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磹石村:党建引领助发展,乡贤赋能强振兴

来源:罗源县 发布时间: 2024-01-21 11:32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近年来,罗源县西兰乡磹石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贤助力”新模式,打响“党旗下的映山红”党建品牌,激活乡贤资源、凝聚乡贤智慧、汇集乡贤力量,让乡贤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新动力,为民主共治、乡村发展、平安建设等方面注入了新活力、新力量,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一、聚焦民主,合成共治共享“一条心”

罗源县磹石村完善民主自治管理机制,建立由村两委、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的联席会制度,由支部会议“提”、村民小组会议“议”、村民代表大会“定”,讨论磹石的村财支出、基础设施建设等事项,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召开村党群座谈会,集思广益规划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计划。设立全县首个乡贤人才库,成立全县首个西兰乡磹石村乡贤促进会,80位品德好、口碑佳、声望显的乡贤入选,由磹石村党员 乡贤杨孝琼担任会长,成为了推动磹石村发展的“智囊团”和“主力军”。全村上下破除“等、靠、要”依赖思想,截至目前,乡贤共筹集资金 1200 万元,用于完善磹石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建设了磹石村飞仙岩登山步道、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庄路灯、通村道路、老人“幸福院”等民生项目,充分发挥了乡村振兴过程中村民的主体作用。

二、聚焦发展,下好群众致富“一盘棋”

为解决乡村发展这个富民兴村难题,磹石村按照“党支部搭台、乡贤助力、群众参与”的思路,通过项目助力、资金回流、技术回援等形式鼓励和引导乡贤回乡兴业,辐射带动群众参与,凝聚产业发展合力。磹石村发展种植油茶、竹笋等农产业,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业,建设学生研学和红色爱国主义基地,用好“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标语遗址”“罗源县人民游击队磹石驻地旧址”“叶飞临时住所”等革命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形成红色文化教育研学路线,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发展。2019 年以来,累计接待省、市、县机关单位、乡镇、学生研学活动 800 多批次,60000 多人次,辐射带动 100 多名村民增收致富。

三、聚焦法治,织密平安乡村“一张网”

磹石村注重发挥乡贤在协调化解矛盾、宣传政策法规、联络民情民意等方面积极作用,建成集便民服务、文化娱乐、乡贤交流等三大功能为一体的“党群之家”,充分发挥基层党建、法治宣传、矛盾调解、民主议事等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和法治宣传阵 地建设更具活力,实现了党员服务与法治调解工作的深度融合。同时建立乡贤调解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乡村自治、共建、共享新格局,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广泛吸收“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担任“乡贤调解员”,充分发挥乡贤“地熟、人熟、事熟”和群众信任基础优势,2023年,主持调解或参与调解纠纷35件,调解率100%,“乡贤调解”已成为磹石推进乡村平安设的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