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野生蘑菇的食品安全警示

来源:罗源县 发布时间: 2022-03-17 11:11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最近天气逐渐回暖,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也是毒蘑菇食物中毒的高发期。不要自行采摘、食用、制售野生蘑菇,有毒!

  常见的野生毒蘑菇种类有这些:我国野生蘑菇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地点都可能采到蘑菇,目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有毒蘑菇有400多种(其中含剧毒有致死危险的有40多种)。

   

  很多时候,无毒的蘑菇会与有毒的蘑菇混生,外观相似,极易误采误食,导致食物中毒。在广东地区,常见剧毒蘑菇有白毒伞(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等。生命重于泰山,毒菇请勿采食。

  常见毒蘑菇种类:

  

  由于野生毒蘑菇毒素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耐高温、耐干燥、耐酸碱,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其毒性,同时其毒性成分复杂,误食中毒后往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

  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常见症状分为这7种:

  1急性肝损害型

  一般进食后6~30小时内发病,极少数在6小时内发病。早期可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多数患者在胃肠道症状好转后有1~2天的“假愈期”,随后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明显肝功能损伤并有神经系统症状、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少数患者可伴有心脏和肾脏损害,病情严重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型是我国毒蘑菇中毒死亡率最高的类型,导致此型中毒的蘑菇类型为鹅膏属的一些种类,还包含环柄菇属和盔孢伞属的一些类型。

  2急性肾衰竭型

  一般在进食6~24小时内发病。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中毒性肾损伤,少数可伴有肝损害。具体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液中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肝转氨酶升高等,严重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导致此型中毒的蘑菇类型包括赤脚鹅膏、拟卵状鹅膏等。

  3横纹肌溶解型

  在我国主要由亚稀褶红菇引起,一般在进食15分钟~2小时内发病。早期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6小时后出现全身无力明显、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伴全身疼痛、血尿或酱油色尿、肌肉痉挛性疼痛、肌酸激酶急剧增加等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表现,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4神经精神型

  引起这种中毒类型的毒素有多种,有些毒素还可引起类似吸毒的致幻作用。根据中毒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导致此型中毒的蘑菇类型包括豹斑鹅膏、球孢丝盖伞等。

  5胃肠炎型

  这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6小时内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一般病程短,恢复较快,预后较好。少数严重者会出现吐血、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甚至会因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导致此型中毒的蘑菇类型包括大青褶伞、日本红菇等。

  6溶血型

  一般在食后6~12小时内发病。除了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烦躁不安等症状,还可在一两天内由于毒素大量破坏红细胞而迅速出现溶血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及脾脏肿大等。有时在溶血后可引起肾脏损害,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甚至继发尿毒症等危重症状。严重者脉弱、抽搐、幻觉及嗜睡,可能因肝脏、肾脏严重受损及心力衰竭而死亡。导致此型中毒的蘑菇类型包括卷边网褶菌等。

  7光敏性皮炎型

  其毒素为光过敏感物质卟啉类。当毒素经过消化道时被吸收,进入身体后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症状,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潜伏期较长,一般在食后1~2天内发病。另外,有的病人还出现轻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病症。导致此型中毒的蘑菇类型包括污胶鼓菌、叶状耳盘菌等。

  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需要专业机构,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民间流传的一些识别方法经证明并不可靠,不可轻易相信。

  学校食堂、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农村自办宴席、建筑工地食堂等消费者集中区域,不得在食材中使用未经识别的野生蘑菇,做到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以防群体性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发生。

  误食野生毒蘑菇对人体危害极大,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对于野生蘑菇,消费者应做到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做到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吃完蘑菇后,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催吐、尽快就医。

 

    来源:福州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