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FZ11100-2300-2021-00013 文号 罗政〔2021〕7号
发布机构 罗源县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1-06-07
标题 罗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罗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有效性 有效
内容概述 《罗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索 引 号 FZ11100-2300-2021-00013
文号 罗政〔2021〕7号
发布机构 罗源县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1-06-07
有效性 有效
标题 罗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罗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内容概述 《罗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罗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罗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6-07 16:32
| | | |

各乡(镇)人民政府,罗源湾开发区管委会,县直各有关单位:

  《罗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罗源县人民政府

  2021年6月7日 

  罗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1月15日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目 录

  前  言 3

  第一章 加快建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新罗源 4

  一、发展基础 4

  二、发展机遇 8

  三、面临的挑战 10

  第二章 凝聚发展共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基本原则 13

  三、发展定位 14

  四、发展目标 16

  第三章 坚持创新驱动,主动融入双循环发展 23

  一、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23

  二、增强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 27

  三、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29

  四、形成对外竞合发展新优势 30

  第四章 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34

  一、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34

  二、发展壮大现代工业 41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48

  四、组团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56

  第五章 强化统筹协调,促进城乡新发展 59

  一、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59

  二、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60

  三、建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新罗源 63

  第六章 坚持绿色发展,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69

  一、持续推进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69

  二、深入实施环境生态修复工程 71

  三、落实生态保护红线 72

  四、推动绿色清洁低碳发展 73

  第七章 保障改善民生,增强全县人民幸福感 76

  一、着力提升就业质量 76

  二、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77

  三、全力打造健康罗源 79

  四、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81

  五、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兴盛 84

  六、抓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86

  第八章 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 89

  一、完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 89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理 92

  第九章 强化实施保障,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95

  一、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95

  二、抓实资源要素保障 97

  三、落实规划监督考评 98

  罗源县“十四五”重点项目汇总表 101

  前  言

  “十四五”时期(2021年至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市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有福之州、幸福之城的关键五年,更是我县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罗源的关键五年。全县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罗源视察调研的讲话精神,传承福州“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四五”规划,积极适应新变化,妥善应对新挑战,牢牢抓住新机遇,全面落实新要求,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对台融合,科学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加快建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新罗源。

  本规划基期2020年,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21-2022)和第二阶段(2023-2025),同时展望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期间罗源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编制专项规划和其他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加快建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新罗源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县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按照省委“三四八”贯彻落实机制和市委学习贯彻新思想长效机制,传承弘扬“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坚持念好“山海经”,画好“山水画”,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紧密结合实际,高效开展工作,形成和巩固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发展势头,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2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6.6亿元,增长6.3%,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5.4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65.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9.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3亿元;进出口总额35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0.79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679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29元。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县“四连冠”,荣获2017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200强、省第三轮第二批平安县、省级森林县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等称号。

  (二)产业优化升级成效显著。创新驱动持续加强,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71.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6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力度加快,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低污染、低消耗的新型工业发展迅速,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归集入库R&D经费达6.78亿元。特色现代农业获得较快发展,“一菇独秀,八产并进”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科技水平含量不断提高;获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平安农机”示范县,起步镇获批“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三)城市建设步伐力度加大。中心城区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基本完成岐阳片区、余家塘旧屋区改造,建设“中庚·香山小镇”“万豪三期”“香蜜湖”等房地产项目。城市宜居品质不断提升,实施城区环境综合改造提升和老城区综合提升“十位一体”项目,完成溪尾街和罗中路改造,基本建成动车站站前广场、莲花山公园入口与山地步道提升等项目,全面推进林荫游步道、凤梅生态公园、后张巷历史特色文化街区等项目建设,改造提升县中心市场、塔兜农贸市场;城区拥堵和停车难等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推进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建设,建成长桥公共立体停车库。精细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常态化开展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同时,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金港工业区防洪排涝工程全面建成,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B片区实现“七通一平”,半章(起步)220kV输变电及110kV送出工程扎实推进,104国道改扩建工程、228国道、将军帽作业区进港道路等项目建成通车,敖江饮水工程完工投入使用。

  (四)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加快建设起步、松山、白塔乡村产业振兴“三个组团”,形成红色文化组团式发展新格局。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92亿元使用生效,支持乡村文旅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振兴4个市级试点镇、36个省市级试点村建设。编制17个省级试点村村庄规划,策划生成78个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建设项目,189个行政村村集体收入全面达到10万元以上。“秀美山川”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实现镇村全覆盖,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经验进行复制推广。中房镇林家村等4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松山镇八井村等4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成立全省首个乡村振兴培训学校,在全市率先完成所有村级乡村振兴服务站建设。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县级财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8706.34万元,通过省对县年度扶贫工作第三方成效评估考核,就业扶贫入选全国扶贫典型事例。

  (五)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完善。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双随机一公开”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加速;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完成189个村股份合作改革。机制创新不断深化,全面实施企业开办“一站式办理、一天开业”、企业注销“一窗受理、八天办结”;加快释放为企业减负的制度红利,实施减税降费23777万元;人才引进机制不断完善,在全市率先成立人才发展促进中心。基层治理成效突出,“平安罗源”建设持续深化,“七五”普法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良好,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实行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化管理,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逐渐增强,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总体良好,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率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罗源湾港区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

  (六)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相关支出21.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5%。教育发展更加均衡,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完成第三实验幼儿园等一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再上新台阶。健康罗源深入推进,深化医改取得重大进展,完成县医院病房楼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持续加强,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文体事业繁荣发展,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首届“七境茶”文化节、首届杜鹃花文艺奖评选活动,新增一批体育设施。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拓展,累计改造提升养老服务场所143家,县社会福利中心“公建民营”改革有序推进。妇儿事业健康发展,全面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妇女在参政议政、就业与劳动保护、妇女儿童与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权益保护和享有社会资源等方面均取得明显进步。

  (七)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全面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完成石材整治,县内石材企业全面关停,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青山挂白”得到有效整治。累计投入1.27亿元,完成30个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和城区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设,建设县垃圾焚烧发电厂、九溪垃圾填埋场整治等工程。有效治理工业污染排放、道路运输、建筑工地扬尘,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牛蛙养殖污染整治全面完成,海漂垃圾污染得到较好控制,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累计完成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2.79万亩,创建17个省级“森林村庄”,森林覆盖率达58.42%。

  总体来说,“十三五”期间是罗源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得益更多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回顾五年历程,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

  二、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罗源县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县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经济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正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发展战略,为罗源县提供了难得的政策发展机遇,全县要认清形势、把握规律、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的成绩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发展格局为罗源带来巨大发展空间。2019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严峻复杂,党中央适时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伟大战略的提出,不仅有助于保障中国经济安全,增强中国经济发展韧劲,为中国产业发展拓宽空间,也给全球提供了巨大的中国机遇。对于处在东南沿海改革开放前沿的罗源县而言,对内对接国内市场大循环,对外可以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互促中有大作为,发展空间广阔。

  (三)制造强国战略为罗源产业转型发展带来新动能。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要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突破口,从而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罗源湾地区将围绕制造强国发展战略,按照“绿色低碳、集聚发展、创新转型、高端跃升”的思路,加快推进优势企业的提升,罗源湾临港产业将迎来转型提质的重要机遇期。

  (四)闽东北协同发展为罗源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动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化山海协作推动闽台融合发展、促进老区苏区加快发展的关键。作为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重点区域之一,罗源应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把深度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抓手,以大格局谋一盘棋,勾画出产业协同、交通互通、生态共抓的融合发展主线。

  (五)“三个福州”战略助推罗源千亿海港城快速崛起。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新的发展机遇和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具体要求,福州市将“数字福州”“海上福州”“平台福州”作为产业发展3个主攻方向,把“三个福州”导入、渗透、运用、覆盖到全市产业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用“三个福州”为产业赋能,最终构建起具有福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罗源县应抓住“三个福州”建设有利契机,借助福州市推动产业大发展的“东风”,立足产业基础,发挥区位优势,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大力发展钢铁产业、海洋经济、汽车配套产业,进一步增强港口集疏运能力,做大临港工业和口岸经济,积极推动罗源千亿海港城快速崛起。

  (六)福州“多区叠加”效应带来巨大发展优势。近年来,省会福州相继迎来了生态文明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战略机遇,“多区叠加”赋予了福州在全国独一无二的政策优势,重大机遇效应势必加速释放,战略地位凸显,福州迎来历史上少有的机遇最多、最优、最密集的黄金发展期。罗源作为福州新区、国家城乡发展试验区福建福州东部片区、福州北翼发展区等重要区域,将借助“多区叠加”的效应,加快推进港口码头开发建设,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增强冶金、电力能源、化工、机械装备等先进临港工业集聚的发展,切实把“多区叠加”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面临的挑战

  (一)宏观环境制约显著。“十四五”时期,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局中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可预见性因素增加,同时中美关系恶化,个别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等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危害加剧,国际政治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各国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罗源发展面临的宏观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二)产业转型要求加剧。“十四五”时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罗源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目前罗源三次产业结构仍然不够优化,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比重不高,以钢铁为主的传统产业仍然占据很大比重,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产业转型任务艰巨。

  (三)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全县资源能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还未得到彻底解决。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发展要素的瓶颈制约,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劳动力紧缺,技术型用工缺乏,劳动力成本提高,影响生产能力的发挥。土地瓶颈问题十分突出,部分中小型项目缺地、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企业普遍性缺少资金等问题已经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做大的重要矛盾。

  (四)区域竞争压力加剧。罗源作为福州新区和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福州新区发展和闽东北协同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相对于周边县市,罗源县区位优势不够明显,主城区辐射能力较弱等因素,也使罗源县在区域竞争中的优势不够突出。

  总体而言,罗源县将迎来一个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又要保持清醒认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紧迫感,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有效化解各种矛盾,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新的思路去谋划自身的发展空间、发展途径和发展策略,力求发展有更大作为、人民福祉有更大改善。

  第二章 凝聚发展共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对台融合,科学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加快建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新罗源。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县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五)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按照中央、省、市发展规划指导,更好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三、发展定位

  (一)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北翼新增长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发展蓝图和省市关于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建设战略部署,深度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建设和福州新一轮开放开发,强化区域性“联结点”和“桥头堡”作用,继续做大做强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千亿海港城临港产业基地,并依托良好的港口、交通和区位优势,紧抓双循环互促发展机遇,建设大宗散货物流枢纽中心,实现“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发展目标,着力打造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北翼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在罗源县现有的食用菌、茶叶、果蔬、畜牧、花卉苗木、林竹、水产等特色农业产业基础上,以松山、起步、白塔三个乡村产业振兴组团为契机,整合发挥罗源县拥有的国家级食用菌产业强镇、国家级农机平安示范县、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等平台资源优势,加快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把罗源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三)现代滨海宜业宜居生态城市。立足山水自然生态特色、滨海临港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地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拓展城市空间布局,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滨海旅游业,努力打造产业发达、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现代滨海生态城市。

  (四)对台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充分发挥对台产业合作基础扎实的优势,抓住罗源湾港区一类口岸开放获批的有利时机,依托罗源湾开发区、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闽台罗源文化产业创意园,在港口开发、产业发展、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从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推进对台交流合作,促进闽台融合发展。

  (五)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以获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契机,打造畲汉两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在实施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和巩固提升的同时,着力解决畲族乡村振兴的短板,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在创建工作实践中培育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典型示范,努力把罗源建设成为福建民族团结进步的窗口,为建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新罗源凝聚力量。

  四、发展目标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我县发展基础、发展趋势和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合理制定“十四五”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上迈出重要步伐。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保持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到202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5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力争分别达到30亿元和15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9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到74亿元。

  ——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翻两番,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发展一批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

  ——城乡建设取得新进展。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空间保护和开发格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现,以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为主要依据,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补点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切实增强。公共交通出行更为便捷高效,坚持以管为本、完善体系、补齐短板,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多层次交通系统功能,构建安全、畅达、高效、绿色、文明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抬底部、促公平、提质量,加大财政的民生投入比重,建成具有罗源特色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妇儿事业取得新突破,深入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家庭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居民享有公平优质多样化教育,平均期望寿命保持全国前列。

  ——社会治理取得新突破。率先建成法治政府,地方法规体系更趋完善,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进一步推进,社会诚信体系更加健全,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依法保障。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创新体系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生态建设形成新格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8%以上,大气、水、土壤、绿化环境质量保持全优。以绿色宜居为导向打造优美环境,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绿色化、低碳转变,基本形成与生态文明主导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态系统全面发展格局,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二)阶段目标

  本规划发展目标分两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2021-2022):强根基促发展阶段。受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冲击,本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巩固全县“十三五”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防范新冠疫情的同时,全面加快复工复产,主动融入国家提出的以国内市场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市场双循环互促发展的新格局中,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基础,实现全县经济较快发展。到2022年年末,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5亿元,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7亿元,千亿海港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00元;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获得较好发展,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生态建设取得重要成效,敖江流域国控、省控监测断面达到100%,完成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安全生产取得良好保障,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十万人口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较2020年下降5%。

  第二阶段(2023-2025):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发展成效基础上,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全县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年末,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9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5%以上;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取得重大进展,年教育财政投入4.5亿元以上,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张)达到6.2;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8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6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内;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发展,森林覆盖率达到58.5%,完成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目标;安全生产等各项指标控制良好,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和十万人口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较2022年下降5%。

  专栏1:罗源县“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长/

[累计]

属性

经济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GDP)

亿元

316.6

450

7.0%

预期性

2.人均GDP

万元

13.79*

15.8

[2]

预期性

3.全员劳动生产率

%

17.5

22.6

[5.1]

预期性

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49.2*

[5]

预期性

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30.3

35

[4.7]

预期性

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

2.23

3

3

预期性

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4

6

7%

预期性

8.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30

35

[5]

预期性

9.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

%

达到市平均水平

达到市平均水平

预期性

民生福祉

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4.3

7

7

预期性

11.城镇登记失业率

%

2.06

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预期性

12.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2

12.7

约束性

13.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2.6

2.8

预期性

14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5

96

[1]

预期性

15.人均预期寿命

78.5

80

[1.5]

预期性

1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2498

[10000]

预期性

绿色生态

17.单位GDP能耗降幅

%

3.4

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

约束性

1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

19.5

完成市下达指标

约束性

19.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

99.5

完成市下达指标

约束性

20.主要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

%

100

100

约束性

21.森林覆盖率

%

58.42

58.5

[0.08]

约束性

安全保障

22.粮食产量

万吨

3.33

完成市下达指标

约束性

  备注:(1)人均指标一般按常住人口计算;(2)“[ ]”内为五年累计数;(3)“-”表示暂无数据(4)“*”表示为2019年数据。

  3.2035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基本实现,率先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县域城市。现代化水平位居福州市前列,建成经济繁荣、生活舒适、环境优美、人文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成为闽江口及闽东南的一颗明珠。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再上新的更高台阶, 人均GDP居福州市前列。产业结构全面优化,产业迈向中高端,产业质量效益水平更高,科技、人才、产业形成有序循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广泛运用,形成一批知名跨国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罗源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创新罗源成效显著,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县域创新型城市、县域创新中心,综合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大幅提升,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整体创新效能显著提高,创新创业活力显著增强。

  ——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成为联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台湾、辐射中西部,通往海丝的重要县域城市,国内外综合枢纽的集聚辐射能力显著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建成现代化滨海城市的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

  ——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闽东北协同发展战略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呈现良好局面。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速,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生态优势持续稳固。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提高,污染排放总量不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幸福罗源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生活品质、社会文明程度、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1岁,全县居民收入总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超越,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建成文化强县、教育强县、人才强县、体育强县、健康罗源,县域治理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第三章 坚持创新驱动,主动融入双循环发展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充分挖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巨大潜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促进消费、投资和出口,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提升发展的新优势。

  一、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知识技术化和技术产业化两个关键环节,整合利用区域科教资源,建立健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有效发挥科技创新对城乡发展、产业提升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积极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平台建设为基础、成果转化为目的的创新驱动新格局。

  (一)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保障机制,稳定提高政府财政资金对科技的投入,采取股权投资、引导性投入、融资补贴、后补助、创投联动等科技金融扶持方式,强化政府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放大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效应,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金融机构、研发机构和社会等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统筹安排、优先保障重大科技专项、科研基地、科技队伍建设、科技基础条件等重点科技支出需求。加强对应用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社会公益研究的资金支持。加大力度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创业投资企业投资抵扣和技术转让税收减免等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政策。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水平,即到202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

  (二)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地位。切实突出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真正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大力支持企业依托自身资源,自办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切实加大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支持大中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研发机构,建立和完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加强“政产学研金介”的协同,努力破除影响科技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政策、人才、平台向企业倾斜。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政策的落实,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事业的全面进步。

  (三)加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健全自主研发平台,推进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公共研发平台、专家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面向自主创新,重点实现秀珍菇、金线莲组培苗试验、冶金冶炼、游艇等项目关键技术的突破,加快构建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的、系统化的、集成化的创新平台支撑体系,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开放流动、共建共享、高效运行的实验、研究和开发基地。积极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依托福州市科技人才资源,鼓励我县相关学会,组织专家为我县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咨询服务与智力支撑,鼓励和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针对重点产业集群和主导行业的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构建技术研发机构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拓展技术交流合作平台,依托“6.18”科技成果交易会这一重要平台,积极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营建多学科、跨地域、跨国界交流合作的环境;依托科技开放发展战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区位优势,推动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对接,不断拓展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完善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具有科技咨询、成果推介、创业培训、市场开拓等多种功能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扶持培育成果转让与技术交易市场、知识产权服务市场、专利代理机构等服务实体,开展科技服务。

  (四)强化创新创业人才支撑。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资源体系,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进一步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培训造就一批熟悉市场、精通业务、勇于开拓的企业家队伍。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等,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紧缺人才。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消除科技人才流通的体制、机制弊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分配激励机制,逐步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加大对产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科技成果和杰出科技人才的奖励力度,以解决科研投入中重物轻人、智力价值得不到应有体现的问题,给科研人员和院所更大自主权,强化创新创业人才支撑。

  (五)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以海峡西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为抓手,推动与深化同台湾地区科技界和科技产业界的合作,放宽台商投资领域;在市场准入、持股比例等方面,试行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积极承接台湾先进制造业转移,培养若干大型罗台合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承接台湾精密机械配套零配件生产企业转移,带动提升罗源机械制造产业水平。加强对台特色农业合作,支持闽台农业科技研发,技术成果应用与转化,培育一批罗台农业科技合作优势产业。扩大对台民间交流合作,支持罗台行业工会、商会、协会开展对口科技交流,推动组团赴台走亲访友,引进与转化科技成果。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吸引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在罗源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申报评定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在科技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共建合作载体、共建技术转移平台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吸引海内外科技资源聚集罗源,以填补罗源创业资源之不足,进一步提升整体科技创新水平。

  二、增强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把扩大消费需求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努力激活即期消费,提振消费信心,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努力提高居民消费率,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提高消费能力。通过鼓励创业和充分就业、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在职职工工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措施,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加大就业和创业政策支持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劳动者工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相匹配。深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区域性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工资保证金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快形成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的分配机制,切实扭转城乡、区域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二)拓展消费新空间。顺应居民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的趋势,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文化、体育健身、娱乐、旅游、信息等服务型消费,推动大宗消费,实现消费结构升级。以扩大农村消费为重点,鼓励商贸连锁企业进镇进村,加快构建完善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创造和激发农村新的市场需求。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创造新产品,增加新供给。开拓新的消费领域,引领新的消费需求。积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三)培育新型消费模式。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鼓励发展消费信贷。积极发展租赁消费、网络消费等新型消费,促进网络购物、电子商务、远程服务等新型消费方式不断壮大。积极倡导新型消费理念,培育新型消费文化,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推进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四)改善消费环境。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深入开展消费者权益宣传教育,积极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中介机构,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加快城乡消费服务市场体系建设,形成覆盖社区、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络,提高居民消费的便利性。建立健全消费信用体系,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在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发挥投资对推动基础设施现代化、产业发展高级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作用,优化投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改善投资效益,保持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一)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各类投资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加强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倾斜,引导投资更多投向经济薄弱地区。加强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提高产业投资比重。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实现扩大投资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创造最终需求。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注重提高生产性投资的产出效益,扩大公益性投资的社会效益,促进投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二)实施重大项目投资带动战略。建立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完善县重点项目管理服务制度,建立重大项目县领导、责任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三位一体的协调组织构架。注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认真研究、谋划、论证一批事关全县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编制重大产业项目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完善重大产业项目储备、培育和扶持机制。建立全县重大项目储备库,提高项目可研深度,争取进入国家和省、市发展规划,争取上级大力支持。清理、调整和减少重大项目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提高重大投资项目联动审批效能,为重大项目的加快推进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三)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地方性中小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信贷公司的良性发展。加大对融资担保行业的扶持,完善信用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充分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的融资支持。大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募集发展资金。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鼓励企业通过配股增资、境外上市、发行境外债券、转让经营权等方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四、形成对外竞合发展新优势

  坚持区域协调、内外联动,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海洋经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国家发展战略,深化对台经贸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着力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对外竞合发展新优势。

  (一)发挥自贸区和海丝之路重要节点发展优势。切实把握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福州自贸试验区建设国家战略的机遇,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不利影响,加快推进罗源湾港区淡头作业区口岸扩大开放,优化口岸通关服务与协作机制,实现口岸“大开放、大通关、大提速”。大力推进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完善对外交通骨干网、支线网和场站网的对接,完善港口岸线资源收储、转让、市场化配置机制,整合港口岸线资源,建设海西现代物流枢纽港。利用港口综合运输优势,推动现代航运服务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吸引国际航运机构、内陆省份在罗源港开设分支机构和拓展业务,加强海运航线开拓、腹地扩张等港口运营战略合作,助力海洋经济领域与闽东蓝色产业深度融合,培育闽东北协同发展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二)加快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按照省、市关于闽东北协同发展区部署要求,发挥罗源在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区位优势,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立足区位条件、土地资源、产业发展等基础,优化城乡路网体系、公共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以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为产业承接平台,延长新能源及汽车配件产业链,与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建设实现功能互补、共建共赢。抓住瞿宁铁路的正式开通运营的契机,打通宁德罗源等腹地通道,优化完善罗源县中心城区和港口发展规划,完善港区集疏运体系,构建“海运、铁路、公路”联动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打造大宗散货物流枢纽中心,实现“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发展目标,提升罗源湾港口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福州北翼加速崛起。

  (三)加强罗台民间往来和经贸合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功能,引导两岸企业加强往来,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两岸民间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发挥两岸交流交往合作的桥梁作用、中介作用,克服两岸交流中的人为阻碍,建立制度化的民间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福州市拥有的3家国家级、2家省级对台交流基地和4家省级台湾青年体验式交流中心,围绕“青年、民间、基层”这条主线,深化和拓展两地民间性对口交流,积极推进对台活动品牌塑造。进一步优化罗台人才交流合作机制,为在罗台人才在科研项目申报、子女就学、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完善服务,推进两岸人才交流往来。充分发挥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的载体作用,围绕“三个福州”建设,加大与台湾在数字经济、旅游康养、现代农业等领域合作,积极承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转移。深化罗台电子商务交流,加快两岸跨境电商平台建设,争取更多台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罗源。

  (四)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广度深度。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推动本县优势企业到“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联合设立经贸合作区、商品城和营销中心,开展项目投资、矿山开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经营,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和海外商标收购。积极培育出口新增长点,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积极创新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种类,拓展贸易广度和深度。扩大资源类货物、关键设备、节能降耗环保产品等进口,努力打造东南沿海进口商品集散高地。加快跨境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培育做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综合服务企业,引导大型外贸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罗源建立外销仓储物流基地和电商产业园。

  第四章 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积极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和科技进步新趋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以松山、起步、白塔三个组团建设,示范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突出绿色、特色、品牌、效益、规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提升特色优势农业。大力发展精细农业、生态农业、节本农业,建设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优化种植模式,做大做强食用菌、茶叶、果蔬、畜牧、花卉苗木、林竹、水产等优势农产品。

  ——茶叶。提高全县新发展茶园补助标准,扩大茶园规模,提升茶青产量和质控水平,推动机艺融合,实施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试点,提高茶品质量,推动茶叶生产升级改造。鼓励扶持中房、西兰等乡镇茶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在西兰乡建设茶叶产业融合项目,引导茶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扶持壮大历史名茶,做大“七境茶”品牌,辐射带动全县茶叶生产发展。

  ——食用菌。建成罗源农民创业园服务中心暨食用菌研发中心,推进起步、中房、霍口、飞竹、西兰等乡镇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发展珍稀食用菌,促进多菌类可持续发展。规划在起步镇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食用菌珍稀品种(绣球菌)示范推广基地(二期)建设,打造食用菌产业集群,重点扶持2-3家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针对企业新建钢架大棚、引进自动化系统、生产线改造升级、开展精深加工、开发新产品等方面予以资金扶持,推动企业技术升级、扩大生产规模,推动建设秀珍菇特色小镇,形成更强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农户发展食用菌种植。

  ——果蔬。大力推广应用水果生产新技术,侧重抓好科技示范点建设,主要是沙糖桔、百香果、黄桃、琯溪蜜柚、优质橄榄、东魁杨梅、晚熟龙眼、早熟梨、油柿等示范点,示范推广面积达9000亩以上,建好示范点,以点带面,带动辐射我县水果发展,促进我县水果生产管理上新水平。调整优化蔬菜品种结构与布局,建立特色蔬菜基地,扩大大棚蔬菜、毛豆基地、黄色韭菜基地和茭白基地的科技种养面积,加强果蔬技术培训,提高果蔬种植的科技水平,鼓励支持引进示范推广国内外优质品种。

  ——林竹。大力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竹专业经营实体,以提高竹林效益为目标,推进毛竹经营权流转,继续实施低产竹林垦复改造,不断提高竹林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探索笋用林试点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万亩丰产竹林示范区,加快引进社会资本,构建集丰产基地、高端竹产品加工园区、休闲旅游、竹文化创意展示为一体的示范园区,带动和辐射周边区域发展。鼓励和引导竹农利用林下空间种植竹柏、红豆杉等珍贵绿化树种,套种竹荪、铁皮石斛、金线莲、黄精等食用菌及名贵中草药,建设高效、立体、共生新型生态林业产业,提高单位面积效益,促进竹林增产增收,形成良性循环。建设竹林便道、探索生产原料的运输机械化模式,降低运输劳动强度和成本,解决生产加工高成本瓶颈问题。积极争取省级笋竹加工示范县项目,在促进现有竹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培育一批技术过硬、注重创新的竹加工企业,推动竹加工由低端粗变为高端精加工发展,鼓励发展竹笋加工、低碳环保竹制品和高科技竹炭制品等项目,提高产业效益,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以建立飞竹、西兰试点示范产业园为核心区,带动和辐射周边区域发展,初步形成资源培育、生产加工、休闲观光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

  ——畜牧业。以猪、牛、羊养殖为重点,在合理控制畜牧业规模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品种改良、重大疫病防控、规模化养殖、无公害生产、产业化经营、系列化加工等环节,规划在起步镇设立活禽定点屠宰场。重点发展生态养殖,打造畜禽设施化健康养殖示范区,保障生猪和禽蛋产量供应;扶持1-2家企业打造“罗源下廪羊”特色品牌;着力构建基地区域化、经营产业化、品种特色化的家禽特色优势产区,提升畜牧产品附加值。

  ——花卉苗木。推进西洋花卉苗木小镇项目建设,将碧里乡西洋和起步镇起步洋片区定位为我县花卉苗木产业核心区和产业带,一期规划新种花卉苗木5000亩,二期规划新种花卉苗木达1万亩以上,并不断向周边乡镇辐射,将罗源县逐步打造成福州市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花卉苗木产业研发创新总部、福州北翼重要旅游休闲基地。

  (二)发展精致都市农业。坚持抓产业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树品牌,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加强产业集聚,大力发展精致都市农业,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制定和实施罗源县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建立健全质量兴农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全面推进罗源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快对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1213行动计划”,按照“四个最严”要求,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着力抓好果树、茶叶、蔬菜、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五主”责任体系,严格市场监管,加强乡镇农贸市场的食安管理和规范化建设,以制度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持续提升,确保2025年主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保持97%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强化现代农业园区示范辐射。推进中房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升级改造,推进松山镇北山村百亩稻田示范基地建设,实施一系列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和标准化建设工程,推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园区集聚,建成一批特色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努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新格局。坚持以特色主导产业为引领,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设各自特色的产业示范基地或示范点,促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创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部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向园区倾斜,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注重抓项目促发展,引导项目向产业园集聚。

  ——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从生产、认证、销售等环节抓起,把特色农产品品牌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开发及市场拓展能力的龙头企业,通过品牌注册、培育、拓展、保护等手段,创建自身品牌。2025年全县争创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个。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巩固认证成果,新增三品认证10个以上,开展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县。继续鼓励开展水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加大实施渔业“走出去”战略,加大对名优水产品的宣传、推介、培植力度,提高我县特色渔业品牌的知名度,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创建省级品牌产品、省级渔业示范合作社等。积极参与全省闽货“海丝行”“中华行”等系列活动,利用中国农交会、“5·18”海交会、“6·18”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9·8”中国投洽会、渔业周·渔博会、茶博会、农博会、林博会等平台,推介罗源农业品牌,促进农产品市场拓展。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以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信息服务便捷化为目标,加强资源整合,加大农业大数据应用工程建设,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市场流通、资源环境等深度融合,增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规划在松山镇建立智慧农业示范园,加强与省市智慧农业项目对接,培育建设省市级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建设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开展农业互联网小镇建设试点。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到2025年实现益农信息社覆盖主要行政村。结合农业气象服务需求,推进农业气象示范点建设。

  (三)提升发展水产业。针对我县海水养殖空间急剧缩小,面临调结构、促发展的难题,通过海域的立体化养殖实现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突破,集中资金优势重点扶持符合条件的深海养殖项目,推动深海养殖项目上轨道发展,浅海养殖方面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南北鲍鱼轮养结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缓解局部养殖区的承载力。扩大水产业养殖品种范围,在养殖品种、对接上下游产业、发展休闲渔业等领域有所突破,发展大黄鱼、鲍鱼、牡蛎、沙蚕、白对虾等优势渔业,推进渔业品牌建设,以企业带动农户就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稻渔套养,以市场化为指导,资金技术扶持为手段,扶持农业合作社、农户养殖经济效益高的稻鱼、稻虾等农田套养品种,扶持西兰乡岭头片区标准化稻渔塘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渔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鉴江湾海洋经济区开发建设,打造闽东北地区重要的渔旅综合园区。以智慧海洋渔业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集渔产研发、精致养殖、精深加工等于一体的智慧渔业产业集群。打通初级水产品预冷、冰鲜、冻结等冷链环节,加强罗台水产品冷链物流合作,建设区域性冷链物流园区。

  (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构建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有效带动小农户发展。

  ——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到2025年,全县农民合作社达到650家,家庭农场达到200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0家。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扶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强做大,鼓励引导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申报评定省、国家级龙头企业。

  ——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主体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及为新型经营主体服务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

  ——推进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依托承担农村经营管理职能的机构,建立健全农村资源流转市场体系,用市场手段调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配置,实现土地经营规模“适度”,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建立土地流转监测制度,完善管理和服务,确保土地流转规范、有序。2025年,全县农村土地流转耕地面积突破4.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3%以上。

  (五)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组团发展。以松山、起步和白塔三大组团为核心,带动全县乡村产业振兴组团发展。其中,松山镇打造畲族民俗文化小镇组团,起步镇打造全国食用菌产业强镇,白塔乡打造红色旅游文化综合体。推动罗源畲族文化民俗展示馆及畲服传承示范基地、畲风堂展示馆串珠成线,谋划建设印象山哈演绎馆。把握获批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机遇,实施起步镇食用菌种植核心区和食用菌产业园三产融合示范区“两区块”工程建设。充分挖掘整合红色资源,持续深化打造百丈红色文化综合体,提升红色旅游、研学教育、休闲康养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串联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少数民族美丽乡村、市级旅游精品示范村,全力打造红色文化康养旅游区,形成红色文化组团式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壮大现代工业

  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加快技术装备更新、工艺优化和新产品开发,推进企业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增强品牌创建能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集群发展。重点突出冶金、电力能源、机械装备为主的临港产业,以及汽车和新能源配件、新材料、食品加工、环保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形成港口经济产业集群,构筑经济高效、技术先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临港产业体系。

  (一)大力发展临港产业

  按照有限区域,重点突破的原则,抓住国际临港产业布局调整、对台经贸合作持续深入、发达地区加快产业转移、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机遇,立足深水岸线、生态环境等优势资源,全力突破新型临港产业,构筑特色鲜明、高效低耗、动态优化的产业发展架构,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冶金加工。根据国家降低高附加值特种钢进口的总体要求,发挥区位和临港资源优势,抓住本地不锈钢制品等产业蓬勃兴起的契机,依托碧里、将军帽等深水岸线资源,通过产能置换,对钢铁行业进行全面整治和生态环境修复,严格按照节能减排、超低排放的标准,重点以宝钢德盛为龙头,加快发展不锈钢产业链,打造大型不锈钢产业基地。加速钢材物流仓储服务中心、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的配套建设。推进宝钢德盛精品不锈钢绿色产业基地项目——钢铁产能置换项目建设,填补我县400系、中高端300系和双相不锈钢空缺,为我县千亿海港城提供支撑。加快三钢产能置换(罗源闽光部分)及配套项目二期工程建设,推进三钢集团产能置换(罗源闽光部分)及配套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到2025年,全县炼铁产能达到800万吨、炼钢产能达到1500万吨,冶金工业产值达1000亿元。

  ——电力能源。以能源保障为核心,以节能环保为重点,充分利用海运优势,大力引进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气等国内外能源资源,提高战略储备能力,优化燃煤火电结构,建设燃气电厂,积极开发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构建能源安全保障体系,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依托可门、将军帽港口作业区,有计划地实施脱硫、节水改造,削减电厂的污染物排放量促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福建德盛镍业配套煤气工程节能减排改造升级,加快智能电网配套工厂项目建设。充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争取安排更多的国家能源战略储备基地和中转基地项目建设,增强能源储运能力,力争把罗源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电力能源基地。

  ——机械装备。以松山、牛坑湾围垦区为重点,发展耗水量较小、增长潜力大的机械加工业。围绕深水港口开发,依托船舶修造和冶金产业发展所形成的机械加工能力,大力吸引港口装备制造企业进行本地化生产。冶金装备关键零部件产业对接罗源湾、宁德市冶金企业,深水养殖装备改水产品深精加工装备,以满足宁德、罗源的需要,加快罗源澳蓝科技蒸发式制冷设备生产基地和福州德塔全球智能应急电源发电机组生产项目建设。以罗源华东造船厂为基础,鼓励海洋装备、远洋渔船修造、智慧养殖平台等建设使用,加快华东船厂技改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和凤山镇特种集装箱箱体制造项目建设。远期在此基础上积极进入海洋工程船、浮式生产储油轮和建筑钢构等海洋工程和海洋开发装备领域。鼓励企业朝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在为本区产业配套的基础上,逐步延伸产业链,拓展形成一定规模的机械装备制造基地。

  ——建筑建材。引导企业调整资质、晋升等级,扶持发展“专、精、特”专业企业;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鼓励发展使用PC预制板和钢结构,支持企业拓展县外、境外市场,拓宽业务领域和范围,提升企业竞争力。建材业以德胜新建材、源鑫建材、明通建设集团、江海苑园林、红苹果漆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加快福建亮峰玻璃、红苹果环保型涂料生产基地、起步镇长德装配建筑项目、福建联塑新型环保建材家居项目、罗源喷墨薄型高档墙地砖项目建设,鼓励发展机制砂、新型墙体材料及建筑部件材料预制建造产业,推进建材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食品加工。发挥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及较强的加工技术优势,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食品加工行业进行改造,促进传统食品生产向现代化、工业化生产发展。重点发展海产品、肉类、食用菌等产品加工,形成特色产品,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建成现代化的水产品精深加工生产体系,打造一流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引导益升食品、味中有等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强化技术创新升级,注重品牌培育,提高食品加工的附加值。加快起步镇海林食品二期项目和仙茅山矿泉水项目建设,依托起步食品工业园,加强对台合作,着力引进一批有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发挥龙头带动效应,推进罗源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按照承接转移,集聚提升的原则,立足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相对充裕的土地资源条件和特色优势资源,有选择地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以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点为载体集中布局,重点发展汽车和新能源配件制造、新材料、环保产业等。

  ——汽车和新能源配件。抓住国内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及产业布局向沿海转移的有利时机,适时发展汽车和新能源配件产业,加快台投区新能源汽车零件及装备自动化产业项目、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机芯自动化生产项目、凤山镇美轮星汽车轮毂技改提升项目、福州台立闽技术科技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和电子产品及汽车配件项目等项目建设。突出加强与福州市青口汽车生产基地、宁德上汽生产基地和宁德时代的产业联系,对接上汽一汽宁德电动车项目以及宁德新能源电池产业,进一步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重点开发为乘用车配套的产品,逐步形成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汽车和新能源配件生产体系,在若干领域形成优势品牌,建设成为福建汽车和新能源配件的重要生产基地。

  ——新材料。依托罗源的临港产业基础,延伸冶金、能源、装备机械等产品链,结合新技术的应用开发,发展新型材料制造业,同时也积极发展为福州本地的电力能源、修造船与汽车等装备制造、轻工包装等产业提供配套的材料产业,进一步促进冶金、化工、建材等基础性原材料的绿色制造和节能减排,着力发展高性能、高环保、高附加值的新材料,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发展以新型光伏、化工新材料、建筑新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努力培育稀土功能材料、石墨烯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辐射带动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悦得软包装、时代包装、景泰包装、联塑新材料、航塑新材料、福建鑫尚林科技等骨干企业,形成包装新材料产业集群。突出发展新型材料包装业,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做大企业规模、做响品牌。充分利用废弃物发展建材加工业,依托冶金、建材产业发展后产生的碎石、石粉、矿渣和煤渣,发展矿渣水泥、建筑预构件等新型建材产品。

  ——环保产业。应抓住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依托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的知名企业,以“产业进园”为引导,构建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开发与制造基地。按照循环经济要求,根据罗源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产业结构特点,选择冶金、能源、机械、新材料为重点行业率先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成效后,在全社会推广。发展资源化综合利用产品及设备生产,向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固化和稳定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的系列化、标准化水平,扩大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途径,提高利用率和利用水平;发展新能源开发利用设备生产,向太阳能综合利用、风能及海水淡化生产设备方向发展。

  (三)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加快运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发展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转变;大力推广绿色技术、循环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推动资源利用向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环境友好转变,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传统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提高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连续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及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发展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最优化,提高企业综合自动化水平;研发和推广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实现实时管理与数据共享,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以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为重点,推进制造领域的优质高效生产。发展数控技术,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提高制造自动化、柔性化和集成化水平;发展与应用综合自动化技术,重点推行并行工程、敏捷制造、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制造方式;研究开发新工艺,推广新型制造技术,提高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

  推进互联网+工业融合。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产业。建立县级“互联网+工业”重点项目,引导企业加大信息化投资,鼓励企业使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化手段实现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生产方式网络化,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带动行业关联企业向网络化、服务化、智能化新型生产方式转变。推动物联网深化应用,通过布局传感、识别、定位、通信等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感知、智能联网、智能处理、质量追溯、远程诊断、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深入实施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推进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更高水平的融合,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个性化和高品质转变,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创新发展。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工业设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发新的增值环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现代物流仓储业。充分发挥福州港罗源湾港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罗源湾一类口岸开放获国务院批复等政策优势,对接福州市“一港四区”的布局,完善并提升港口规模。充分利用境内高铁、高速公路、国道及疏港交通战备公路和港口码头优势,以罗源湾优良的深水港区为依托,规划形成以联通国内国际的货物集散、国际航运为主,衔接水运、铁路、公路转运为主的港口物流园区,提高现有物流项目用地利用强度和效率,规划建设以提供供应链一体化服务为主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以罗源湾开发区、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为基础,打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壁垒,大力建造临港物流仓储园区,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建立高效集疏运体系。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导航及地理信息等技术在物流智能化管理方面的应用。借助罗源优质的仓储码头优势资源,建设高标准的期货仓储交割库,提供完善的仓储管理服务。

  ——金融服务业。强化金融服务,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机构有序发展。建设罗源县金融服务区,引进更多的银行类机构到罗源设立各类专营机构和后台服务中心。推动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加强政银企合作,充分发挥非银行金融业的表率作用,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扩大对工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快县内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发展,为城镇发展、产业入驻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支持。积极申报设立科技银行、金融仓储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业态,开展农村小额保险、科技保险、物流保险,鼓励发展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会展服务业。积极配合福州市加快培育以“海峡”为特色的会展品牌,办好每一年的“5·18”“6·18”等大型会展活动。鼓励本县龙头企业及本县特色产品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各地的各类展销活动并学习与其他企业运作模式的区别和更高层次的销售理念,指导企业在实际运用中得到更高层次的进步。同时力争在会展品牌培育、会展人才引进、会展营销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推动本土会展与高一级行业展会同步举行,培育我县食用菌、肉松、竹制品、海产品、花卉、工艺品等品牌专业会展,推动会展业从单一展示功能向展示与交易一体的转型,积极探索“展会+基地+交易”模式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推进会展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积极举办需求展览、网上会展等新型展会,推动展会的创新。

  ——科技与工艺设计服务业。充分发挥罗源县交通与区位优势,探索与扶持院校科研在罗源建设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高校、科研单位的科技智力资源同罗源产业发展需求进行有效对接,支持开展基于罗源产业基础的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工业设计应用研究,推进工业企业与设计企业的产业融合,构筑产学研共用平台。培育罗源研发、工业设计、技术评估、科技咨询等服务业,打造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信息服务业。整合经济、社会、人文、环境、自然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建立分层次、分类型和综合性的信息库,推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带动公共信息资源、市场信息资源以及其他领域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快松山镇滨海数字产业园建设,以发展网络增值业务为重点,推进电信服务、计算机应用服务、广播电视在线(传输)服务和各种信息咨询服务业的发展。

  ——其他商务服务业。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管理咨询、研究设计、营销策划、工程咨询、法律、会计、拍卖、广告、包装等商务服务。完善行业服务标准,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实现政府部门与非鉴证类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脱钩,加快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的现代中介服务体系。

  (二)壮大生活性服务业

  依托罗源丰富的生态优势和海洋优势,加快发展商贸、健康服务、社区和家庭服务业、房地产业,努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端化发展。

  ——现代商贸业。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重点产业发展的契机,加快商贸业创新发展,商业由中心城区向中心镇和农村延伸,由集聚区向其他地区延伸,完善农村商贸服务网络。着力推动批发业的创新发展,在现有优势产业专业市场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展示体验、信息发布、物流配送等功能,打造既“展”又“贸”的现代展贸市场群;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工厂直销、大宗商品交易等流通新业态的发展。发挥永辉、肯德基等知名连锁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商贸业资源整合,提高重点企业规模和效益。重点依托居民点,建设社区型商业和生活性服务网络,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仓储式超市、网上商城、电子商务等零售新业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改造提升传统城市商业。鼓励商贸企业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向农村延伸和拓展。推进凤山镇亿阁城市广场、金尊商业区等项目建设。发展 “夜色经济”,做好夜景、夜宴、夜游的文章,实施夜景灯光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南溪、起步溪江滨带夜景,建设大型夜色经济街(区)。

  ——餐饮住宿业。引导支持住宿餐饮业转变营销策略,积极向大众化转型。弘扬区域餐饮文化,促进商、旅、文消费融合,支持企业完善营销方式,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促进网上网下市场融合发展,增强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吸引力。鼓励住宿餐饮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能源管理和绿色低碳经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探索对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实行水、电、税费优惠和补贴。结合罗源湾滨海新城风情商业街、三中路夜色经济街区、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建成,建设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商贸服务业集聚的现代化新城区,加快罗源湾滨海新城君豪酒店和罗源湾国际海员大酒店建设,围绕旅游休闲服务,强化交通、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的配套的融合互动发展,提升我县形象,提高“罗源美食”的服务输出能力。

  ——健康服务业。充分发挥我县生态、滨海等自然优势,加强与大企业、大财团的合作,策划引进一批休闲、度假、康复、保健、养老、体育健身等方面的好项目。加快凤山镇文化康养项目、白塔乡禾山休闲康养旅游项目和鉴江康养项目建设,加快引进台湾知名健康服务企业,借鉴其先进的医疗技术、健检理念和健康产业策划营销,培育一批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提升我县健康服务业整体水平。社区与家庭服务业,鼓励发展面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专业化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家政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社会贫困户和重点优抚对象的福利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托幼、文化、医疗、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各种便民服务业,形成困有所帮、难有所助、需有所供的社区服务新局面。

  ——房地产业。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通过打通保障房与商品房通道等途径增加安置房、保障房房源,满足符合条件的新就业职工、外来常住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完善已建小区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居住环境,稳定推进余家塘、岐阳片区等棚屋区和危旧房改造。鼓励企业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科技地产等跨界地产,多渠道促进房地产稳步发展。

  (三)突出旅游业发展

  围绕建设现代滨海旅游城市,坚持以“全域化、优质化、特色化、人本化”为导向,以“畲风海韵·大美罗川”为形象定位,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目标,深度挖掘罗源历史文化底蕴和山海、畲族风情资源禀赋,实施旅游“点-轴”发展战略,统筹推进项目带动、产业融合、系统营销、服务优化、公共配套五大体系建设,把罗源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突破行政区划,采用多区域和多中心布局的发展战略,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核四带”旅游板块,即罗源湾海洋世界核心区及沿海休闲旅游产业带、西部畲家风情旅游带、北部清新生态旅游带、中部红色文化旅游带,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引进和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大项目,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示范村、乡村旅游休闲集镇、金牌旅游村。加快福湖畲风旅游开发项目,加快龙腰大云农场、大王里及库区旅游、天堂山休闲旅游项目、飞仙岩景区开发项目和白塔乡贝溪民族团结大庄园项目建设。到2025年,年接待国内旅客超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5亿元,力争完成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创建。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围绕县委、县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指导做好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推进畲族文化民俗小镇、百丈红色旅游综合体、北山渔村、鉴江井水海天山色度假村项目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并投产开业,进一步丰富我县旅游产品业态。推进精品民宿建设,打造旅游新亮点,以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用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让红色线路为乡村旅游“聚气”。加快飞竹镇红色文化挖掘保护开发、白塔乡红色旅游综合体项目和霍口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开发项目建设,挖掘罗源红色历史文化底蕴,融合山海、畲族风情等资源禀赋,把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打造罗源特色旅游品牌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完善相关旅游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让红色旅游为乡村振兴聚集更多人气。

  ——加快“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发特色古村落旅游产品,加快鉴江三十六曲岭古官道项目、转角海韵文旅项目、鉴江历史文化记忆综合项目、飞竹斌溪文化旅游项目、西洋宫陈靖姑文化研究挖掘和中房旗杆文旅小镇等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与农业融合。以各乡镇田园风光、水域风光为载体,发展家庭农场、农业庄园、森林人家,开发农事体验等产品,引导传统农业向综合性农业一体化转变,加快松山镇竹朴乡畲院民宿项目、碧里乡休闲渔业旅游开发综合项目和鉴江镇井水渔村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培育出一批特色农业旅游示范点。促进旅游与工业的融合,整合有罗源特色的工业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工艺品加工制作流程展示的工厂参观旅游,以及矿山开采退出保留下来的工业遗址旅游。促进旅游与商贸服务业的融合,提升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档次,满足日益增多的游客需要。促进旅游与教育服务的融合,推进松山镇书香小镇教育文旅项目建设。

  ——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创新旅游宣传模式。通过与新媒体合作,深度挖掘我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自然生态资源,创新宣传方式,做大做响“畲风海韵”旅游品牌。做大旅游节庆活动。通过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营造我县优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旅游交通、旅游导向标识、旅游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扶持补助,引导产业发展。加快碧里滨海旅游产业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县旅游服务水平。

  (四)推进“互联网+”三产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服务业新兴业态,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益生产、精准营销、精确物流和市场决策等商业化服务,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服务业态。推进服务业与农业融合,以电子商务为抓手,推动农产品通过网络营销实现流通增值;以冷链物流、区域性产地批发市场等为重点,拓展农业流通服务市场需求;以信息、科技为重点,延伸农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检验检测等服务。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引导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在核心产品制造的基础上,向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系统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的增值业务。实施宝钢德盛钢铁生产线5G智慧提升工程,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机器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智能生产,提升炼钢智能化水平。支持原材料企业向研发、设计和销售等产业链两端延伸,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资源型产业融合发展。

  四、组团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布局,借助龙头企业的实力和能力,对产业链和生态链进行设计、构造,以点带面,以一带十,推动罗源产业组团集聚发展。

  ——牛坑湾/将军帽组团。重点谋划开发牛坑湾片区,主动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辐射带动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牛坑湾/将军帽组团主要包括牛坑湾、将军帽、狮岐和碧里港区等,目前入驻的规模以上的企业包括华能罗源发电厂和华东船厂。本组团的优势主要是拥有长达10公里以上的深水岸线资源。牛坑湾3公里的深水岸线可用作大型通用码头泊位。西部约1公里长深水岸线保留现有的修造船布局,北侧作为汽车和新能源配件产业用地,将军帽地区约3.7平方千米用地和深水岸线保留现有的电厂和大型散货码头、煤炭储运中心等用地布局。电力能源的规模控制在232万千瓦。

  ——松山组团。松山组团主要由泥田、松山、获溪、选屿四个组团构成,包括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利用区内现有的产业优势,进行产业结构的转换和提升,重点发展汽车和新能源配件制造、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可适度发展精密机械制造和相关高技术产业及电子信息、广告印刷与包装等为主的都市型工业。同时,利用组团内的滨海新城成为环罗源湾区域主要城镇中心的机遇和环罗源湾的海洋资源优势,可在组团内设立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金港组团。金港组团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宝钢德胜、亿鑫、闽光三家龙头企业为主的冶金及金属加工产业布局。严格按照节能减排、超低排放的标准发展冶金产业,主要生产不锈钢和优特钢,要求废渣、废水、余热二次循环利用,发展环保产业。利用现有的产业优势,鼓励高起点、高技术含量的发展特种钢等产品,推进镍合金等有色金属行业和冷弯型钢、建筑用钢、桥梁用钢等钢结构加工和不锈钢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发展,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未来重点吸引清洁型、环保型的规模化冶金企业,对入驻企业的准入标准和排污监控应有效监督,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冲击。

  ——四个乡镇工业园组团。对洪洋、白塔、西兰、飞竹等乡镇原有石材产业园区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建设四个乡镇工业园区。继续推进白塔产业园规划和园区功能定位、准入门槛设置等相关工作,密切跟踪对接省市自然资源部门,争取指导与支持。加快推进用地报批工作,积极争取省市给予支持。积极推动洪洋、西兰、飞竹三个乡镇产业园区特色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形成“一乡一品”产业集群。

  第五章 强化统筹协调,促进城乡新发展

  依托罗源县港城相连、山海相连、海铁公互通的区位优势,统筹协调城区、城乡、山海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提高城乡品质能级。

  一、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多规合一”“一张图”,着力构建“一心、两轴、两带、三区”的发展规划,差异化制定中心县城、海滨新城、罗源湾港区的功能定位,打造特色突出、功能明确、优势互补的联动发展模式。

  (一)推进港城联动。继续保持中心县城的吸引力和多元活力,适度扩大中心县城规模和人口数量,提升政府服务、商业金融、文化教育、人才资源、创新管理等方面供给能力,为滨海新城和罗源湾港区发展提供充足的要素保障。继续发挥罗源湾港航条件良好的优势,整合港口岸线资源,合理规划罗源湾北部港区功能布局,优化港区集疏运体系,做大做强做优冶金工业、临港工业和物流产业,推动资本、技术、人口等要素在中心县城集聚。建立港城联动发展协调机制,统筹解决区域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以城助港,以港兴城,港城联动,协调发展。

  (二)推进双城联动。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传统优势,统筹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康养、社区治理等社会事业在滨海新城均衡配置发展,提升滨海新城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滨海新城基础设施完善、楼宇经济潜力巨大的后发优势,构建高效衔接双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积极打造立足滨海新城,辐射中心城区和罗源湾港区的商贸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夜色经济一条街等现代生活服务业,提升两城区品质能级。

  (三)推进山海联动。依托罗源依山傍海的地理优势,统筹整合西部山区森林竹海、古厝民居、畲村风情、红色文化等自然和文化资源,以及罗源湾海洋世界、鉴江千年渔镇、牛澳休闲渔业等海洋特色资源,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功能互补,推动沿海山区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注重顶层规划设计,打破地域、部门和产业之间的空间和行政壁垒,统筹各地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完善城乡山海交通网络体系,切实提升“畲风海韵?大美罗川”区域品牌影响力。

  二、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以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扶持农业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扎实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民刚性住房审批,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积极开展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试点,制定支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政策措施,落实土地股份合作社工商注册登记,完成股份合作改革。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加快培育一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拓宽增收渠道。积极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鼓励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有效破解三农发展资金瓶颈。

  (二)做强做优乡村产业

  依托村镇特色资源优势,深入开展“一村一品”建设活动,抓住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新机遇,积极推动乡村主导产业由传统种养环节向精加工制造和消费型服务开发等二、三产业延伸,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推动镇村级产业园特色发展,引导农户、家庭农场建设一批标准化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提升菌菇制品、海产品、竹木、花卉苗木等乡土产品质量品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促进农户生产、企业加工、客户营销和终端消费连成一体、协同运作,增强供给侧对需求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建设智慧农业。创新营销模式,健全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培育农商直供、直播直销、会员制、个人定制等模式,推进农商互联、产销衔接,降低交易成本。落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充分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支持发展农村服务业、物业经济、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的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至2025年,建设全国认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个,农业产业强镇1个,实现脱贫村村集体经济人均收入达标。

  (三)创新农村治理体系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通过法定选举程序实现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相互交叉任职,全面实现村党委和村委会班子成员的选优配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完善村第一书记选派制度,提高农村党员发展质量,引导懂农业、爱农村、熟悉农村产业的干部投入乡村振兴第一线。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与保障,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优化民主监督运作方式,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监督责任清单”,全面执行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

  ——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严格依法实行民主选举,选出群众拥护的讲政治、守规矩、重品行、有本事、敢担当的村委会班子。制定和完善各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落实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规范职责权限、监督内容、工作方式,提高村务监督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增强基层依法办事能力,逐步建成“政府主导、综治协调、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纠纷排查化解、普法依法治理机制。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赋予基层一定的执法权力。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法治进乡村”等活动,推进“法治乡村”创建,力争到2025年全县“法治乡村”创建达标率达到80%。

  ——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时代要求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把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在较高的道德水准上,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大力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深入挖掘闽都文化和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实现乡村德治与自治良性互动。

  三、建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新罗源

  (一)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优化城乡交通路网体系。围绕“港城联动、双城联动、山海联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将综合交通建设作为基础设施的重点,完善省际、城区和港区路网体系,着力提升罗源港集疏运能力,全面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交通路网体系。规划建设福莆宁城际轨道F3线,加快推进罗源湾北岸铁路支线开工建设,配套完善港区管廊建设工程,规划推进罗源湾特大桥和通联西北片区乡镇的省道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县道X143线、X141起步至洪洋公路拓宽改建,中房至柏山公路、飞竹至斌溪公路、霍口至南墘公路以及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等提级改造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农村四好公路”,推进牛坑湾、滨海、城西等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规划建设廉澳50万吨泊位、鉴江30万吨泊位、罗源湾狮岐作业区1—4#泊位工程、罗源湾淡头作业区5#、11#、12#泊位。至2025年,新建省级道路15公里,新建城市公路5公里,改造农村公路75公里,农村公路设施完好率保持在80%以上,罗源湾港口吞吐量达7000万吨。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霍口大型水库、昌西中型水库、铁香炉水库、石塘水库、起步溪防洪工程、洪洋溪防洪治理工程、百丈溪防洪治理工程以及大、小获片防洪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工作。完善水利产权制度,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水价形成机制,鼓励并引导社会资源来参与小型水利建设与管理。深化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水利建设项目招投标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总结推广电子招标,探索建立工程资源、监督管理、现场交易三个平台。建立和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

  ——聚力“数字罗源湾”建设。把握“三个福州”的战略发展机遇,实施网络强县战略,全面推进电信5G建设工程、移动千兆5G网络和移动千兆光宽网络建设。围绕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大力推广和普及“e福州”“闽政通”等APP智能应用,积极开展罗源县智慧城市市政管理建设,有效提升交通、环保、气象、管网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智慧监管应用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治理智慧化。推进“物联网进家庭”计划,提高全县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构建涵盖个人、家庭、社会等多层面、多领域的智慧应用平台。至2025年,争取实现全县宽带无线网络区域的全覆盖。

  ——强化能源供应保障。以新能源示范县建设为目标,在现有火力电站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发电设施建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规划建设华能罗源电厂二期项目,积极推进福州霍口大型水库电站建设。加快燃气管道建设与改造,规划建设罗源县城市燃气建设项目、罗源天然气管道项目、罗源湾北岸港区供水供气工程。至2025年,力争新增天然气长输管道84公里,管道年供气量预计达到3.76亿万立方米。

  (二)提升中心城区品质能级

  着力推进经济高质量与城市高品质协调并进,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城市发展高品质,全面提升城市量级能级品质。以城市高品质促进经济发展高质量,加快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加快推进旧城区改造。以适应居民不同生活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实施基础类改造,有序推进完善类改造和提升类改造,创建一批完整社区、绿色社区。积极推进2000年以前建成的部分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城区市政道路及两侧立面改造工程,逐步完善与小区相关的城区道路、公共交通、供排水、供电、供气、停车库(场)等基础设施,完善小区内配套养老抚幼、无障碍、便民等服务设施。适时启动西外路片区、学前洋片区、中心市场片区及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东国道两侧、鉴江旧城等片区的旧屋区改造工程,规划推进罗源县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改造提升项目,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加速城乡供水管网改造提升,着力解决沿海区域自来水供应问题,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构建清新干净的生态水系。积极推进罗源湾北岸港区供水供气工程,解决碧里乡沿海村缺乏安全饮用水的重大民生问题,为罗源湾北岸港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以及待开发的牛坑湾围垦区提供完善饮水基础设施。

  ——着力提升城区休闲品质。以“秀美山川”建设为方向,加快推进莲花山公园、渡头湿地公园、笔架山公园、北山选屿湿地公园、凤梅生态公园二期等休闲资源改造提升,实施动车站站前广场公园、岐头大桥至五里大桥段沿河生态绿地景观等一系列公园绿化及步道项目,完善城区文化服务、休闲购物、健身锻炼等配套服务设施。加强市容环境整治,推广阳台绿化、垂直绿化、拆墙透绿、零星布绿,不断提升城市保洁水平、绿化档次。强化重点路段、校园周边、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基本消除城区环境脏乱问题。建设一批社区公园、街头公园,拓展城区公共休闲空间。至2025年,争取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2.5万平方米。

  ——优化完善城区配套工程。优化完善城区路网系统,加快推进岐阳片区路网、三中东路等市政道路建设,建设一批汽车充电桩、充电场站。健全公共交通路线、场站等配套设施,规划一批城区慢行系统,构建更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有序开展局部片区、局部点位道路“微整形”,改造提升社区路网通过能力,疏通城区交通“毛细血管”,基本消除城区交通拥堵。提速南溪截污干管改建,推动城区排水管网清淤、修缮,加快打造生态海绵城市治理体系。“十四五”规划期间,新增停车泊位1000个,充电桩200个。

  (三)完善滨海新城公共服务设施

  以建设富有魅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新城为导向,充分利用滨海新城城市基础完善、商贸娱乐配套齐全、道路场站规划齐全的优点,依托中心城区文化底蕴深厚、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优势,进一步推动文化教育、医疗服务、健康养老、体育健身、社区服务等公共及公益事业在滨海新城均衡发展,补足滨海新城在历史底蕴和文化教育方面的短板。

  (四)分类推进特色小镇和未来社区建设

  依据各乡镇在历史文化、村落风貌、社区环境和资源禀赋等方面的特色,差异化、分类推进特色小镇和未来社区建设。充分发挥霍口畲族乡、松山镇畲族村落保护较好、畲族历史文化传承久远的优势,打造畲族文化特色小镇。充分挖掘白塔乡百丈红军园、凤山镇苏区革命遗址等红色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小镇。充分整合中房镇陈太尉宫、飞竹镇陈靖姑信俗文化和西兰乡洋坪“焚字纸约”等传统民俗资源,着力打造罗源民俗风情小镇。整合修缮中心城区后张巷、北门巷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林可彝故居等重点历史文物建筑,打造罗源文化旅游新名片。依托中心城区、滨海新城以及部分镇村、社区基础设施完备、社区环境整洁、物业管理规范的优势,加大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探索城市小区精细化治理新模式,积极推进智慧社区、未来社区建设。

  第六章 坚持绿色发展,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加强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着力打造“畲风海韵·大美罗川”的新罗源。

  一、持续推进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一)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加强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整治,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完善城乡污水处理系统,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大力开展海洋与陆域养殖水域环境污染整治,强化陆海联动,严格控制陆源污染超标排放和船舶油类污染,做好非法设置入海排污口的治理工作。系统调查面源、点源、养殖等污染物排放量,确定削减比例、削减总量等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任务。至2023年,初步建立污染物减排考核制度。

  (二)推动土壤污染持续治理。实施“清洁土壤”工程,全面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善覆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对农用地实施分类管理,优先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对受污染耕地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加强城乡周边污染源监管,严禁非法排放或倾倒废气、废水、废油、固体废物,严禁直接把城镇垃圾、污泥直接用作肥料。

  (三)加大空气污染防治力度。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实施“洁净蓝天”工程,落实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升空气质量。减少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加强工地、道路的扬尘污染防控,开展焚烧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提高大气环境监测预警应急能力,开展涉VOCs“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加强金港工业区钢铁企业的监管,督促钢铁企业落实超低排放改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四)推进海漂垃圾综合整治。加强巡查监管,有效防止海边偷倒、堆放垃圾行为。推广海上生产生活垃圾清理服务制度,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委托专业保洁公司开展“海漂垃圾”治理,建立水上垃圾清运队伍,添置海漂垃圾清理、转运设施设备,对渔排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和岸上处置,全面清理沿海规划范围内的各类垃圾。强化海水养殖白色污染等海飘垃圾整治工作,组织实施连片塑胶浮球替代项目,推动海洋渔业养殖生产转型升级。沿海岸线各防洪防潮水闸应对闸前垃圾进行清理,确保江河漂浮垃圾不入海。

  (五)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以“分得清、收得齐、运得走、处理好”为导向,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无缝衔接的全链条处置体系,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四定”模式。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等活动,大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公益宣传,提高广大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技能。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奖惩机制,定期开展检查评估。至2025年,罗源县大气、水、土壤、绿化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

  二、深入实施环境生态修复工程

  (一)保护修复水流域生态系统。建立严格的河湖管理制度,完善河(湖)长制工作,督促检查河湖(库)长制的日常工作。加快水土流失防治,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敖江(罗源段)、金溪、起步溪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实现“水清、河畅、岸绿、生态”。实施湿地修复工程,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有效遏制自然湿地萎缩和河湖生态功能下降趋势。

  (二)保护修复采石矿山生态系统。按照“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便于实施、快速见绿”的思路,根据采石矿山实际情况选择修复治理方式。对山体大面积基岩裸露、植被破坏、砂石裸露的停采矿山,采用边坡加固、放缓边坡、采坑回填、植树种草等工程措施修整地貌,恢复生态。对缓坡区,采用清理废渣、采坑回填、整平覆土、覆绿造景等措施进行生态重建,恢复山体植被,提高山体蓄水含水能力,让青山常绿。

  (三)保护修复沿海滩涂生态系统。科学编制海岸线保护利用规划,严格管控围填海活动,明确罗源湾自然、人工岸线分布,遏制自然湿地萎缩和河海生态功能下降趋势。开展“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三大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推进罗源湾北岸环境修复整治工程及红树林海洋湿地公园项目,全面整治滩涂互花米草,积极开展红树林种植,恢复海岸生态系统。至2025年,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2020年现有水平,力争海岸带红树林种植面积达1000亩,积极申报福建省罗源湾红树林海洋公园为国家级海洋公园,继续推进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工作。

  三、落实生态保护红线

  (一)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域保护。加强湿地保护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科学合理划定国家重要湿地和省、市重要湿地,加强对重要湿地、重要海湾、淡水资源等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治理和修复,有效遏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制定和实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加强全县现有29个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及能力建设,提高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质量。持续推进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的保护工作,推行林长制,提升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恢复和重建森林生态系统。至2025年,力争全县林木积蓄量达380万立方米。

  (二)构筑城乡生态安全新格局。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试点,逐步建立系统性分区生态环境管控体系。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水平,推进生态环境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实现监管流程信息化、监管决策智能化、监管技术现代化。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监管水平,完善海洋自动监测网络与“智慧海洋”平台,遏制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实施环境风险分类、分级管理,严格源头防控,深化过程监管,强化事后追责,形成较系统的生态安全保障格局。

  (三)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完善生态保护财力支持机制,逐步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落实水电生态电价政策,逐步提高生态环境受益地区生态补偿出资标准。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探索研究分类补偿与分档补助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天然林补偿机制。持续推进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工作,把森林资源优势转变为森林资产。加大横向生态补偿力度,建立健全湿地、海洋、水土保持、耕地及土壤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多种方式,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推动绿色清洁低碳发展

  (一)强化节能减排降碳。抓好冶金、电力、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的能耗管控,大力推进节能综合改造工程。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强煤炭清洁和替代利用,大力发展煤洁净燃烧高效锅炉,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建立节能减排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实施节能技改项目。增强新能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促进新能源装备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加快推动罗源湾开发区、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的改造升级,搭建资源共享、废物处理、服务高效的公共平台,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至2025年,实现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显著提高,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控制在省市下达目标范围内。

  (二)加强资源集约利用。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自然资源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方法。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用水计量和智能控制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进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推进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三旧)改造及土地再开发利用,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实行总量和强度双控,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开展农作物和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降低近海养殖强度,实施近海捕捞总产量控制。发展远洋渔业,建设一批“海洋牧场”。至2025年,实现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5%,控制在省市下达目标范围内,农业灌溉用水有效系数控制在0.585。

  (三)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严格新建建筑节能评估审查,提高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强化交通运输节能降碳,推广应用节能环保运输装备,积极发展低碳、高效、大容量的快速公交系统,加大城市公交和出租车使用新能源的工作力度。推动商贸流通领域节能减排降耗,结合商贸流通经营特点,广泛宣传开展创建绿色商场、绿色消费、绿色回收、绿色餐饮等主题活动,大力提倡餐饮消费光盘行动,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第七章 保障改善民生,增强全县人民幸福感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民生政策,着力提升就业质量,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书写民族团结新篇章,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增强全县人民幸福感。

  一、着力提升就业质量

  (一)扩大新增就业岗位。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多措并举出台新增就业岗位的措施,创新“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深入推进“双创”,进一步完善创业孵化培育机制,鼓励支持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加大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力度。加大力度援企稳岗,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对零就业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实行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以激活创新创业为主线,以就业援助为重点,以就业培训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依托乡镇、村(社区)人社服务平台,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扶贫行动日”“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援助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退役军人就业专场招聘会”等活动,高标准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现就业援助“零距离”,形成精细化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围绕“数字福州”“海上福州”与“平台福州”所需人才,着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人才服务窗口,为人才提供涵盖人才公寓、医疗保健、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一站式、限时办结的全过程跟踪服务,做好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建设,促进职工和企业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加快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加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力量,健全完善“部门监督和管理、乡镇排查和化解、劳动保障部门查处和惩罚”的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管检查与预防,建立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重点排查交通、住建、水务、环保、扶贫等行业领域的用工矛盾问题隐患,开展用工单位守法诚信、依法用工宣传教育。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网络,加大劳动人事仲裁办案力度,全年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仲裁结案率不低于90%。

  二、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一)优质发展基础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补齐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资源短板,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按照“规划一批,新建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重点建设县实验幼儿园一园与二园、松山幼儿园、起步幼儿园、滨海三区幼儿园等一批新幼儿园,加快推进松山中心小学、松山小获小学、起步中心小学、附小、县一中等学校扩容提升和改建工程。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公办率、普惠率在全市平均值以上。调整优化基础教育布局,推进“互联网+教育”和多样化办学,处理好公办与民办教育的关系,推进“名校带弱校”,加大“名师工作室”建设力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夯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提供普惠优质的基础教育供给。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编制向乡镇学校倾斜,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

  (二)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巩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成果,扩容提升福职院罗源校区和县职中,整体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加快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打造“技能罗源”。以满足产业需求、群众期待为目标,主动对接罗源湾主导产业和优先发展产业,对准企业需求设专业,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在企业里,做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系统推进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以罗源高级职业中学为主体校,依托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统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跨专业跨区域培训,助力新兴产业吸纳传统产业从业人员,为贫困户量身定制技能培训。

  (三)推进发展其他教育。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以青少年学生群体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多渠道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工程。创新社区教育新模式,试行家庭教育“云课堂”,让家庭积极融入社区教育,构建书香家庭、推动家园共育。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扶持发展民办教育,建立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加强普特结合,建立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教育安置方式,力争让每一个残疾少年儿童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支持家庭教育发展,贯彻实施《福建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大力发展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统筹保障家庭教育工作经费。

  (四)重点发展教育信息化。根据教育信息2.0要求,重点提升全县信息化教学的硬件环境,全面改造各校园的教育网络构架,构建智慧教育基础平台,建设涵盖课程资源中心、家教互动、综合素质评价、直录播互动课堂、大数据分析等功能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三、全力打造健康罗源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展理念,以提升服务为抓手,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更加完善、更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完善疾控体系,规范医联体建设和管理,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扎实推进药品采购方式改革,实施“4+7”药品带量采购、临床路径管理、总额预付制等“三医联动”措施,有效控制公立医院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构建有序就医格局。规范、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乡村一体化管理。完善医疗单位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与上级医院协作,推动分级诊疗紧密协作。引人才重培养,壮大医疗卫生健康队伍,持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 加强卫生对外交流,以“一带一路”“五区叠加”为契机,做好国际和台港澳地区交流与合作项目引进工作,拓宽对外交流渠道。继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县域中药普查和挖掘研究畲医药等科研活动。

  (二)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实施健康罗源行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发挥爱国卫生运动优势,推动行动的相关要求和任务融入到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之中。立足平战结合需要,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鼓励和规范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入实施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加快完成罗源县第二医院、县精神病防治院隔离病房、鉴江医院、滨海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疾控中心标准化、预防接种门诊等建设项目,高质量推动县医院改建感染性疾病科负压病房、县妇幼保健院提升工程、中医药体系提升工程、起步卫生院提升工程,推进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康守门人制度,继续加强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监测和防控,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监测与预警能力,形成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骨干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做好慢性非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建设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区域医学共享中心建设。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全民健康工程。

  (三)落实人口发展战略。建立实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人口发展战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方向,以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能力和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高质量落实人口管理与计生惠民政策。加强优生优育的宣传指导和法制教育,强化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人口出生率、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2025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以内。

  (四)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完善具有罗源特色的全面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组织实施。推进全民健身全地域、全人群均衡发展,统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推动全民健身向基层延伸,强化乡镇、村落(社区)为重点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与公共体育设施均等化建设。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拓展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新领域和新路子,积极开展残疾人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农民、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妇女、幼儿体育活动。推进全民健身管理资源库、服务资源库的建设,发挥全民健身品牌活动的示范、带动、引领作用,鼓励各行业依托资源优势,推动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培育健身休闲 、竞赛表演、体育培训等业态,打造具有行业特点、参与面广、影响力大、可持续强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全面协调发展。

  四、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加快建设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农村幸福院等服务设施建设,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设施城乡一体化,加快建设以乡镇或老年人聚集区的综合性养老机构为中心、以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为网点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到2025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50张以上,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建制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提高到75%,有意愿入住的特困人员100%实现集中供养,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0%以上。进一步出台养老事业发展各项优惠政策,整合资源,完善规划布局,提升养老工程服务水平,令民营养老机构占比达90%以上,民营养老床位占比达90%以上。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开展智慧健康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机构养老服务针对性和精准性。

  (二)健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坚持基本保障、民生导向以及公平公开原则,分类施策,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加强各类要素保障,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棚改安置房、产业功能区配套住房、人才公寓建设用地,努力实现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创新安置型商品房制度,在安置房建设领域引入商品房运作模式,提升征迁安置保障水平。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按照不低于当年度土地出让净收益10%的比例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建立保障对象和保障性住房房源两张清单,优化配租型公租房和配售型共有产权住房两类配置,健全保障准入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信息系统,优化受理审核机制,推进住房保障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行“互联网+公租房后期管理”,推动住房保障信息全面公开。

  (三)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继续执行降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大力推进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加强对失土失海等重点人群的养老保障。继续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构建多层次的、开放的、覆盖全县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2025年,全县户籍人员参加各类养老保险(障)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户籍参保率达到90%以上。

  (四)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为支撑,以受灾救助、临时救助等急难救助为辅助,以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统筹使用管理社会救助资金,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衔接互通的社会救助网络,持续增强对脱贫摘帽后因病、因残等返贫对象的兜底保障力度,实现救助家庭动态监管。加大社会救助信息公开力度,改进社会救助工作绩效评价办法,进一步增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

  (五)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健全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咨询机制,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婚姻财产和参与社会事务等权利和机会,完善并落实促进妇女创业就业政策,建立反家庭暴力联动工作机制,扩大妇女乳腺癌、宫颈癌免费筛查覆盖范围,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困境妇女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强化对未成年人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的依法保障和社会责任,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健全未成年人保护与服务体系,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防止性侵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伤害等极端事件发生。大力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基本形成多样化、多元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家庭幼有善育的服务需求。

  五、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兴盛

  (一)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果,加快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一乡一品”群众文化建设,打造“畬风海韵”文化品牌。持续开展“到人民中去”文化惠民文艺演出活动,推进文化惠民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进广场,继续开展“陈靖姑信俗”文化旅游节、鉴江镇流蜞文化旅游节、畲族“三月三”民俗文化节、“七境茶”文化节等地方特色文化活动。统筹规划融媒体发展,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新闻网站、政府网站、文化教育网站等,积极提供内容丰富、功能多样、群众需要、富有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高品位文化信息传播,建立全民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传承发展罗源特色文化。落实“一村一策”工作方案,因地制宜、挖掘乡愁文化,重点落实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成立畲族文化研究会,推进一批重点文物修缮与活化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我县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重点打造畲族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雕刻艺术文化、非遗文化等五大类特色文化品牌,重点推动畲族服饰、畲族医药、山歌、舞蹈、刺绣、婚俗、拳术等畲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持续举办“畲乡凤来仪”系列活动,以“畲风海韵”为名片,加强“陈靖姑”文化研究,突出区域特色,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推进文化资源共享。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完善“一策两册”(一村一策、一乡一册、全县总册)工作机制,全面掌握文化资源,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开放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活动,建立起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县乡村三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在全县范围内着力打造一批具备综合学用功能的农村远程教育和文化资源共享精品站点。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演出资源与场馆资源,支持公益性文化活动,创新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坚持文化惠民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积极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决策群众参与机制,丰富文化民众生活。

  (四)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深度挖掘罗源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扶持一批从事畲族文化、雕刻艺术文化、红色文化等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罗源湾海洋世界旅游区、畲族民俗文化小镇、畲山水景区、工艺美术创意园等项目的整合提升,形成新型文化产业链,建立海洋文化旅游、畲族工艺饰品、传统工艺美术创作基地。规划实施“一区三镇”项目,依托畲族文化民俗小镇、海洋文化小镇、知青小镇打造集生态涵养、畲族文创、休闲农业体验、畲族文化展示、畲医畲药康养、海洋文化、知青文化为一体的三个文化小镇,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提升。聚焦罗源畲族文化、雕刻艺术文化、红色文化等品牌效应,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开发、推广文化创意产品,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影响力。

  六、抓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一)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创建成果,以“民族+”新模式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各个领域,把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实施,聚焦重点领域,紧盯关键环节,分级联创,分类创建,在资源分配、力量投入等方面给予倾斜,打造一批有特色、产业强、环境好、民富村美人和谐的民族示范村镇,推动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培育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利用两岸交流、畲族文化特色建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区,争创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推进八井、竹里畲族民俗文化小镇建设,推动南洋塔里“畲汉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建设,打造“畲家福地”亮丽名片。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城乡社区治理考评体系,推进建立畲汉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以松山镇岐屿社区为示范,推动各乡镇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联系点”,常态化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推动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依法保障各民族公民合法权益。

  (二)加快民族乡村振兴发展。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启动民族乡村振兴计划,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扶贫开发“双融合、双促进”,把创建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充分发挥统战部门及全社会帮扶的优势,从优惠政策、项目资金、专业人才和技术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走特色发展之路。发挥畲族文化资源、生态农业资源优势,发挥能人乡贤引领带头作用,加快发展“互联网+”智慧农业、“民宿村寨+旅游观光”的发展模式,注重特色品牌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民族乡村特色农业产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补齐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等民生短板,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巩固和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民族乡村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小康路上不留一户、不落一人。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九进”活动,结合“三下乡”、“挂包帮”、文旅节、新媒体,继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发挥畲族研究会作用,讲好畲族故事,利用民族文化数字云平台,推进民族团结深入教育群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畲族群众红色革命历史融入到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制作民族团结进步文化产品,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活动,持续开展畲族源流文化研究,积极搭建“畲族·风”、畲族传统服饰文化周等民族节庆活动,嵌入、植入、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元素,增强各族群众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大聚会”。加强民族法治宣传教育,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创建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合作基地,加强罗台人民交流融合。

   

  第八章 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

  统筹全县各界力量,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引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全面加强依法治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社会充满活力、安定和谐。

  一、完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

  (一)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加快推进“地面、地下、空中、海域、网络”五位一体的主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统筹社会力量、基层力量、民间力量,着重解决社会治理领域条块分割、资源短缺、响应迟滞、社会主体活力不足等问题,形成以培育基层为主体,社会协同治理的社会治理模式。聚焦预防化解社会矛盾风险,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诉源治理”“四门四访”等工作,发挥“罗源县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工作平台”作用,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深化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雪亮工程+网格化”一体化运作,完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社区矫正中心和“智慧社矫”建设,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行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构建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的治理体系。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基础建设军民一体、关键领域军民共建、社会服务军民共享、公共安全军民统筹。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切实发挥绩效评估的纠偏功能,促进社会治理在高效化、实效化中实现精细化。

  (二)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罗源”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强化县、乡、村三级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体系建设,夯实平安建设基础。健全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扎实推进平安县、乡(镇)、村(社区)、小区创建和行业系统平安创建工作。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推进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防控体系,完善“四级联防”机制,不断提高风险隐患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强化打防管控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健全完善扫黑除恶长效长治机制。深化政法改革创新,加快智慧政法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科技支撑水平。

  (三)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纳入罗源县经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总目标,建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负责人的权责一致、履行实职的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应急管理日常工作职责,特别是明确镇街、村居、企业等应急管理的工作职责分工。持续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以数字化手段推进应急管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网络舆情和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等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健全社会防控、防灾减灾救灾、灾害监测预警、安全生产等方面多元化应急预案管理体系与应急保障机制。制定和落实重大公共事件中妇女特殊保护的政策措施,加大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中特殊困难妇女的保障力度。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协调联动机制,提升应急指挥管理水平。健全灾害事故信息报告工作系统,提高信息时效性与准确性,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

  (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紧盯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施策,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抓严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严格履职尽责,压实责任、以督促改,强化服务意识,切实规范服务行为。继续实施重点项目全程代办、工程建设“一事一议”等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产业项目落地。完善惠企政策兑现机制,优化兑现流程,压缩兑现时限,扶持相关产业项目发展。继续完善一窗式“证照联办”、小微企业办电“三省三零”服务模式,进一步降低涉企收费、评估监测等交易成本,在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基础上,阶段性降低工商业电费、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强化多点联动机制,深入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形成优化营商合力。

  (五)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完善信用制度,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强化行业信用、地方信用和信用服务市场发展支撑,落实信用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社会诚信评价、失信惩戒和“黑名单”等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维权援助、举报投诉等公共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自律、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和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管理、执业行为规范制度。积极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力打造“信用罗源”。强化信用环境建设,建成“一网两库、多点支撑”的统一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体系,建立健全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

  (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民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着力推进宣传舆论引导,稳步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完善网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继续深化“文明家庭”“身边好人”“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文明家庭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读书月、道德讲堂宣讲、诚信宣传教育、“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文明家庭风采展示、志愿服务活动等活动,抓好文明教育实践教育,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等主题实践活动,重视留守儿童工作,不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理

  (一)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工作,稳步推进“减证便民”工作,深化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工作。针对涉及重大利益关系和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决策公示、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要求,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将行政审批、行政收费、行政处罚等行政公务信息最大化向社会公开,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政府信用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水平和效率,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复议与应诉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和不廉洁行为。

  (二)提升公正司法水平。稳步有序推进司法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实现区域、领域执法协作联动机制,着力落实司法责任制,切实做到依法放权到位、全程监控到位、追责免责到位。有序推进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及职业保障,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积极推动司法公开,推动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扩大公众对司法活动的参与度,完善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健全公民旁听制度,探索建立专家陪审制度。全面推行立案登记制,整合司法救助资源,简化司法程序,降低诉讼成本,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提高司法救助效率。

  (三)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持续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深入开展“12348”在线法律服务,提升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和乡镇法律服务机构综合能力。依法保障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经济生活权益和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整合各类基层司法行政资源,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增加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产品项目,拓展人民调解领域,拓宽公证办证服务领域,狠抓法律援助典型案件办理,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加大《民法典》的宣传力度,开启“互联网+法治宣传”的全民普法模式。

   

  第九章 强化实施保障,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认真贯彻本规划战略意图和主要任务,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加强规划实施衔接,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统筹安排土地、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落实规划监督考评,高质量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一、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一)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凝聚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强大合力。完善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发挥各级党委(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强化重大事项决策权、监督权。提升各级干部践行新理念、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鲜明“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加大选拔配备女干部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

  (二)明确政府责任。注重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的制度建设,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将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重大项目分解落实到专项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财政预算计划等。依据各部门职责分工,制定规划涉及本部门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地。各部门要强化领导责任和实施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抓好主要指标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的落实工作并列入绩效考核。

  (三)健全规划体系。贯彻“多规融合、一张蓝图”的指导思想,强化本规划作为全县总体规划的统领地位,建立起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统领,以相关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各规划定位清晰、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多规融合”规划管理体系,确保“一张蓝图管到底”。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管理,强化统筹管理和衔接协调,形成规划衔接、执行、管理协调新机制。紧盯规划发展重点和目标任务,找准保护生态、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及平衡点,从指标、土地利用空间架构、三线划定、土地用途分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节约集约用地、土地整治规划方面进行重点调整,实现资源要素的统筹优化配置,细化落实规划明确的主要任务,实现规划在总体要求上一致,在空间配置上一致,在时序安排上一致。年度计划要依据本规划,合理确定年度发展目标,分年度落实本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保证规划目标、生产力布局、投资安排、政策手段能有效落实。

  (四)强化政策引导。围绕规划目标和重大任务,完善人才、土地、环保、财政等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加强项目谋划,建立项目储备库,落实项目包岗责任制,建立和完善“重点项目县级领导联系服务制”“重大项目联合办公制”等项目管理制度,健全项目管理机制。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按照“一港、两区、三组团、四个工业园”发展布局,结合罗源县“建设千亿海港城临港产业基地”的产业规划与定位,制定罗源县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引导企业投资的市场主体行为。加强财税政策引导,整合存量,优化增量,建立财政经费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支持重点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形成了“人人心系招商引资,处处都是投资环境”的良好氛围。

  二、抓实资源要素保障

  (一)落实土地要素保障。发挥土地资源要素支撑保障作用,做到项目落地,土地先行。遵循“保障重点、保障急需”的原则,积极对上争取用地指标,加快土地批转供程序,在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提供优质便捷服务上下足马力,全力做好项目用地供给。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突出抓好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盘活利用,积极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切实加强土地集约利用,调整建设用地结构,进一步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加强规划控制,有序推进土地供应,建立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行土地项目目录管理,加强土地指标精细化管理。

  (二)落实人才要素保障。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抓好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着眼于人才的“引和用”两个关键环节,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靶向引才,坚持“人尽其才”释放人才价值。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产业发展、城市规划、社区治理、群众工作等重点领域,精准开展人才专业素质提升工程。与省内外高校开展社会实践项目合作,推进罗源县“社会实践园”建设。推广“师带徒”模式,结对传承专业技术技能。建设人才服务窗口,推行“三个一”人才服务模式,即“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开展优秀人才选评工作,落实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分层次奖励保障,营造爱才敬才惜才的优质人才环境。

  (三)落实资金要素保障。大力拓宽融资渠道,优化上市环境,推动债券融资,提高企业资本运作水平,扩大直接融资比率。优化资金和项目对接平台,扩大间接融资规模。加大企业信贷扶持力度,推广“无还本续贷”等模式。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有效防控信贷风险。充分发挥城投融资平台功能为大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吸引创投、风投和私募基金参与产业战略投资。强化“一企一议”制度,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实现资金和项目对接网络化。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方法,疏通和拓宽信贷投放渠道,引导金融机构重点对中小企业、三农、政府基础设施等领域进行投放,做到银企对接常态化,搭建企业项目与资本对接的高效通道。

  三、落实规划监督考评

  (一)完善考核制度。根据各部门职能,逐项分解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并结合县政府对各部门、各乡镇的工作考核,纳入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推进机制,强化规划法治保障。充分借助智库等专业资源,做好规划实施的前期督导、年度评估、中期评估、专项评估和末期考核。完善差别化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强化对反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标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研究提出差别化、可操作的考核内容及权重,以考核制度调动各部门落实规划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高质量完成规划任务。

  (二)完善过程监督。完善监测评估制度,建立年度监测评估机制,建立本规划跨年度滚动实施机制,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约束性指标和主要预期性指标年度进展情况、重大任务年度执行情况,自觉接受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检查。实施规划中期评估,及时提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加强第三方独立评估,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贸易投资促进机构、智库等社会力量的专业化监督作用。完善统计制度,为监测评估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适时开展专项评估,健全动态调整修订机制。确需对本规划进行修订时,由县政府提出意见,报县人大常委会批准。

  (三)鼓励民众参与。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十四五”规划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让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人心。健全规划重大事项实施情况公开机制、社会监督机制和公众评议机制,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建立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监督规划实施的有效机制,畅通公众监督渠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实施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形成全体人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推进规划顺利实施。

  附件

  罗源县“十四五”重点项目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行业

建设

地点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预计

总投资

(亿元)

建设

期限

前期工作情况

责任单位

总计261项

1524.1328

     

一、基础设施(122项)

723.9457

     

(一)铁路

 

24.8

     

1

罗源湾北岸铁路支线

交通

跨乡镇

线路自温福铁路罗源站温州端引出,沿途经过五里河、泥田、下楼山、白水垦区、黄厝仑、碧里长基、牛坑湾至将军帽,贯通正线线路全长26.48km。

24.8

 

完成选址、用地、用林、环评、水保、可研、初设审批。

交运局

发改局

2

F3线罗源段

交通

跨乡镇

F3线(宁德-长乐机场(福州)城际)自F1线马尾城际站引出向北经马尾东、亭江、琅岐、连江、浦口、官坂、马鼻、罗源,进入宁德市,经飞鸾、车里引入温福铁路宁德站,高架并站设城际站,线路全长99km,预估算总额178.2亿元。

待定

 

规划阶段。

交运局发改局

3

温福高铁罗源段

交通

跨乡镇

经过岩里,石鼻山,沿起步溪与既有温福铁路之间,上跨南门溪,最后引入罗源站,出站后沿既有温福铁路西侧经龙山水库下游进入连江县境内。罗源县境内线路长度16.7km。

待定

 

规划阶段。

交运局发改局

(二)公路(桥、隧)

189.1717

     

4

罗源湾北岸高速支线

交通

凤山镇、松山镇、碧里乡

线路自迹头互通引出,沿途经过可湖、金港工业区、碧里、梅花、牛坑湾至将军帽,线路全长约17km。

19

2023-2028

预留规划。

交运局

 

罗源湾公铁两用特大桥

交通

碧里乡

全长1892米(我县境内约1180米),拟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路基宽17.5米。

60

2024-2028

规划阶段。

交运局

6

沈海高速公路水古互通改建(含多路口改造)

交通

白塔乡

水古互通改建(含多路口改造)。

3.5

2021-2022

规划阶段。

交运局

7

沈海高速公路曹屿互通改建

交通

起步镇

曹屿互通改建。

2.5

2022-2023

规划阶段。

交运局

8

G228迹头至北山道路

交通

松山镇

改扩建道路7公里。

8

2022-2025

规划阶段。

交运局

9

G229迹头至碧里段(疏港道路)改扩建

交通

松山镇、碧里乡

改扩建道12.4公里。

10

2024-2027

规划阶段。

交运局

10

省道107罗源段

交通

跨乡镇

起于罗源中房,途经中房、上宅村、盾后村、后洋村、大目村、洋坪村(需设置连接线连接洪洋),终于西兰乡寿桥;全路段采用二级公路,路基宽17.5m双向四车道标准,设计速度60km/h,路线全长25.8km(全线设置隧道5座7115m、桥梁12座3190m)。

20

2023-2025

开展线路规划、可研论证。

交运局

11

省道207罗源段

交通

跨乡镇

起于罗源白塔,途经西兰、飞竹,终于霍口(接闽侯界);全路段采用二级公路,路基宽17.5m双向四车道标准,设计速度60km/h,路线全长26.5km。

26.5

2022-2026

开展线路规划、可研论证。

交运局

12

陈厝至沈厝公路(官山隧道)

交通

跨乡镇

2公里。

3

2022-2024

规划阶段。

交运局

13

泥田(西湾)至兰田公路

交通

起步镇

4.5公里。

3.5

2022-2024

规划阶段。

交运局

14

百花至滨海新城市政道路

交通

松山镇

1公里。

1.5

2021-2023

规划阶段。

交运局

15

新建改造村道

交通

鉴江镇、中房镇、起步镇、霍口畲族乡

新建和改造村道17.9公里,涉及霍口畲族乡、鉴江镇、中房镇、起步镇,其中2022年前计划投资1122万元,新建霍口畲族乡溪樟线2.5公里,改建鉴江镇鉴圣线1公里;2023-2025年计划投资3250万元,新建中房镇福王线5公里,改建鉴江镇码海线、下岭线、山台线以及起步镇庭洋线共计9.37公里。

0.4372

2021-2025

规划阶段。

交运局

16

新建改造乡道

交通

鉴江镇、松山镇、起步镇、洪洋乡、中房镇、白塔乡、西兰乡、霍口畲族乡

新建和改造乡道88公里,涉及鉴江镇、松山镇、起步镇、洪洋乡、中房镇、白塔乡、西兰乡、霍口畲族乡,其中2020-2022年计划投资3100万元,新建鉴江镇鉴井线3公里,改建松山镇小竹线、八竹线、鉴江镇鉴井线共计7.1公里;2023-2025年计划投资27645万元,新建鉴江镇黄程线3公里,改建起步镇起中线、洪高线、洪洋乡石禄线、皇民线、洪洋线、中房镇上上线、白塔乡应百线,西兰乡岭洋线、上上线,共计74.4公里。

3.07

2021-2025

规划阶段。

交运局

17

新建改造县道

交通

各乡镇

2023-2025年期间共计改造县道61.87公里,涉及白廷线、飞竹至斌溪公路工程、起步至洪洋公路拓宽工程。

10.635

2023-2025

规划阶段。

交运局

18

危桥改造

交通

各乡镇

改造危桥15座。

0.265

2021-2025

规划阶段。

交运局

19

大中修工程

(含养护工程)

交通

各乡镇

道路大中修及养护400公里。

0.65

2021-2025

规划阶段。

交运局

20

绿化工程

交通

各乡镇

绿化项目50公里。

0.5

2021-2025

规划阶段。

交运局

21

养护基地

交通

凤山镇

在罗源西建设养护基地。

0.042

2021-2025

规划阶段。

交运局

22

松岐北路至曹屿收费站出口公路

交通

起步镇、凤山镇、松山镇

开发区松岐北路至沈海高速公路曹屿收费站道路约5公里。

4.5

2021-2023

规划阶段。

交运局

23

罗源县起中线(后路)至溪东公路工程(昌西水库进场道路修建项目)

交通

起步镇

通过PPP方式,建设长4.582公里、6.5米宽的四级公路。

0.278

2020-2021

完成设计、规划阶段,正在建设路基。

起步镇

24

渡头至迹头乡道提升

交通

松山镇

改造二级公路。

0.5

2021-2025

前期准备。

松山镇

25

五北公路改扩建

交通

松山镇

改造二级公路,路面扩建3公里。

3

2021-2025

前期准备。

松山镇

26

新澳至濂澳沿海通道拓宽改造项目(海防执勤公路)

交通

碧里乡

拓宽新澳至濂澳沿海通道7公里。

0.8

2022-2023

规划阶段。

碧里乡

27

吉壁至牛澳滨海公路项目

交通

碧里乡

新建吉壁至牛澳滨海公路,完善旅游产业道路建设。

3

2022-2024

规划阶段。

碧里乡

28

碧牛线Y002碧岩脚至牛澳公路工程

交通

碧里乡

新建碧牛线Y002碧岩脚至牛澳公路2.667公里。

0.12

2021-2024

规划阶段。

碧里乡

29

吉壁隧道拓宽工程

交通

碧里乡

拓宽吉壁隧道300米。

0.12

2021-2024

规划阶段。

碧里乡

30

高山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

交通

鉴江镇

建设鉴江通往程家洋道路6公里。

0.15

2021-2025

计划阶段。

鉴江镇

31

白塔乡环乡公路改造提升项目

交通

白塔乡

对20公里环乡公路进行绿化、美化、香化及文化元素植入改造,完善沿线照明、排水、网线等配套基础设施。

0.5

2021-2022

部分路段已启动提升建设。

白塔乡

32

白塔乡白西线公路改造提升项目

交通

白塔乡

对10公里白西线公路进行绿化、美化、香化及文化元素植入改造,完善沿线照明、排水、网线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重点对塔里村至城区西门段公路进行拓宽或改线。

0.3

2023-2024

已对白塔至南洋段公路进行了部分提升,对塔里至城关西门段进行了勘察。

白塔乡

33

白塔乡钟下村鼓岭头至小云村公路建设项目

交通

白塔乡

新建联通小云至大项村公路2公里,提升现有两村通村公路3公里。

0.2

2024-2025

已进行了线路勘察。

白塔乡

34

罗源客运站

交通

凤山镇

5000人/日。

0.9

2018-2021

正在进行项目建设。

交运局

35

滨海新城汽车站

交通

松山镇

5000人/日。

0.2

2022-2023

规划阶段。

交运局

36

凤西公交总站

交通

凤山镇

2500人/日。

0.5

2022-2023

规划阶段。

交运局

37

滨海公交首末站

交通

松山镇

2500人/日。

0.5

2023-2024

规划阶段。

交运局

38

凤东公交首末站

交通

凤山镇

2500人/日。

0.5

2021-2023

规划阶段。

交运局

(三)港口(渔港)

112.87

     

39

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将军帽作业区二期工程

港口

碧里乡

新建1个20万吨级散货泊位以及后方堆场等配套设施。

20

2021-2024

规划阶段。

碧里乡

40

罗源湾淡头作业区5#泊位

港口

松山镇

建设3000吨级散杂货泊位1个(水工结构受力按5000吨级)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设计年货物吞吐量30万吨。

2.3

2021-2023

完成项目核准等前期工作,待落实建设资金。

松山镇

41

罗源湾淡头作业区12-13#泊位

港口

松山镇

建设5000吨级通用泊位2个(结构受力按1万吨)及配套设施,设计吞吐能力100吨。

4.1

2021-2023

开展预审核等前期工作。

松山镇

42

罗源湾港区狮岐作业区1—4#泊位工程

港口

碧里乡

建设4个2万吨级通用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码头岸线总长764m,年设计吞吐量为560万吨,年设计通过能力589.5万吨。

15.87

2021-2023

完成项目核准等前期工作,待落实建设方案及资金。

碧里乡

43

罗源县濂澳50万吨泊位建设

港口

碧里乡

建设5个10万吨级泊位及相应给排水、供电照明、环保等配套设施。

9

2021-2025

规划阶段。

碧里乡

44

东銮恒拓储油项目30万吨专用码头

港口

碧里乡

建设30万吨地下水封洞储油项目配套专用码头。

15

2021-2025

规划阶段。

碧里乡

45

罗源县鉴江30万吨泊位建设

港口

鉴江镇

建设30万吨级泊位及相应给排水、供电照明、环保等配套设施。

7

2021-2025

规划阶段。

鉴江镇

46

洋屿陆岛交通码头项目

港口

鉴江镇

进行高装式码头建设,建成150m*50m的码头作业平台,高度15m;同时建设配套道路,长约200m、宽7.5m;并进行200平方米管理房建设。

0.21

2021-2023

已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鉴江镇

47

濂澳陆岛交通码头

港口

碧里乡

500吨码头。

0.21

2023-2024

规划阶段。

碧里乡

48

吉壁陆岛交通码头扩容改造

港口

碧里乡

500吨码头。

0.08

2021-2022

规划阶段。

碧里乡

49

碧里梅花民用码头

港口

碧里乡

规划在碧里乡梅花村亭下自然村建设2个10万吨级泊位以及相应的物流配套设施。

3.5

2021-2025

对接投资方,双方开始洽谈,初步形成投资合作意向。

碧里乡

50

陶澳三级渔港项目

渔港

碧里乡

建设鱼货集散中心、渔业生产基地、水产品加工贸易和运输补给等,为渔船提供安全停泊,进行陆域配套建设。

1

2022-2024

对接投资方,双方开始洽谈,初步形成投资合作意向。

海渔局

51

吉壁二级渔港综合项目

渔港

碧里乡

新建吉壁二级渔港码头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新建海产品交易中心、渔货冷库、物流园等。

2

2021-2024

对接投资方,双方开始洽谈,初步形成投资合作意向。

海渔局

52

新建罗源牛澳二级渔港

渔港

碧里乡

拟建防波堤兼码头,疏浚港池,后方陆域配套卸渔区及堆场、水产品交易市场、冷藏制冰区、物流仓储区、综合服务区。

1

2022-2025

已上报省、市海洋渔业主管部门。

海渔局

53

鉴江圣塘二级渔港

渔港

鉴江镇

渔港设计年鱼货卸港量2.6万t,拟建设防波堤185m,码头150m,栈桥60m,陆域形成4.855万㎡,港区道路734m(其中水上通道270m,陆上道路464m),港池疏浚12.2万m3,渔港综合管理用房800㎡,及堤头灯、水电等配套设施。

0.6

2020-2025

取得用地预审意见。

海渔局

54

新建罗源鉴江三级渔港

渔港

鉴江镇

建设码头、栈桥及其他配套设施(包括综合管理区、卸渔区、水产品交易区、综合物资区、水产电子商务园区、渔业装备产业园区、冷藏制冰区、精深加工区、物流仓储区、综合服务区、餐饮休闲区、休闲观光区、休闲海钓基地、会展商贸区)。

0.5

2022-2025

规划阶段。

海渔局

55

新建罗源松山北山三级渔港

渔港

松山镇

拟建防波堤兼码头,疏浚港池,后方陆域配套卸渔区及堆场、水产品交易市场、冷藏制冰区、物流仓储区、综合服务区。

0.5

2022-2025

规划阶段。

海渔局

56

松山白水避风锚地

渔港

松山镇

拟建防波堤、上岸码头、系泊设施等水工建筑物,以及航道锚地疏浚、必要的陆域形成等;安全辅助包含导助航设施、气象观测站,消防设施等;监控指挥包含避台指挥中心、视频监控、信息发布等;后勤保障包含进出道路、供电照明、给排水、渔民避灾安置房等。

待定

2021-2025

规划阶段。

海渔局

57

松山巽屿避风锚地

渔港

松山镇

拟建防波堤、上岸码头、系泊设施等水工建筑物,以及航道锚地疏浚、必要的陆域形成等;安全辅助包含导助航设施、气象观测站,消防设施等;监控指挥包含避台指挥中心、视频监控、信息发布等;后勤保障包含进出道路、供电照明、给排水、渔民避灾安置房等。

待定

2021-2025

规划阶段。

海渔局

58

宝钢二期码头工程

港口

碧里乡

建设2个5万吨级,2个10万吨级码头。

30

2021-2023

岸线规划调整已上报交通部。

开发区

(四)物流园区

16.3

     

59

牛坑湾作业区物流园区

物流

碧里乡

规划用地350公顷,包括物流综合服务区90公顷、物流功能区170公顷及物流企业基地区90公顷。

10

2021-2023

计划阶段。

交运局

60

滨海物流园区

物流

开发区

占地面积25.5亩。

2

2021-2023

计划阶段。

交运局

61

赤岭物流园区

物流

白塔乡

占地面积230亩。

3

2022-2025

计划阶段。

交运局

62

冷链物流园区

物流

松山镇

占地面积60亩。

1

2022-2024

计划阶段。

交运局

63

农产品仓储保鲜

冷链物流设施建

物流

起步镇

建设冷库、保鲜库、恒温、压缩机房、变配电室、缓冲间、加工车间等,并购置仓储冷链物流配套的设备及设施。

0.3

2021

进入项目选址、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

农业农村局

(五)市政

30.27

     

64

生活垃圾应急储备填埋场

城建环卫

松山镇

占地面积50亩,库容约3万立方米,建设渗滤液处理等配套设施。

0.1

2021-2025

计划阶段。

住建局

65

生活垃圾炉渣处置厂

城建环卫

松山镇

占地面积30亩,按日处理600吨生活垃圾配套建设。

0.25

2021-2025

计划阶段。

住建局

65

大件(园林)垃圾处置厂

城建环卫

城区周边

占地面积20亩,日处理大件垃圾20吨/天、园林垃圾5吨/天;进行场地平整、前处理车间、后处理车间、辅助设施及收运体系等。

0.15

2021-2025

计划阶段。

住建局

67

餐厨垃圾处理厂

城建环卫

城区周边

占地面积30亩,按日处理30吨餐厨垃圾配套相关设施。

0.12

2021-2025

计划阶段。

住建局

68

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系统及配套

城建环卫

城区周边

推行智能化垃圾分类,城区覆盖率达50%。

0.3

2021-2025

计划阶段。

住建局

69

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场(含填埋场)

城建环卫

周边乡镇

占地面积50亩,预计库容31万立方米,服务期限20年。建设弃土碾压填筑、土坝、盲沟、雨水管、排水沟,方型检查井,场地道路(含洗车槽)等配套设施。

0.2

2021-2025

计划阶段。

住建局

70

罗源县城区市政道路及两侧立面改造工程

城建

凤山镇

对罗源县老城区11条市政道路(西外路、西大路、东大路、府前街、东外路、溪滨路、三中路、嘉华路、星豪路、学前洋路、学前路)及沿街两侧老旧建筑立面进行综合改造。具体建设内容为:市政道路路面白改黑,雨污水管网铺设,人行道、行道树、路灯及其他管线下地改造,道路总长约为5.8公里;沿街两侧建筑立面改造7万平方米。

4

2021-2025

前期摸排规划阶段。

住建局

71

罗源县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城建

松山镇

对现有的罗源县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增容扩建,将现有处理规模3万吨/日提升至4万吨/日;新建处理规模2万吨/日的工业污水处理厂。

1

2021-2022

前期调研规划阶段

住建局

72

罗源县城市内河水系治理工程

城建

凤山镇

对城区溪尾溪、护城河、中溪3条内河进行水系综合治理,沿河铺设污水干管,沿岸居民建筑物实行雨污分离改造,拆除占用内河河道违章建筑物,河道生态补水改造。

1.5

2021-2023

前期调研规划阶段。

住建局

73

罗源县智慧城市市政管理建设

城建

凤山镇

利用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市政部件和事件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空间可视化和智能化,将市政道路、供排水、供气、桥梁、路灯、静态车辆、城市防内涝等前端采集数据传输到后端平台,实现全县市政系统监控、指挥、调度智能化运行与管理。

2

2021-2023

前期调研规划阶段。

住建局

74

罗源县城区二次供水改造项目

城建供水

凤山镇

对城区1.355万户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管道、户表、泵环及加压设备进行改造。

2

2021-2025

前期调研规划阶段。

住建局

75

罗源县东门片区应急排涝工程

城市排水

凤山镇

在东门片区续建排水箱涵、排涝站。

0.8

2021-2022

前期调研规划阶段。

住建局

76

罗源县停车场项目

城建交通

凤山镇

结合城区改造提升新建停车场,增设1000个停车位。

0.8

2021-2025

前期调研规划阶段。

住建局

77

充电桩建设项目

城建交通

凤山镇

在老城区、滨海新城既有公共停车泊位选取100个车位安装充电桩设施。

0.1

2021-2025

前期规划阶段。

住建局

78

罗源县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项目

城建

凤山镇

根据罗源古城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整治与保护规划,在前期后张街区改造提升基础上,依托后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该片区整治水平,并逐步向北门巷、李园坂、孝巷拓展延伸。

10

2021-2025

进行前期协调建筑摸底排查工作。

住建局

79

罗源湾北岸供水供气工程

城建

碧里乡

1.在已建成的碧里将军帽供水工程现状给水管道分出支管,一期新建供水管道延伸至濂澳村、吉壁村。计划新铺设供水管道5公里、建设300m3及600m3钢砼的高位水池各一座、一体化泵站1座;二期新建延伸供水管道至牛澳村(或新建牛澳水厂)。2.利用碧里将军帽供水工程现状给水管道沿线已预留的各村接水口,以及新建的濂澳、吉壁、牛澳供水主管道,对碧里乡各沿海缺水村村内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和安装水表后,统一接入市政供水主管道,由中闽(罗源)水务公司集中供水(水源供应计划由敖江供水工程及滩内水库提供)。3.完善供气工程。

0.8

2021-2023

计划阶段。

碧里乡

80

白塔工业集中区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环保

白塔乡

拟对罗源县白塔工业集中区40多家工业企业生活污水进行统一纳管收集处理,拟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和生活污水处理厂,将工业企业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0.2

2021-2022

已编制《罗源县白塔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2018-2030)》以及《罗源县白塔工业集中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正在开展《罗源县白塔工业集中区生活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工程》规划设计。

白塔乡

81

白塔工业集中区路网路灯及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

城建

白塔乡

拟对罗源县白塔工业集中区40多家工业企业周边路网、围墙(路灯)进行提升完善,同时对工业集中区厂容厂貌进行统一规整以及周边环境进行绿化提升。

0.5

2021-2022

已编制《罗源县白塔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2018-2030)》,正着手开展前期调查及可研工作。

白塔乡

82

罗源电信分公司5G建设工程

通信

跨乡镇

在罗源县内建设5G基站160个共432个扇区。

0.25

2021-2024

铁塔站址建设和机房电源配套建设。

电信公司

83

罗源移动千兆5G网络建设

通信

跨乡镇

建设5G基站。

4

2021-2024

项目规划中。

移动公司

84

罗源移动千兆光宽网络建设

通信

跨乡镇

升级建设小区光宽网络。

1

2021-2024

项目规划中。

移动公司

85

智慧城市运行中心

城建

凤山镇

建设一套底座、一个中心、一条主线、N项应用,包括400-600平方米城市运营管理大厅及配套应急指挥系统、城市精准治理系统、常态管理系统、态势监测系统等,整合共享各类数据资源。

0.2

2021-2025

项目规划中。

智慧罗源管理服务中心

(六)能源

 

194.0342

     

86

华能罗源电厂二期

能源

碧里乡

建设2台66千瓦国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60

2021-2025

开展项目规划。

碧里乡

87

罗源县城市燃气建设项目

供气

跨乡镇

完成罗源县154公里燃气管道建设,覆盖全县11个乡镇,并建设8个高中压调压站、8个气化站、1个营业网点。

2.6342

2021-2025

目前正在编制罗源县燃气专项规划。

住建局

88

罗源天然气管道项目

供气

跨乡镇

起点位于中海油福建海西管网罗源分输站,向北穿越护国溪后向东敷设,穿越G15高速公路后向南敷设穿越铁路,沿山脚穿越高速后翻山,终点位于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线路全长约19.5公里,管道外径D406.4mm,设计压力4.0MPa。

1.32

2021-2025

已完成项目核准批复。

住建局

89

福州市罗源东銮原油地下水封洞库项目

港口

碧里乡

项目总投资130亿元,用地面积:地上40公顷、地下322.12公顷。主要利用碧里乡新澳村至廪尾村后方山体区域现有的自然资源,建设约2000万立方米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分二期建设:一期建设储油库1000万立方米,以及综合楼、制氮站、油气回收设施、计量站等;二期建设储油库1000万立方米,建设输油管线及总控、水、电、消防、通讯、安全、环保等配套设施。

130

2021-2025

项目已备案。

碧里乡

90

鉴江加油站

加油站

鉴江镇

新建加油站一座(加油机4台2枪,地下储罐4个,罩棚)、营业室,及其相关设备的购置及安装调试。

0.08

2021-2025

计划阶段。

鉴江镇

(七)水利

 

56.4998

     

91

福州霍口大型水库

水利

霍口畲族乡

总库容为2.9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6万千瓦,日供水162万吨。

20.5188

2017-2021

正在进行项目建设。

水利局

92

罗源县昌西水库工程

水利

起步镇

工程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日供水4万吨,总库容1191万m3,为多年调节中型水库。

7.208

2018-2022

正在进行项目建设。

水利局

93

罗源县铁香炉水库

水利

鉴江镇

建设铁香炉水库,以供水为主,总库容899.64万m3,为小(1)型水库。

2.34

2021-2025

罗源县铁香炉水库已列入全省水库建设规划。

水利局

94

罗源县洪洋水库

水利

洪洋乡

建设洪洋水库,以防洪、供水为主,库容289万m3,为小(1)型水库。

0.8

2021-2025

罗源县洪洋水库争取增补列入全省水库建设规划。

水利局

95

罗源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水利

11个乡镇

(1)新建供水工程,包括新建城乡供水工程和集镇延伸农村供水工程;(2)改造供水工程,包括老旧供水工程取水、净水和管网更新改造工程;(3)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规模化水厂水质化验室;(4)城乡供水信息建设等。

11.3

2021-2025

规划已审,待批。

水利局

96

罗源县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

水利

中房镇、洪洋乡、起步镇、飞竹镇、西兰乡、白塔乡、松山镇

治理3条水系,涉及7个乡镇,治理河长53.6公里。

3.9

2021-2025

正在编制规划。

水利局

97

罗源县中房镇河洋溪流域防洪治理工程(一期乾溪至沙坂)

水利

中房镇

综合整治6公里,新建加固堤防、护岸等。

0.299

2021-2025

规划已批,初设方案正在编制。

水利局

98

罗源护国溪安下至杭山段防洪工程

水利

起步镇

综合整治6公里,新建加固堤防、护岸等。

0.299

2021-2025

正在编制规划。

水利局

99

罗源护国溪杭山至桂林段防洪工程

水利

起步镇

综合整治6公里,新建加固堤防、护岸等。

0.299

2021-2025

规划阶段。

水利局

100

罗源县起步溪港头至余家塘段防洪工程

水利

起步镇、凤山镇、松山镇

综合整治6公里,新建加固堤防、护岸等。

0.299

2021-2025

规划已批,初设方案正在编制。

水利局

101

罗源起步溪港头后阮桥至渡头段防洪工程

水利

起步镇、凤山镇、松山镇

综合整治6公里,新建加固堤防、护岸等。

0.299

2021-2025

规划阶段。

水利局

102

罗源县霍口畲族乡山垅湾溪(敖江支流)防洪工程

水利

霍口畲族乡

综合整治6公里,新建加固堤防、护岸等。

0.298

2021-2025

规划已批,正分批实施。

水利局

103

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水利

松山镇、碧里乡

松山镇团结塘选屿水闸、北山水闸,碧里濂澳水闸除险加固。

0.125

2021-2025

前期规划阶段。

水利局

104

海堤除险加固及生态改造

水利

松山镇、碧里乡、鉴江镇

对松山围垦海堤、鉴江盐场海堤、鉴江海堤、濂澳海堤等进行强化加固及修建堤坝步道。

0.3

2021-2025

前期规划阶段。

水利局

105

西兰乡下牛洋水库除险加固

水利

西兰乡

水库除险加固。

0.025

2021-2025

前期规划阶段。

水利局

106

霍口岱江安全生态水系工程

水利

霍口畲族乡

清淤,护岸沿岸绿化植被,建设亲水平台等。

0.15

2021-2025

前期阶段。

水利局

107

碧里乡碧里溪安全生态水系

水利

碧里乡

清淤,护岸沿岸绿化植被,建设亲水平台等。

0.15

2021-2025

前期阶段。

水利局

108

碧里溪生态水系综合治理项目

水利

碧里乡

对碧里溪8.25KM主干流进行清淤等综合治理,进行蓄水、闸门、景观、栈道和5个串珠公园建设。

0.5

2021-2022

对接投资方,双方开始洽谈,初步形成投资合作意向。

水利局

109

濂澳溪生态水系综合整治项目

水利

碧里乡

对濂澳溪主干流进行清淤等综合治理,进行蓄水、闸门、景观、栈道和串珠公园建设。

0.5

2022-2025

规划设计阶段。

水利局

110

西兰乡院前至后路溪安全生态水系

水利

西兰乡

清淤,护岸沿岸绿化植被,建设亲水平台等。

0.15

2021-2025

前期阶段。

水利局

111

飞竹溪安全生态水系

水利

飞竹镇

清淤,护岸沿岸绿化植被,建设亲水平台等。

0.15

2021-2025

前期阶段。

水利局

112

起步镇护国溪支流安全生态水系

水利

起步镇

清淤,护岸沿岸绿化植被,建设亲水平台等。

0.15

2021-2025

前期阶段。

水利局

113

罗源县城区及起步溪治涝工程

水利

起步镇、凤山镇、松山镇

新建、续建治涝闸、站。

1

2021-2025

规划阶段。

水利局

114

敖江流域(白塔段)水系综合整治项目

水利

白塔乡

沿线的河道整治和排涝工程,疏通白塔乡水系,增强水循环,解决排洪排涝等问题,实现河道排洪顺畅,改善目前白塔乡河道生态景观,逐步恢复河道各项功能,整治流域70平方公里。

2

2021-2024

已完成项目规划。

白塔乡

115

白塔乡农村饮用水一体化项目

水利

白塔乡

建设15个行政村(含产业园、工业区、康养区)城乡一体化安全饮用水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设计总长50公里,日供水量5万吨,辐射2万人口用水需求。

0.8

2021-2022

已进行部分工程地质勘察。

白塔乡

116

小获至八井两条溪生态水系建设

水利

松山镇

小获至八井两条溪生态水系建设。

0.6

2021-2025

规划阶段。

松山镇

117

松山镇内涝整治工程

水利

松山镇

对渡头村、岐后村、吕洞村、大获村、北山村等5村开展内涝整治工作。

0.3

2021-2025

规划阶段。

松山镇

118

内滩南堤防洪堤建设

水利

松山镇

建设内滩南堤防洪堤长度为2.8公里。

0.2

2021-2025

规划阶段。

松山镇

119

外洋至团结塘水系治理

水利

松山镇

外洋至团结塘水系治理。

0.3

2021-2025

规划阶段。

松山镇

120

松山海岸线修复

水利

松山镇

松山海岸线修复。

0.3

2021-2025

规划阶段。

松山镇

121

集镇供水改造项目

水利

起步镇、中房镇、西兰乡

兰田水厂:调节库下到水厂进水管DN200,新增加净水池300吨,新建简易进水过滤器设备,新增加至日供水700吨,新安装水表装置1000户左右。

中房镇:对原有两个水源点老旧输配水管网进行提升改造,新建第三水源点拦河坝及输配水管网,水厂新增一体化净水器、新建清水池等。

西兰乡:日供水能力415吨提升至10425吨。建设自来水输水管网31000米,建设快滤池1座、清水池1座。

0.94

2021-2022

已完成项目规划。

起步镇中房镇西兰乡

(八)填海

 

100

     

122

罗源牛坑湾港口及加工物流区围垦(填海)工程

水利

碧里乡

工程建设围海面积约13000亩,岸线8912米。围垦海堤长3890米,用海面积38.734公顷。规划作业区码头岸线长4325米,可布置5万吨级通用泊位17个,形成通过能力3400万吨,陆域平均纵深约630米,后方作为临港工业区和物流区用地,陆域总面积1070公顷。

100

2021-2023

已完成项目核准。

碧里乡

二、社会事业(58项)

78.6684

     

(一)教育

 

11.949

     

123

实验幼儿一园

教育

罗源县

面积5000平方米,12个班。

0.5

2021-2023

前期。

教育局

124

实验幼儿二园(二装)

教育

罗源县

面积5000平方米,12个班。

0.15

2020-2021

前期。

教育局

125

滨海三区幼儿园(二装)

教育

松山镇

新建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12个班。

0.1

2021-2022

前期。

教育局

126

进修校附属小学扩建工程

教育

凤山镇

用地扩征4.5亩,扩建10000平方米。

0.5

2020-2021

前期规划。

教育局

127

起步小学教学综合楼

教育

起步镇

新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0.12

2021-2022

前期。

教育局

128

松山小获小学教学综合楼项目

教育

松山镇

主要建设四层教学楼一栋、篮球场、50米跑道、升旗广场等室外附属配套工程、教学设备采购,新建建筑面积2068.93平方米。拟设6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人数270人。

0.099

2021-2022

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教育局

129

松山小学扩建工程

教育

松山镇

用地扩征4.5亩,扩建6000平方米。

0.35

2021-2023

前期。

教育局

130

民族中学扩建工程

教育

凤山镇

民中扩征17亩,高中楼扩建3500平方米。

0.5

2022-2023

前期。

教育局

131

罗源县高级职业中学建设项目

教育

罗源县

教学楼、图书馆、科艺楼及附属工程和专用设备。总建筑面积约12000㎡,总造价约20000万元。

2

2020-2024

前期。

教育局

132

福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

罗源县

总建筑面积约185500㎡,总造价约122750万元,分两期建设。

5.6

2022-2025

前期。

教育局

133

松山幼儿园

教育

松山镇

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15个班。

0.38

2020-2021

前期。

教育局

134

起步幼儿园

教育

起步镇

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12个班。

0.3

2022-2023

前期。

教育局

135

二中田径场、馆

教育

起步镇

田径场占地50亩,体艺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0.35

2023-2025

前期。

教育局

136

松山教育提升工程

教育

松山镇

对松山中学、中心小学、小获幼儿园进行改造提升。

1

2021-2025

规划阶段。

松山镇

(二)卫生

 

11.5615

     

137

精防院隔离病房建设项目

卫生事业

洪洋乡

新建医学观察隔离病房,面积2400平方米。

0.11

2021-2025

计划阶段。

卫健局

138

县医院改建感染性疾病科负压病房项目

卫生事业

凤山镇

在原有的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内改建10间20床负压病房,改建面积约1500㎡,新建日处理医疗废弃物300公斤、生活垃圾1000公斤医疗废弃物预处理、贮存、转运站一栋;日处理污水500吨污水处理站以及配套医疗设备。

0.8215

2021-2022

目前完成可研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初设、概算、设计招标。

卫健局

139

罗源县第二医院

卫生事业

松山镇

主要建设住院楼、门诊楼各一栋及院内道路、绿化、消防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27000平方米,设置300张床位。

2

2021-2025

完成可研立项及土地划拨。

卫健局

140

县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项目

卫生事业

凤山镇

征用周边民房面积约1200平方米(其中占地约900平方米,阁楼约300平方米)建设四层综合楼(拟建洗消冲淋设施、疫苗冷藏库等)暨环境及办公业务用户提升改造、设备购置。

0.44

2022-2024

计划阶段。

卫健局

141

县妇幼保健院提升工程

卫生事业

凤山镇

征用周边民房面积约3000平方米(其中占地约1500平方米,阁楼约1500平方米)建设六层综合楼、设备购置。

0.7

2022-2025

计划阶段。

卫健局

142

中医药体系提升工程

卫生事业

凤山镇、碧里乡、起步镇

县医院建设200平方米中医集中区(康复治疗区),中医院建设全国名老中传承工作室2个,完成碧里卫生院、起步卫生院中医馆建设。

0.07

2021-2025

计划阶段。

卫健局

143

新建鉴江卫生院

卫生事业

鉴江镇

新建鉴江卫生院,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0.6

2021-2025

计划阶段。

卫健局

144

起步卫生院提升工程

卫生事业

起步镇

提升改造起步卫生院,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0.5

2021-2025

计划阶段。

卫健局

145

滨海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事业

松山镇

新建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约4800平方米。

0.5

2022-2025

计划阶段。

卫健局

146

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卫生事业

跨乡镇

完成洪洋卫生院、起步卫生院、鉴江卫生院、西兰卫生院、飞竹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0.02

2021-2025

计划阶段。

卫健局

147

新建海宁医院

卫生事业

松山镇

新建一所综合性医院,约103000平方米,设置床位500张。

5.8

2021-2025

计划阶段。

霍口畲族乡

(三)养老

1.935

     

148

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养老服务

松山镇

选取松山镇敬老院作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该中心集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为一体,建成后可提供80张以上养老床位。

0.05

2020-2021

正在进行前期设计规划工作。

民政局

149

罗源县白塔乡、洪洋乡、中房镇敬老院提升项目

养老服务

白塔乡、

洪洋乡、

中房镇

计划每个敬老院增加200平方米,新增10张床位。

0.06

2021-2025

计划阶段。

民政局

150

居家照料中心建设项目

养老服务

跨乡镇

在9个乡镇以及城区9个社区各建设居家照料中心。

0.315

2022-2023

计划阶段。

民政局

151

农村幸福院工程

养老服务

跨乡镇

新建37个农村幸福院,建成后养老服务设施覆盖90%行政村。

0.11

2023-2025

计划阶段。

民政局

152

长者食堂建设项目

养老服务

跨乡镇

建设长者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方便、实惠的配餐、送餐、助餐服务。

0.02

2021-2025

计划阶段。

民政局

153

凤山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养老服务

凤山镇

利用岐阳旧屋改造地块预留7.23亩养老设施建设用地,新建凤山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总面积8100平方米,床位180张,集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为一体。

0.28

2021-2025

计划阶段。

民政局

154

飞仙石养生养老项目

养老服务

起步镇

计划建设占地10亩的康养项目,集养老、医疗、文化、生活、娱乐等功能于一体。

1.1

2023-2025

已完成规划,项目审批前期工作

起步镇

(四)公园

26.804

     

155

罗源县城区环境综合改造提升项目

城建

凤山镇、松山镇、起步镇、白塔乡

建设动车站站前广场公园、岐头大桥至五里大桥段沿河生态绿地景观改造、渡头湿地公园改造提升及水岸菁华段扩建、莲花山公园、凤梅生态公园二期及罗宁古道才翁石段到新亭段古官道景观提升项目,建设罗源县水古、起步、迹头高速出入口及104国道、罗川中路沿线景观环境提升等一系列公园绿化及步道项目。

3.494

2020-2022

正在进行站前广场、渡头湿地公园等建设。

住建局

156

莲花山公园二期、三期项目

城建

凤山镇

面积约89公顷,建设环上山车行道、环山栈道、揽城景观区、优化山体步道与景观设施等。

2.2

2021-2030

计划阶段。

住建局

157

凤山公园提升扩建项目

城建

凤山镇

向后张巷一带山体扩展,建设300米铁索桥、儿童乐园扩展一倍,后张巷沿北山坡绿化美化、增设罗源历史文化景观。

0.8

2021-2030

计划阶段。

住建局

158

笔架山公园

城建

凤山镇

新建通往笔架山上山休闲步道至山顶,并建设文化公园相应配套设施与景观节点。下山通往塔里村、华清山接凤山公园西段,形成闭合环形休闲步道线路,全程约20公里,根据实际需要分期分批实施。

2

2021-2030

计划阶段。

住建局

159

西外广场

城建

凤山镇

地面积约0.2公顷,地处西大路南侧,以休闲、集会、观赏、健身为主的集散广场。

0.1

2021-2025

计划阶段。

住建局

160

罗源湾北岸环境修复整治工程及红树林海洋湿地公园项目

城建

松山镇

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分为9类,包括: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红树林种植、互花米草整治工程,湿地公园建设,生态主题公园建设,渔村改造工程,海洋垃圾综合整治工程,水环境治理及底质环境修复工程,海洋文化提升工程,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建设工程。

6.08

2021-2025

《罗源湾海洋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总体规划(2018-2027年)》、《罗源湾海洋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总体规划(2018-2027年)编制说明》、《罗源湾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罗源湾生态修复总体规划设计图纸》由国家海洋局东海海洋环境调查勘察中心编制,目前已编制完成,已上报省、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并录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名录。

松山镇

161

104国道江滨北公园改造提升项目

城建

松山镇

改造提升约5公里长绿化带及慢行步道,新建公园及配套设施。

1.53

2021-2025

计划阶段。

住建局

162

松山山地公园

城建

松山镇

滨海新城山地公园,以休闲健身等活动为主,为居民提供游憩休闲空间,总面积约31公顷。

0.8

2021-2030

计划阶段。

住建局

163

鹤屿公园

城建

松山镇

湖泊自然生态环境较好,保持场地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建设总面积约8公顷。

0.3

2021-2030

计划阶段。

住建局

164

北山选屿湿地公园

城建

松山镇

保护流域内沼泽地和湿地,减少填挖和侵占,为水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总面积约50公顷。

3

2021-2030

计划阶段。

住建局

165

港头山体公园(连接梅岭至日出香山延伸至罗马景福城)

城建

凤山镇、起步镇

面积约15公顷,建设铁索桥、登山步道及配套设施。

1

2021-2030

计划阶段。

住建局

166

起步公园

城建

起步镇

合理安排健身休闲设施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健身、游憩的需求,总面积约15公顷。

0.4

2021-2030

计划阶段。

住建局

167

省级绿道1号

城建

跨乡镇

南依托201省道与连江绿道网相连接,北沿104国道接宁德绿道网,全长11.9公里。

1.8

2021-2030

计划阶段。

住建局

168

县域绿道1号线

城建

跨乡镇

绿道南起起步镇,北接中房镇可延伸至宁德金涵畲族乡,依托141县道建设,全长约27.5公里。

3.3

2021-2030

计划阶段。

住建局

(五)民政

2.52

     

169

县级公益性公墓建设

殡葬服务

松山镇

占地150亩,总体可建设近3万座墓位。

0.6

2021-2022

计划阶段。

民政局

170

殡葬设施建设

殡葬服务

各乡镇

(村)

建设乡镇公益性公墓及村生命公园。

1.92

2021-2023

计划阶段。

民政局

(六)公检法司

0.68

     

171

罗源县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项目

社会事业

松山镇

项目用地面积10008平方米(约合15亩),主要建设一栋九层的业务技术用房及停车场、附属配套设施等,总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

0.6

2020-2023

动工建设。

公安局

172

罗源县公安局鉴江派出所业务用房

社会事业

鉴江镇

项目用地面积3.9亩,主要建设一栋五层的派出所业务用房及停车场、附属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1712平方米。

0.08

2021-2022

已办理土地使用权证。

公安局

(七)旧屋区改造

23.2189

     

173

罗源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

城建

凤山镇

对城区2000年以前建成竣工的13个老旧小区内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绿化、照明、围墙等基础设施,小区内配套养老抚幼、无障碍、便民等服务设施,与小区直接相关的城市、县城(城关镇)道路和公共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供气、停车库(场)等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改造涉及65栋多层商品房,2463户居民。

0.65

2021-2025

已对城区2000年以前建成竣工的物业小区进行了摸底。

住建局

174

西外路片区

社会民生

凤山镇

位于罗源县凤山镇西门社区,占地面积7.25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465万平方米。

9.6465

2021-2025

初步摸底调查。

住建局

175

天后宫片区(码头路)

社会民生

凤山镇

位于罗源县河头路,占地面积1.13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243万平方米。

1.5243

2021-2025

计划阶段,根据县财力情况,分期分批,逐步推进。

住建局

176

江尾下片区(河头路)

社会民生

凤山镇

位于罗源县码头路,占地面积1.20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281万平方米。

1.5281

2021-2025

计划阶段,根据县财力情况,分期分批,逐步推进。

住建局

177

学前洋片区

社会民生

凤山镇

学前洋片区位于罗源县凤山镇北门社区,占地面积1.458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058万平方米。

2.2933

2021-2025

计划阶段,根据县财力情况,分期分批,逐步推进。

住建局

178

中心市场片区

社会民生

凤山镇

中心市场片区位于罗源县东环路,占地面积1.62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933万平方米。

2.1058

2021-2025

计划阶段,根据县财力情况,分期分批,逐步推进。

住建局

179

国土局以东片区

社会民生

凤山镇

位于罗源县凤山镇东门社区,占地面积0.3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4709万平方米。

0.4709

2021-2025

初步摸底调查。

住建局

180

鉴江旧城改造

民生

鉴江镇

拆迁改造老旧建筑、旧街坊,调整旧城区布局,绿化并整顿开阔空间,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居住区与商业综合体。

5

2021-2023

计划阶段。

鉴江镇

三、产业(81项)

721.5187

     

(一)一产18项

 

17.288

     

181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业基地

各乡镇

规划建设1.3 万亩高标准农田。

0.208

2020-2022

正在进行项目设计。

农业农村局

182

现代种业工程

农业基地

起步镇

罗源县食用菌研发中心可研设施设备购置。

0.09

3年

 

农业农村局

183

食用菌产业集群

农业基地

起步镇

建设罗源秀珍菇无公害产品基地;罗源秀珍菇绿色食品基地;打造罗源秀珍菇“区域”公用品牌;推广罗源秀珍菇地理标志中欧互认产品,结合冷链物流园建设,进一步提高罗源秀珍菇品牌价值。

1.69

3年

进行规划论证。

农业农村局

184

现代农业产业园

农业基地

起步镇

一、菇棚改造:1.菇棚外立面改造,合计249 栋。2.对150 栋菇棚进行抗台加固。二、研发中心建设:重点开展食用菌产业技术的研发、科技成果示范与转化等工作。1.建设研发中心厂区大门。2.菌种实验室。项目在研发中心大楼内建设菌种实验室30平方米,对菌种实验室进行装修及购置相关试验设备。3.建设菌种试验区100平方米、仓储物流园300平方米、原材料供应区400平方米。4.建设旅游购物区800平方米。

2.1

3年

进行规划论证。

农业农村局

185

现代农业产业园

升级改造

农业基地

中房镇

在罗源生春源公司内,拟用20 亩作为现代产业园升级改造,新建车间约11000 平方升级改造,计划采购设备10多台。

1

2021-2025

计划报批。

农业农村局

中房镇

186

都市现代农业果蔬基地

农业基地

凤山镇

规划用地500亩,建成高标准智能温控一类大棚380亩果蔬基地和120亩休闲农业基地。

0.76

2020-2025

正在进行智能温控一类大棚第一期建设。

农业农村局

187

智慧农业示范园

农业基地

松山镇

计划分三期,第一期建设智能物联网温室大棚高价草莓种植;第二期建设智能温室大棚葡萄种植;第三期建设光伏农业。

0.13

2020-2025

已完成建设智能温室大棚,完成水肥一体化装备引进。

农业农村局

188

千亩采摘园

农业基地

松山镇

结合自然条件和交通地缘优势,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探索企业+农户模式建设休闲采摘观光综合体,促进农民增收。

0.3

2020-2025

现种植有1200亩高优水果基地。

农业农村局

松山镇

189

西洋花卉苗木小镇项目

农业基地

碧里乡

围绕“一轴、两园、三区”的设计理念,新建花卉苗木示范基地2000亩,拓展花卉苗木产业链,建设苗木产业区、休闲聚集区、科普教育区、滨水观光区于一体的产业园,采用“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运作,计划用3年时间发展大棚花卉苗木花卉产业与旅游、休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

5

2021-2025

规划设计编制可研阶段。

碧里乡

190

茶业产业融合项目

农业基地

西兰乡

占地面积2000 多亩,利用七境茶场开展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花卉盆景等。

2

2020-2022

流转总面积730 亩,种植高标准茶园350亩。基本完善茶园路网,已平整庄园配套用地。

农业农村局

191

活禽定点屠宰场

牧业基地

起步镇

罗源县活禽定点屠宰场,建设包括屠宰车间、更衣室、消毒室、冷藏室、检验检疫室、无害化处理间、办公室、职工宿舍等,厂房总面积3000平方米,日屠宰量3万只。

0.2

2021

进入项目选址、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

农业农村局

192

百亩稻田示范基地

渔业基地

松山镇

探索稻鱼生态综合种养,推进土地规模化和生产机械化,将一二三产业融合、依托农田开展城市青少年劳动教育综合体验活动,拓展农业发展模式。

0.03

2020-2025

完成开垦种植122.4 亩稻田。

农业农村局

193

西兰乡岭头村标准化稻渔塘示范基地

渔业基地

西兰乡

项目占地面积300 亩,计划分三期,第一期标准化稻渔塘建设内容:占地100亩,新建塘埂12 条,新建鱼坑10 个,新建渔沟12 条,进排水管450m,新建管理房1座,新建休闲亭1个,新建休闲垂钓1个。第二期建设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占地面积100亩。第三期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占地面积100 亩,新建渔沟、渔溜面积不超出10%,项目建设完成后打造国家级稻渔生态综合种养300 亩。

0.08

3年

项目已完成100亩。

农业农村局

194

飞竹镇千亩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渔业基地

飞竹镇

建设千亩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创建300亩国家级种养示范基地,构建农业物联网服务平台,创建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千亩优质稻米产业区以及休闲农业示范点。

0.3

2019-2021

 

农业农村局

飞竹镇

195

沙蚕全人工繁育基地

渔业基地

鉴江镇

1.占地面积65亩:建设沙蚕工厂化室内繁育车间育苗池126口,其中建设:沙蚕亲本池20口、孵化池40口,总面积960平方米;培育池66口,总面积2376平方米。繁育车间四面采用砖混水泥墙结构,屋面采用钢架结构并用膜覆盖,总面积5000平方米。2.建设藻类培养池2口,砂滤池1口,蓄水池1口。3.建设生态环沟,尾水经处理后排放。4.配套综合管理房、配电房、气泵房、水泵房。

0.08

2020-2021

已完成建设规格长6米*6米的育苗池45口,完成配电房、气泵房、水泵房建设。生态环沟在建,双层管理房二层在建。

农业农村局

196

食用菌珍稀品种(绣球菌)示范推广基地(二期)

农业

起步镇

扩大基地生产规模,由日产8000袋菌包提升至2万,进一步完成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0.2

2021-2022

规划阶段。

起步镇

197

起步镇食用菌产业园

农业

起步镇

利用田中村方厝自然村400亩土地种植食用菌。

3

2023-2025

规划阶段。

起步镇

198

霍口畲族乡水源地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林指标占补平衡)项目

林业

霍口畲族乡

将敖江流域二水源保护区及霍口水库水源地范围内,林分符合条件的商品林转换调整为生态公益林,从而增加乡域范围内生态林面积,以增加的面积作为生态林占用指标,来置换省内其他地方项目建设需要占用的面积,从而实现在省域层面生态林指标的占补平衡。霍口畲族乡作为福州的二水源保护地,山林众多,除了前期已经划定为生态林的2万余亩面积外,现敖江流域二水源保护区及霍口水库水源地范围内符合生态林转换条件的林业还有近1.2万亩。

0.12

2020-2023

已完成5000亩的商品林转换为生态林指标的收储工作。

霍口畲族乡

(二)二产25项

 

286.7366

     

199

宝钢德盛精品不锈钢绿色产业基地项目-钢铁产能置换项目

工业科技

开发区

新建360㎡烧结机1座、2500m3高炉1座、炼钢连铸(1×150吨转炉,2×120吨AOD炉)、1780mm热轧、1600mm酸洗生产线,以及配套的原料场(B+ECIA型)、600t/d石灰窑4座、20万m3高炉煤气柜1座、8万m3转炉煤气柜1座、中央水处理厂1座、全厂智慧管控中心大楼、全厂综合管线、全厂供配电、全厂给排水、全厂总图道路及桥梁、其他公辅配套设施等;以及镍合金生产线超低排放升级改造项目;主要产品为200、300、400系不锈钢和优特钢。

108.57

2020-2022

1600mm酸洗项目桩基施工完成约90%和土建施工完成约15%;原料场和烧结机等其他项目未开工。

开发区

200

宝钢德盛钢铁生产线5G智慧提升工程

工业科技

开发区

1.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机器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公司产线。2.建设全厂IT基础平台,完成智能传输。3.实现智能生产,提升炼钢智能化水平。4.应用冶金机器人,提升取制样能力水平。5.智能运维保障生产设备顺行。6.基于5G网络,建设宝钢德盛总图及时空信息基础平台。7.智慧物流,提升厂内物流运转效率。8.智慧安防。

2.57

2020-2023

已完成项目备案。

开发区

201

三钢集团产能置换(罗源闽光部分)及配套项目一期工程

工业科技

开发区

三钢集团产能置换(罗源闽光部分)及配套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建设炼铁1280m3高炉系统一座,lx200m2烧结生产线,3x600t/d双膛窑,1x8万转炉煤气柜,5万m3/d净水站,3万m3/d废水处理(中水回用)站,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淘汰现有500m3和660m3高炉各一座及现有96m3烧结机生产线-台、117m3烧结机生产线一台、6xl80m3石灰窑、x550e3石灰窑。

30

2018-2021

桩基施工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厂房构建筑物施工及钢结构安装,设备陆续到达现场,分批安排安装调试。

开发区

202

三钢产能置换(罗源闽光部分)及配套项目二期工程及年产130万吨H型钢生产线

工业科技

开发区

三钢集团产能置换(罗源闽光部分)及配套项目分两期建设,二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建设炼铁1250m3高炉系统一座,炼钢120吨转炉1座{转移产能),与生产系统配套的lx200m2烧结生产线,100万t/a清洁型制焦系统(另行审批),综合原料场二期,钢渣、水渣处理、铁路、管道线路等公辅系统设施,同时配套建设年产130万吨H型钢生产线,采用国内领先的生产工艺,研发国际先进的H型钢品种,实现产品的高性能、高质量。

45

2018-2021

桩基施工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厂房构建筑物施工及钢结构安装,设备陆续到达现场,分批安排安装调试。

开发区

203

福建亿鑫钢铁有限公司产能置换及配套项目

工业科技

开发区

198m2烧结机脱硫脱硝设施一套,包含:脱硫塔系统、石灰粉磨系统、布袋除尘系统、灰库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及电气自动化系统。

3

2020-2022

桩基施工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厂房构建筑物施工及钢结构安装。

开发区

204

福建德胜能源有限公司福建德盛镍业配套煤气工程节能减排改造升级项目

工业科技

开发区

对现有的生产设施进行节能减排改造升级,干法熄焦(含发电系统)、封闭式原料存储系统、煤气净化、脱硫脱硝、除尘设施等环保装置;改炭化室高度4.3m捣固焦炉为6.25m单热式捣固焦炉;制酸(脱硫废液制酸)、硫铵、洗脱苯、动力系统、各类储罐、公辅及其他配套辅助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年产优质焦炉煤气7.12亿m3、冶金焦156万t。

20.3816

 

1.项目已完成初设、安全预评价评审并获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意见书。取得环评批复、节能评估批复。2.项目建设所需占用的原公司综合仓库、澡堂、篮球场已拆除,为下一步储配煤筒仓建设腾出部分用地。3.完成了储配煤筒仓地勘。

开发区

205

罗源喷墨薄型高档墙地砖生产项目

工业科技

开发区

总建筑面积为33.5万平方米,建设三条生产线年产1980万平方米高档墙地砖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八条生产线年产45万立方米新型轻质墙板(保温板)厂房及配套设施。

10.8

 

完成二期第一条年产新型轻质墙板(保温板)45万立方米生产线。

开发区

206

福州德塔全球智能应急电源发电机组生产项目

工业科技

台投区

建设厂房及附属设施等,设置生产线四条,建筑面积6.48万平方米;年产柴油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和移动照明发电机组共10000套。

3

2018-2022

已完成二期场地平整以及桩基施工。

台投区

207

福建联塑新型环保建材家居项目

工业科技

台投区

项目分两期建设生产车间7栋、仓库4栋、办公楼1栋、检测中心1栋、宿舍楼1栋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年产PVC-U/PE/PPR给排水及市政排水管道(含网箱养殖管道)10万吨、门窗型材3万吨、装饰板材200万平方米、整体橱柜5000套。

12.2

2018-2022

车间1、3、4基本建成,完成办公楼、食堂、检测中心、宿舍楼主体结构施工。

台投区

208

罗源澳蓝科技蒸发式制冷设备生产基地

工业科技

台投区

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建设生产厂房及配套设施等,年产蒸发式冷气机2.5万台,湿帘3.5万立方米,高温水冷机组1000台,溶液调温调湿空调机组1500台。

2.46

2016-2021

澳蓝二期图纸已设计完成,并通过了图纸审查,已确定施工单位,即将进场。

台投区

209

电子产品及汽车配件项目

工业科技

台投区

建立满足汽车产品和高端机电产品品质和量产的新产品开发、模具制造、 注塑成型、表面处理、配件组装的一条龙产品配套供应链。

3

2020-2024

正在总平图审查等前期手续阶段。

台投区

210

智能电网配套工厂建设项目

工业科技

台投区

项目主要研发、生产电力金具、电力设备和变压器成套设备等电力设施。

5

2021-2024

正在准备招拍挂手续。

台投区

211

福州台立闽技术科技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

工业科技

台投区

项目用地约36亩,建设厂房2栋、生产线2条、购买设备7套等,年产汽车刹车盘等零部件10000吨。

3

2021-2024

项目总平图已经通过。

台投区

212

福州钠星科技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

工业科技

台投区

项目用地约29亩,建设厂房3栋、生产线3条、办公楼1栋,购买成套设备20套等,年产1000万个新能源汽车机壳与电池箱体等。

3

2021-2024

总平图已经通过,目前自规局正在审核单体设计方案,正在对接施工图第三方审查。

台投区

213

博澳码头至亿鑫管廊项目

工业科技

松山镇

长约0.9公里

0.5

2023-2025

规划阶段。

松山镇

214

罗源湾码头至金港工业区管廊通道项目

港口

碧里乡

建设罗源湾码头至金港工业区,约5公里运输管廊,为金港工业区企业提供铁矿石、煤炭等物资运输。

2.5

2021-2025

规划阶段。

交运局

生态环境局

215

华东船厂技改提升工程项目

工业科技

碧里乡

一期计划在2号码头东段续建一座8万吨级的舾装(修船)泊位,改造大型海洋工程坞,在1号码头增建不低于200米的修船泊位;二期计划将3号干船坞改建成60万吨级干船坞,并在2号码头东端续建一个60万吨级修船泊位。

6.1

2020-2022

因建设内容变更,已注销2017年的工信备案,拟重新进行备案。

碧里乡

216

特种集装箱箱体制造

工业科技

凤山镇

主要利用宝钢德盛1780热轧不锈钢冷轧薄板、中厚板等高档不锈钢进行特种集装箱箱体、钢结构等制造,为高端冶金建材产业链精品钢材下游深加工项目。项目拟建制造集装箱生产线5条,购置数控激光切割机、数控折弯机、剪板机、压机、打砂机、锯床、气保焊机、空压机、自动焊机、包装机、总装胎架等设备。工艺流程:钣金加工、卷折、内装、焊接、喷涂(水性漆)。

主要建筑物面积:26000平方米,新增生产能力(或使用功能):年产国际标准钢集装箱2000台。

4.5

2020-2023

正在进行项目建设。

凤山镇

217

美轮星汽车轮毂技改提升

工业科技

凤山镇

拟计划新增生产线、购买新设备,提高汽车轮毂产量。

1

2021-2025

计划阶段。

凤山镇

218

豪仕达橱柜二期项目

工业

起步镇

项目计划用地45亩,总建筑物面积约30570平方米。主要建设包括:厂房2幢(其中有原材料仓库、成品仓库、备料车间、精加工车间、滚涂车间、打磨车间、喷漆车间、包装车间)、办公楼1栋、员工宿舍1栋及其他附属设施建设。

3.235

2020-2022

完成规划、社稳、用地、环评审批等前期工作。

起步镇

219

长德装配建筑项目

工业

起步镇

项目规划用地74亩,主要生产装配式建筑原材料(发泡陶瓷原材料),主要建设办公楼、厂房,购置设备,扩建厂房和生产线等。

3.8

2020-2023

完成规划、社稳、用地、环评审批等前期工作。

起步镇

220

锦源纺织二期项目

工业

起步镇

规划用地25亩,对现有技术升级改造,引进进口智能化新型现代设备、建设新型厂房的建设;完成办公楼、仓库的建设;完成员工宿舍、食堂的建设。

2.75

2021-2025

完成规划、社稳、用地、环评审批等前期工作。

起步镇

221

海林食品二期项目

工业

起步镇

该项目规划用地30亩,主要引进先进智能化生产设备,进行海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包含建设无菌实验室、消毒房、办公室、食堂、冷藏库、加工车间、包装间、材料库、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及基础设施等。

3.8

2020-2023

完成规划、社稳、用地、环评审批等前期工作。

起步镇

222

顺发气体二期项目

工业

起步镇

项目用地约30亩,建设扩建厂房,工业气体生产流水线2条。

2.97

2021-2023

完成规划、社稳、用地、环评审批等前期工作。

起步镇

223

仙茅山矿泉水项目

工业

起步镇

规划用地35亩,建设纯净水矿泉水生产线。内容包含:采取现代工艺净化水质,完成产品包装、商标SC等市场流通审批,建设厂房20亩,引进先进设备。

3.6

2022-2025

正在开展规划、社稳、用地、环评审批等前期工作。

起步镇

(三)三产38项

 

417.4941

     

224

亿阁城市广场

商服

凤山镇

谋划亿阁地产项目商贸业发展规划,引进楼宇经济项目,优化商业布局,发展新型商业业态。

2

2021-2025

计划阶段。

凤山镇

225

金尊商业区

商服

凤山镇

谋划金尊地产项目及其周边商贸业发展规划,引进楼宇经济项目,打造新型商业业态。

2

2021-2025

计划阶段。

凤山镇

226

文化康养项目

服务业

凤山镇

项目占地40亩,计划配备功能完善的餐厅、服务中心、活动中心、篮球场、游泳池等设施。

2

2020-2023

投资洽谈。

凤山镇

227

凤山镇康养小镇

服务业

凤山镇

该项目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农业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拟建设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小镇。建设内容包括建设高空铁索桥、阶梯桥梁、攀岩、水上运动等项目。项目占地面积800亩,计划分3期建设。

1

2021-2025

已制定初步工作方案,正在开展调研,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凤山镇

228

罗源县工人文化宫建设工程

文化

松山镇

项目用地面积5983平方米(约8.97亩),主要新建综合楼、演艺厅、职工运动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

0.55

2021-2022

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正在进行设计招标公示。

总工会

229

罗源湾滨海新城君豪酒店

商服

松山镇

项目主要建设酒店、宿舍各一栋及绿化、配电等设施,总建筑面积20473.14平方米。

1.32

2021-2025

前期准备。

松山镇

230

罗源县“一区三镇”松山组团发展项目

文旅

松山镇

1.畲族文化民俗小镇项目:游客中心、山哈集市,总占地面积约30亩;建设全长8公里的休闲步道。2.渔乡风情小镇项目:游客服务中心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停车场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3.知青记忆小镇项目:扩建上杭村至刘洋寨道路至7.5米,采用沥青铺设。

4.97

2021-2025

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

松山镇

231

书香小镇教育文旅项目

文旅

松山镇

打造一个集教育、文化、产业、旅游、休闲和城区、景区、园区“五位一体三区融合”的特色书香小镇项目。项目分三期投入,一期预计投入不少于3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华德书院、研学中心及景观工程等主要文化社区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二期、三期投入资金约6.5亿元,用于文化古街、文化民宿、疗养中心等剩余区域及设施建设。

9.5

2021-2030

前期准备。

松山镇

232

竹朴乡畲院民宿项目

文旅

松山镇

项目建设包括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实训基地、艺术培训学校教学基地,修缮传统民居、开发民宿资源等,打造学习教育与休闲旅游于一体畲族风情休闲旅游区。

9

2021-2025

前期准备。

松山镇

233

滨海数字产业园

数字产业

松山镇

依托滨海新城,引进智能数字产业,打造数字产业园区。

待定

2021-2025

规划阶段。

松山镇

234

不锈钢配套产业园区

商服工业

松山镇

巽屿门前塘800亩,建设不锈钢配套产业园区及基础配套设施。

待定

2021-2025

规划阶段。

松山镇

235

休闲渔业旅游开发综合项目

文旅

碧里乡

项目总体目标是对碧里牛澳村的滨海景观、传统渔业和传统农业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建成一个以牛澳湾休闲渔业项目综合开发建设为主体,将南洋康养综合项目、牛澳湾二级渔港、滨海旅游度假综合体、休闲渔业开发建设融于一体的渔港风情特色小镇。

30

2017-2022

完成项目备案、可行性研究报告、概念性规划、用地红线测绘、生态红线、城乡建设边界线调整等工作。

碧里乡

236

碧里滨海旅游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文旅

碧里乡

集镇改造提升、景区开发建设及旅游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

3

2022-2024

对接投资方,双方开始洽谈,初步形成投资合作意向。

碧里乡

237

罗源湾国际海员大酒店

服务业

碧里乡

规划在碧里村华东船厂对面山地新建一座五星级国际海员大酒店及相关度假配套设施。

5

2021-2025

对接投资方,双方开始洽谈,初步形成投资合作意向。

碧里乡

238

鉴江康养项目

文旅

鉴江镇

建设康养医疗中心及配套康养社区、基础配套(商业、基础教育等)、文旅产业及配套服务业,结合远期产业策划及区域文旅联动,发展游艇、田园、乡村等功能板块,逐步完善区域配套及海洋产业。

200

2021-2025

计划阶段。

鉴江镇

239

三十六曲岭古官道

文旅

鉴江镇

修复三十六曲岭古官道,重现商贾往来,进京赶考之路,发展乡村旅游。

1

2021-2022

计划阶段。

鉴江镇

240

转角海韵文旅项目

文旅

鉴江镇

建设海上福道至鉴江八景之洋屿秋帆景点,配套建设集餐饮、住宿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海边综合体。

3

2021-2023

计划阶段。

鉴江镇

241

鉴江历史文化记忆综合项目

文旅

鉴江镇

重现制盐过程,修复古城墙,建设文化记忆馆,展示鉴江历史以及制盐、流蜞、抗倭三大文化。

2

2021-2023

计划阶段。

鉴江镇

242

罗源县鉴江镇井水渔村旅游度假区

文旅

鉴江镇

规划按照“一心两轴,四区联动”的总体布局,形成山海公园观光区、欢乐港湾休闲区、原真渔村体验区和海岛秘境度假区四大主题版块。

6

2019-2023

开展规划及项目备案工作。

鉴江镇

243

罗源县起步乡村振兴产业园

商服工业

起步镇

规划面积450亩,作为商业服务、人才公寓、小微企业创业、仓储物流、农副产品交易及配套服务,建设入园基础配套设施、厂区等。

9

2020-2024

完成项目选址和初步方案,取得项目未占用林地证明。

起步镇

244

罗源茅山森林公园开发建设

文旅

起步镇

茅山5000亩森林公园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含植被与森林景观建设工程、资源与环境保护工程、核心景观区工程、一般游憩区工程、管理服务区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解说系统以及防灾及应急管理设施工程。

0.5

2021-2022

开展项目规划及用林用地协调工作。

起步镇

245

起步镇产业园-食用菌产业三产融合区

商服工业

起步镇

建设食用菌种植加工厂,并利用原花卉市场交易中心大楼建设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体验中心,利用地块周边的城市绿地、山地建设农产品主题公园。建成集种植、加工、科研、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三产融合区。

1.65

2021-2022

规划阶段。

起步镇

246

水口洋-潮格水上乐园项目

旅游

起步镇

规划建设10亩水上乐园,配套康养设施设备,集休闲、养老、文化等功能于一体。

0.5

2023-2025

规划阶段。

起步镇

247

中房旗杆文旅小镇

文旅

中房镇

项目主要对中房镇旗杆文化进行深入开发,打造“旗杆文化园”、“旗杆认证”、“旗杆带你游”3个主题。从文化、产业、旅游三个方面进行衍生,结合美丽乡村、传统古村落建设,带动产业、旅游、经济发展。

2

2020-2024

开展规划设计工作。

中房镇

248

白塔乡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

商服工业

白塔乡

项目总体规划面积约1110亩,整体规划,统一建设,配套完善供水、供电、通信、路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产业园区。

100

2021-2025

已完成征地工作,正在开展产业园总体规划设计和项目招商,适时启动用地报批、环评等前期工作,同步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白塔乡

249

白塔乡红色旅游综合体项目

文旅

白塔乡

依托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部旧址,建设百丈红军公园(一、二期)、红军食堂、红军村红色氛围提升改造、革命烈士故居遗址修缮保护、红军训练场暨罗源县青少年户外拓展基地、红军步道、红军果园以及配套的旅游接待中心、纪念馆等,用地规模800亩。

3

2021-2023

已完成百丈红军公园(一期)、红军食堂及部分景观改造建设,启动综合体用地、立项、环评、总体规划等相关工作。

白塔乡

250

白塔乡禾山休闲康养旅游项目

文旅

白塔乡

项目总体规划面积约1200亩,以禾山风景区为核心,建设10公里林间健身步道,5公里畔溪忘忧愁谷,建设30个景观节点,建设凤坂中心社区,联动百丈红色旅游综合体、梅洋畲族民俗村,因地适宜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研学等功能为一体的康养小镇,项目建设面积约5万平方米。

3

2021-2023

已完成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小时候农场、守农民宿等部分节点已建成营业。

白塔乡

251

白塔乡贝溪民族团结大庄园项目

文旅

白塔乡

项目总体规划面积约750亩,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为纽带,连接贝溪生态水系与笔架山、才翁石景区项目。建设南洋、塔里、白塔畲汉民族融合文旅产业项目(含游客接待中心、畲族文化产业传承基地、采摘步道、笔架山观景台、水库乐园、南坂四合院等项目),建设面积约2万平方米。

3

2021-2023

才翁石景区、游客接待中心、采摘步道已完成设计,贝溪生态水系项目正在施工,畲族文化产业传承基地基本建成,整体项目启动规划。

白塔乡

252

罗源县飞仙岩景区开发建设

文旅

西兰乡、洪洋乡、中房镇

主要建设上洋-飞仙岩、东山-飞仙岩景区宽6.5米、全长9.7千米的水泥砼路面连接线及景区停车场、供水供电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和厕所等设施、消防设施、安全防护设施、游客服务中心和标识系统等。

0.3

2020-2023

开展规划设计工作。

西兰乡洪洋乡中房镇

253

天堂山休闲旅游项目

文旅

西兰乡蒋山村

规划面积5000亩,以天堂山自然风景区为主体,结合美丽乡村、旧村复垦建设,带动休闲旅游经济发展。

2

2020-2022

开展前期调研工作。

西兰乡

254

飞竹镇特色竹工艺加工园区建设

商服工业

飞竹镇

以建设特色竹产业示范小镇为中心,着力打造特色竹工艺加工园区,规划面积415亩。

0.32

2021-2025

完成园区设计、规划、报审,正在进行征迁及厂房、土地收储工作。

飞竹镇

255

西洋宫陈靖姑文化研究挖掘

文旅

飞竹镇

拟建设海峡两岸三奶夫人祈福文化广场、三奶夫人文化展厅,完善“海峡两岸陈靖姑—畲族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建设鼓角岩观光索道、绕西洋宫一塔里洋一飞竹镇森林步道、三奶夫人及畲家养生民宿、畲家祈福广场。

2

2021-2025

已完成游客服务中心、陈靖姑文化陈列馆、停车场建设。

飞竹镇

256

飞竹镇红色文化挖掘保护开发

文旅

飞竹镇

整合飞竹镇红色文化资源,做好仓前临时县委驻地、苏维埃政府、红军独立营(罗源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政军旧址群)的挖掘、修复、保护;建设飞竹暴动指挥部的二期项目(飞竹暴动纪念馆周边房屋及火烧南阳厝旧址的修整);加大丰余红军兵工厂、丰余水尾厝为核心辐射周边主题板块的革命遗址的修复、保护,挖掘、展示丰余的革命历史。

0.5

2021-2025

仓前党政军旧址群,正在旧址修复设计、布展及村庄宣传氛围策划、论证工作,其中苏维埃政府、红军独立营旧址已基本完成修复;飞竹暴动指挥部纪念馆已完成一期修复;丰余红军兵工厂遗址修复已完成。

飞竹镇

257

罗源县飞竹斌溪文化旅游项目

文旅

飞竹镇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832亩,主要建设田园综合体500亩、果园100亩、月爿山庄、月爿山公园、斌溪水系景观、水上娱乐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游泳池、书法院、状元楼、民宿、油坊、古韵广场、红军岭、党恩岭、麒麟瀑布以及基础设施等,总建筑面积63600平方米。预计接待游客25万人次/年。

5.068

2019-2024

已编制可研报告,已办理备案手续,签订租赁合同。

飞竹镇

258

福湖畲风旅游开发项目

文旅

霍口畲族乡

项目占地88326平方米,分三区七园建设,三区包括果园区、稻园区、休闲区,三区内细分七园,包含生态果蔬园、生态水果采摘园、五谷丰登园、农事体验园、农耕文化展示园、畲乡民宿风情园、特色生态森林园。建设游客接待中心、特色民宿。

1.5155

2017-2022

已经备案。

霍口畲族乡

259

罗源霍口佳湖红豆杉基地建设

文旅

霍口畲族乡

依托霍口佳湖红豆杉资源,开展红豆杉种植,并新建加工厂房、精加工厂房、成分纯化室、苗木存放仓库、办公楼、宿舍楼等。

0.3

2021-2023

开展规划及招商引资工作。

霍口畲族乡

260

龙腰大云农场、大王里及库区旅游项目

文旅

霍口畲族乡

打造龙腰休闲景区、大云农场、大王里及库区旅游项目,建设龙腰、大云农场生态果蔬采摘园、农事体验园、游客接待中心、特色民宿等,形成霍口休闲农业旅游精品线路。

0.2

2020-2022

大云农场经初步打造,完成特色民宿、板栗采摘园、垂钓区等建设。

霍口畲族乡

261

霍口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开发项目

文旅

霍口畲族乡

计划打造红军闽东独立师第三纵队罗源县西峰游击据点、福湖武工队根据地旧址、霍口破仓分粮战役旧址、仙洋村干部会议旧址等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开发项目,连点成片,搭建红色教育平台,开展红色足迹主题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

0.3

2020-2022

福湖武工队根据地、红军闽东独立师第三纵队西峰游击据点已经初步修缮。

霍口畲族乡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