀请返乡创业大学生、海洋领域专家等共同参与圆桌茶话会,协商提出通过人工种植红树林整治互花米草泛滥,如今北山村红树林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治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