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教育厅下沉式第三阶段培训(罗源县专场)圆满结束

来源:罗源县 发布时间: 2022-10-09 15:58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乘名师之风,扬进取之帆,载鸿鹄之志。

  9月25-29日,历时5天,由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2022年福建省教育厅下沉式第三阶段(罗源县专场)的培训圆满结束。

  一、专家讲座 

 

  2022年9月25日上午,霞浦县教师进修学校幼研室杨芬主任开展《“玩?用?创”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新范式的实施路径解析》专题讲座。杨老师结合许多生动有趣的案例向我们阐释了数学教育活动新范式的五大特点——以幼儿主动建构为学习方式、以幼儿与成人共同参与为学习过程、以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为核心、以思维品质的培养为抓手、以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从游戏选择和应用策略、活动设计策略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数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9月25日下午,福州市晋安区第三实验幼儿园于惠闽园长开展《生活化主题活动背景下区域活动建构》专题讲座,为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开展进行全面指导。于惠闽园长围绕在区域活动中“玩什么” “和谁玩” “怎么玩”三方面指出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游戏的主体地位,运用多途径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从幼儿的游戏出发,及时把握幼儿游戏的生长点,通过游戏和建构新的游戏,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9月26日上午,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陈颖清园长为参训学员带来了讲座《遇见童乐小镇》。陈园长通过对童乐小镇的介绍展开了本次活动。“畲家美食”、 “童乐集市” 、“咔嚓时光”、 “童乐银行”、 “印象霍童” 、“玩转西游” 、“趣味畲游”等有趣的游戏都是童乐小镇的一部分。陈园长还从“发现儿童”、“追随儿童”、“解读儿童”三个方面向参训教师解读了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支持策略。

  9月26日下午,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海珊教授开展《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提升对早起阅读的组织与指导能力。王海珊教授从前书写核心经验出发结合孩子的实际发展情况给了老师们有效的建议,并分享了关于幼儿前书写能力的支持策略:创设文字包绕的环境,积极引导幼儿感受文字符号的功能、提供可供随时书写的环境、创设真实有意义的情境进行书写。王教授还分享了幼儿园图画书教学活动的基本流程:幼儿自己阅读、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归纳阅读内容。

  9月27日上午,福建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何梅玲园长为我们开展了一场《如何从幼儿生活中生发有趣的课程》专题讲座。何园长以《我给老师办婚礼》《印象学生街》《丢失物品处的故事》《我的毕业典礼》等多个生动有趣的游戏案例分析解读如何从幼儿生活中生发有趣的课程,让我们颇有收获。

  9月27日下午,福建师范大学教育丁海东教授开展了《幼儿园游戏到底有哪些?——两种组织与三种类别》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丁教授从游戏的组织方式与类型等方面与大家进行了探讨。丁教授通过一系列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案例,帮助教师们发现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理清如何在幼儿园中更好地支持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

  二、成果展示

 

  展示一

 

  9月28日上午,罗源县实验幼儿园教学副园长郑黎琳带来了题为《中班幼儿阅读行为观察与分析》的教研活动案例。郑黎琳园长先是出示了教研方案和教研公告,让大家了解教研活动的背景由来、目的和流程,通过“从教研主题的介绍,教研任务的突出”、“视频导入,抛出问题”、“教师的观察与分析、围绕核心话题进行研讨”、“聚焦问题,交流分享”四大环节详细的展示了整个教研活动是如何层层递进开展的。

  针对这个活动两位专家进行了点评。李涛教授认为整个教研活动细致、主题明确、有针对性。同时还感受到了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的投入。但她认为教研方案的来源应该源于教师,而非教研负责人来制定,同时认为教师对幼儿的观察点应该是无目的的,如此才能提高教师观察的自主性,同时对幼儿行为的解读与分析也才能更加科学和严谨。吴荔红教授对该教研案例进行了肯定,她认为一种教研新形式的落地就是一个阶段性的成长。同时她也认为教研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期待下次教研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加聚焦,更加具有针对性。

  展示二

城南幼儿园微主题案例汇报

 

  9月28日上午,城南幼儿园老师带来了题为《鹦鹉日记》的微主题案例汇报。该活动从幼儿想饲养什么动物的兴趣点展开,并详细的介绍了主题实施的过程,最后针对整个主题活动的脉络发展阐述了教师的感悟。

  针对这个活动,李涛教授认为好的生活案例是教学相长的完美结合,生活教育是幼儿直接经验的来源。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幼儿每一步的成长,如此才有助于发现教育契机,促进幼儿的发展。吴荔红教授认为该案例可以增加幼儿的语言,以幼儿的语言作为汇报。并提出主题活动来源于生活化,在生活中鹦鹉学舌应该会是幼儿感兴趣的点,教师应该发现和支持幼儿真正感兴趣的、有意义的学习。

 

  展示三

第二实验幼儿园幼小衔接家园共育案例汇报

 

  9月28日下午,第二实验幼儿园的老师带来了题为《拿被子的故事》的案例汇报,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每周拿被子时遇到的困难,于是以此为教育契机帮助幼儿解决困难。

  李涛教授针对这个活动评价道:“幸福的老师、幸福的小朋友、幸福的家长”,认为教师真正的关注到孩子。同时认为整个活动的展示思路清晰,而且体现出了教师较高的专业素养。吴荔红教授评价道:“这个活动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支持幼儿行为的活动”。认为该教师眼里有孩子,能实际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展示四

第三实验幼儿园生活活动案例汇报

 

  9月28日下午,第三实验幼儿园的老师带来了题为《蜗牛孵化记》的生活活动案例汇报。活动从“蜗牛怎么还不出来”、“来帮助蜗牛宝宝孵化吧”“蜗牛宝宝逃跑啦”以及“带蜗牛宝宝散步啦”四个脉络展开,其中针对每个脉络教师还阐述了自己的反思和小结。

  针对这个活动,李涛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这个活动属于自主游戏还是探究活动?”并觉得这个活动中教师的参与度过高,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太多。同时引发教师们思考活动的开展观察的是幼儿的学习还是教师引导的进度?吴荔红教授认为本案例的关注点太多、太散,并提议该活动要聚焦在幼儿的兴趣点上,如幼儿对孵化感兴趣就可以聚焦在人工孵化上,让幼儿探讨如何保持适宜的气温、湿度等问题。

 

  展示五

罗源县凤山幼儿园集体教学观摩活动

 

  9月29日上午,罗源县凤山幼儿园叶文婷老师带来了一节大班美术欣赏——《美丽的花裙子》集体教学观摩活动。活动中叶文婷老师先引导幼儿欣赏马来西亚艺术大师limzy的花卉作品,让幼儿感受作品的美感和创作手法,再鼓励幼儿用花朵和花瓣进行大胆想象创作,最后进行分享交流。

  针对这个活动,李涛教授对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美丽的花裙子》教案设计进行了肯定,就现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建议,她指出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重心应该在欣赏上,活动中欣赏的环节应扩展深入,对于欣赏的内容可以进行深入的挖掘。吴荔红教授对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美丽的花裙子》的选材进行了肯定,她指出,欣赏活动以欣赏为主,可以是生活化的集体教学。

 

  展示六

罗源县实验幼儿园区域游戏案例汇报

 

  9月29日下午,罗源县实验幼儿园赵丹云老师对中班幼儿自发表演的《公主大战曼多拉》游戏进行了分阶段的分享,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对装扮公主很感兴趣,于是追随幼儿的目光,参与其中。整个游戏从“角色的出现”、“情节的产生”、“剧本的诞生”以及“旁白的诞生”四个脉络展开,教师针对每个脉络阐述了自己的反思和小结。

  李涛副教授对《公主大战曼多拉》区域游戏的四个阶段进行了的点评,她指出教师如何看待游戏的推进,以及教师的引导程度决定了游戏是否是真游戏还是假游戏,并对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如何适时引导幼儿提出建议。吴荔红教授对《公主大战曼多拉》这一活动从表演游戏的类型进行评价,她建议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要参与式的引导,带动幼儿走进游戏,当幼儿真正玩起来后,教师要适时退位,让幼儿自主游戏。

  

 

  第三阶段下沉式培训的成果展示是教师们将培训中学习到的新理念进行落地的实践,一个个饱满丰富的案例中是教师们迈向新阶段的第一步。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探索道路上,幼儿园的活动课程会更加以幼儿的兴趣点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让幼儿体验成长的快乐,活动的快乐。

 

  三、结业仪式

 

  2022年福建省教育厅下沉式培训罗源站培训活动圆满结束,学员们领取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此次培训之旅,众名师润物有声亦有情,学员们则收获满满,70名参训学员们表示,在专家的引领下定当履践致远,砥砺前行,在今后的学前教育教学中学以致用,加强实践,注意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