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鉴江镇:坚持党建引领山海融合发展,缔造海洋人才“新高地

来源:罗源县 发布时间: 2024-02-21 11:32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近年来,罗源县鉴江镇立足农村特点和产业特色,多措并举激发乡村人才动能,不断巩固提升乡村振兴成果。

一、聚焦体现“最好质效”,开好“引才”良方

一是抓好人才工作导向。鉴江镇党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坚持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包村工作组联合各村做好人才资源排查,摸清就业数据,宣传招聘信息,为人才提供就业机会。2023年鉴江镇设立9个现场办公点,提供1000余个工作就业岗位,持续推进引才工作落地生根、取得实效。二是引导人才返乡回流。与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协议,通过科技帮扶、人才下乡、高素质农民培育、党建共建、农产品网上营销等方式助力乡镇的经济发展。筛选11名在读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吸引优秀学子毕业后回乡创业、就业,为鉴江发展凝聚起同心共筑的“人才合力”。三是助力企业纳新培优。定期了解洋泽公司人才需求,积极参与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共招纳2名高校毕业生加入企业。通过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培训和人才年度考核,不断提升企业科技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聚焦挖掘“最强潜能”,拓宽“育才”路径。

一是发掘技术人才。通过“线上+线下”形式组织各支部宣传“罗川工匠”的推荐申报工作、罗源县高层次G类人才申报认定工作,聚焦乡村振兴、传统手工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掘多方技术人才。全镇入选“罗川工匠”人才评选2名、2023年首批罗源县高层次(G类)人才1名。二是建强人才队伍。持续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引导青年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2023年共有墩苗人员2名、镇派乡村振兴指导1名,“一懂两爱”村务工作者5名,配合村开展日常工作,在一线历练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常态化服务联系渔业专家,特邀专家到镇级党校、海上微党校、养殖公司开展讲座,普及相关知识,累计组织培训鉴江渔民及养殖企业共30多人。动员村民群众积极参与特色产业工种职业技能培训(讲解员)、乡村英才计划·电商技能提升公益活动、养老服务农业人员“送教上门”培训和渔业船员培训,提升新农人职业素养。2023年新增培训高素质农民66人次,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10人,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共报名32人,其中中级3人,初级29人,获得初级证书4人,排名全县第二。

三、聚焦发挥“最大作用”,创新“用才”载体。

一是搭建企业人才载体。与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党建+企业+人才”集聚平台,汇聚科研人才,截至目前,吸引了福建农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集美大学、清华大学等科研团队15名科研人员入驻企业。推动创新科技平台搭建,与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省级科研平台和1个院士工作单位所开展合作,建设产学协同创新基地,持续柔性引进12名合作专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福建省科学科技协会评为第五批“福建省科协科技小院”。二是加强企院共建合作。联合企业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等开展专家服务、基地共建等深度合作,成立人才驿站,吸引高校毕业生4人,结合驿站内相关科研课题培养在校研究生、本科生11人,成为罗源县首家行业性人才驿站——罗源县洋泽海洋产业园人才驿站。三是推动产学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农业大学“近海穴居蠕形动物开发与利用”课题示范基地落地鉴江,并聘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专家担任洋泽海洋产业园人才驿站专家顾问,将产学研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