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5年罗源县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罗源县 发布时间: 2025-08-04 16:49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飞竹镇、霍口畲族乡:

  根据《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5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闽财农指〔2025〕10号)文件,为提升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制定本实施方案。现将《2025年罗源县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罗源县农业农村局            罗源县财政局      

                                                                                                         2025年7月31日

 

 

  2025年罗源县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

  攻关与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全县建立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5个,示范面积600亩以上。在示范片集成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肥料、新农药”等粮食“五新”,示范推广“水稻+”等粮经轮作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实现示范片亩产高于全省水稻平均亩产10%以上。

  二、建设内容

  1.建立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建立5个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重点推广优质、高产品种,集成示范精量播种、全程机械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控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稻-油”或“稻-再-油”粮经轮作高质高效生产模式,实现粮食生产绿色提质增效。

  2.示范推广“三主融合”。挖掘地种肥药全要素、耕种管收全环节的增产减损潜力,推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三主融合,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发展。水稻生产上重点示范推广水稻精量播种、精准条播、叠盘暗出苗、工厂化机插育秧、合理密植、优化施肥、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

  3.提升集约化生产能力。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作物、重点品种,围绕提高作物单产的关键环节,支持规模经营主体新建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着重提升播种、育秧、移栽、收获等关键环节设施设备,增强规模主体的经营能力与服务水平。推动开展集约化育苗、肥水管理、病虫防控、机械作业(含深翻、播、插、防、收、烘等)等统一作业服务,促进粮食作物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三、资金使用范围

  1.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建设。新建的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财政补助金额130万元,设施装备补助金额为投资总额的80%。重点支持自动化播种育秧流水线、暗化出苗室、叉车、高性能插秧机、再生稻专用型收获机械等装备购置。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配置精量播种(气压式)或精准条播播种育秧流水线。具体建设内容参考《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建设标准》,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确定。建设中涉及的有关场地和设备租金、水、电费用等开支不得列入补助范围。所有机械设备不得重复享受国家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以及其他项目补助。实施主体自愿申报,按规定提交申请材料,对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对建设和采购的设施设备拥有所有权,同时承担安全建设运营的主体责任。

  2.粮食“五新”推广。建立5个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财政补助金额30万元,资金采取直接补助的方式,一是物化投入补助。对开展试验、建设示范片等需要的种子、专用肥、有机肥、绿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粘虫色板、防虫网、杀虫灯、性诱剂、基质等物化投入进行补助。二是试验示范补助。对组织开展的技术培训、数据检测、树立标牌、现场观摩、测产验收、专家服务、媒体宣传等费用开支给予补助。

  四、资金管理

  按照“谁使用、谁负责”和属地监管的原则,严格执行有关财经制度和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及时组织项目实施,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和财务处理。自觉接受监督检查评价审计,保障资金安全高效、项目顺利实施、任务全面完成。

  五、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乡镇要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保证项目建设尤其是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建设所需的用地、用电、用水等需求,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选择交通便利、面积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示范片设立标牌(格式附后),扩大宣传影响,发挥示范片的辐射带动作用。省市县将适时组织开展重点监督检查、中期调度、评估检查和绩效评价等工作。

  2.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根据项目实施需要,加强“多部门、多学科”协作,加大技术服务力度。项目由罗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黄春容负责,市、县联合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做好优质种子调运、集中育秧等关键技术的指导服务;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与示范,采取增施有机肥、科学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综合措施,促进粮食生产绿色发展;积极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提高生产效率。

  组  长:黄春容  罗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成  员:余  臻  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林  红  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艺师

  林欣欣  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艺师

  周应春  罗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所长

  林忠旺  罗源县植保植检站     农艺师

  郭  琳  罗源县植保植检站     科员

  李秀敏  罗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九级职员

  吴叶聪  罗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技术员

  3.严格项目实施。项目实行县级验收制度。新建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建设原则上应于9月20日前完成验收,并报送水稻工厂化育秧点建设情况表,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于11月20日前完成验收。项目补助内容根据合同、清单、发票(注明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建设或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图片、资料等有关佐证资料予以验收确认。

  项目完成后,乡镇及时进行项目总结,对项目建设成效、资金使用、采取措施、技术要点、种植模式、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形成书面总结材料(均需加盖公章),并于11月25日前报县农业农村局。项目实施前、中、后关键环节要做好拍照留存,项目建设相关材料存档备查。

  附件:1.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建设标准

      2.福建省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标牌(参考样式)

      3.罗源县2025年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建设情况表

      4.罗源县2025年水稻工厂化育秧点建设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