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端午节的临近,浓浓的粽香早已在大街小巷弥漫开来,各种口味的粽子开始争相上市,节日氛围直线拉满。为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费环境,罗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温馨提示如下:
一、如何选择粽子?
市场上常见有新鲜粽子和真空包装粽子(常温粽子)、速冻粽子。其中真空包装粽子和速冻粽子属于预包装粽子。
1.在购买新鲜粽子时,要选择正规商超或市场,查看粽叶是否包裹完好,粽体形状是否完整,确认无霉点、无露米、无变形。不过度追求粽叶颜色,粽叶呈墨绿、黄绿、淡黄,且有一股淡淡的竹叶香味都属于正常。若粽子有哈喇味等异味,表明粽子已变质。
2.在购买真空包装粽子和速冻粽子时,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食用无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或有掩盖、补印和篡改标识情况的粽子。同时,还应查看包装袋是否完好,尤其注意真空包装粽子不应出现破损、漏气或胀袋等现象。
二、如何健康食用粽子?
1.粽子最好趁热吃。研究发现,糯米加热后淀粉会糊化,有利于被消化酶分解,更易被消化;但糯米冷却后,支链淀粉很快相互连接成紧密的结构,导致黏性和韧性增大,进而影响人体内消化酶的作用,增加人体胃肠的消化负担。所以,粽子最好趁热吃,如果放凉了,不妨重新热透了再吃。
2.科学食用讲均衡。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营养比较单一、不易消化。如果吃太多,容易引起腹胀。因此,建议食用粽子时,搭配一些豆浆、汤羹以及富含纤维的时令蔬果等,既可以均衡营养,又可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消化不良。
3.日常食用要适量。粽子黏度高,多吃容易消化不良,引发腹胀、腹痛,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的摄入。一般来说吃一个大粽子相当于一小碗米饭,一餐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更不要当饭吃、顿顿吃。特别是有返流性食道炎的患者更应控制食量,以免反酸症状加剧。
4.特殊人群应注意。粽子的糯米中淀粉主要为支链淀粉,升糖指数高,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食用。粽子加工时常加入动物脂肪,老年人、儿童和心血管疾病患者、肠胃消化功能较弱者都应少量食用。此外,易过敏人群在选购粽子时,应向商家了解粽子的配料情况。
粽子水分含量较高,室温下不能长期保存,可以放入冰箱冷冻保存,延长存放时间。存放时要用保鲜袋密封,避免水分流失,并注意与其他肉类等生食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在冷冻状态下,淀粉可以保持不变干的状态,只要吃的时候取出来重新蒸一下,或者用微波化冻也可以,口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来源/福建市场监管
网站标识码:3501230006
闽ICP备20003479号-2
闽公网安备: 35012302000124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罗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罗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罗源县政务服务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