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罗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罗源县2018年政务公开主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罗委办发〔2018〕152号)部署要求,结合市场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着力加强公开解读回应工作
(一)围绕建设法治政府推进政务公开。一是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局党组会议、局务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制定的方案和办法,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开。二是制定出台涉及公开利益,公众权益的政策文件,要对公开相关信息作出明确规定,使政策执行更加阳光透明,做到让企业和群众“快知晓、会运用、多收益”。三是梳理完善市场监管局权力和责任清单,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及时动态更新,方便公众获取和监督。四是对于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建议和提案办理复文,除需要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开。五是推动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公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做好抽查结果的公示工作,及时公布抽查结果和查处情况。[责任科室:人财科、法规科、办公室、市场科]
(二)围绕重点领域加大主动公开力度。一是做好预决算公开工作,公开内容包括本单位职责、机构设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机关运行经费等。除涉密信息外,部门预决算支出应当公开到功能分类项级科目,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细化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预决算全部公开到项目;继续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二是大力推进财政资金、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推进各领域主动公开目录体系建设,加强突发事件、公共安全、重大疫情等信息发布,第一时间发布基本事实,动态发布处置进展。[责任科室:人财科、食品科、餐饮科、药械科、办公室]
(三)围绕稳定市场预期加强政策解读。一是落实信息发布主体责任,主动做好政策解读。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法规政策和重大措施,单位主要负责人应通过在线访谈、新闻发布会、发表文章的方式带头宣讲政策,传递权威信息。二是贯彻落实《罗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政策解读工作的通知》(罗政办〔2016〕3号)制定完善政策解读制度,坚持“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在起草政策时,同步考虑和安排解读工作。三是要针对不同社会群体,采取不同传播策略,注重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及时全面准确解读政策,注重运用客观数据、生动实例、图表图解、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形象化、通俗化解读,提升政策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让群众更好地理解政策。[责任科室:法规科、办公室]
(四)围绕社会重大关切加强舆情回应。一是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做好食品安全标准信息公开,加强对食品安全标准的宣传和解读,做好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的公开工作,及时发布处罚信息、消费警示信息和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案件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二是对涉及本单位的重要政务舆情、媒体关切等热点问题,要认真研判处置,及时借助媒体、网站等渠道发布准确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有关政策措施、处置结果等。遇有重大突发事件时,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针对涉及突发事件的各种虚假不实信息,要迅速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特别重大,特别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要按照各专项应急预案做好信息发布工作。[责任科室:人财科、法规科、办公室]
二、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工作实效
(一)推进网上办事服务公开。一是配合县行政服务中心做好网上审批、智能审批、部门服务平台整合工作,全面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二是推动网上办事服务事项标准化。联合县审改办、县行政服务中心,立足于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从审批事项设立、审查审核规则、服务场所建设、网上审批运动、办理机制创新、监督检查及评价等方面推进落实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积极推广成功经验。三是配合县数字版做好政务数据汇聚平台信息整合工作,及时上传相关信息。[责任科室:审批科、市场科、药械科、餐饮科、食品科]
(二)优化审批办事服务。一是做好优化审批事项办事服务相关工作,清理并公开群众和企业办事需要提供的各类证照、证明材料,没有法律依据的一律取消。二是及时做好办事指南的规范和完善工作。[责任科室:审批科]
三、提升政务公开能力
(一)完善政务公开相关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制度,要依法积极稳妥制定政务公开负面清单,细化明确不予公开范围,对公开后危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事项纳入负面清单管理,及时进行调整更新。负面清单外的事项原则上都要依法依规予以公开。严格落实公开前保密审查机制,规范保密审查程序,妥善处理好政务公开与保守秘密的关系,对依法应当保密的,要切实做好保密工作。[责任科室:办公室]
(二)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配合做好县政府门户网站相关栏目建设。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拓宽信息传播渠道,逐步完善本单位政务微信平台。[责任科室:办公室]
(三)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推动便民服务“马上就办”,整合建立统一的便民服务12345热线平台,对群众诉求事项快速处置、快速回复。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责任科室:审批科、办公室]
四、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兰凉平任组长,党组成员郑晨曦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挂靠办公室,办公室成员:郑仕修、吴巧英、林晶晶、林树青,由成员林树青负责政务公开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保障政务公开工作顺利开展。[责任科室:办公室]
(二)抓好教育培训。注重政务公开培训,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培训,增强公开意识,提高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回应关切的能力。[责任科室:人财科]
附件
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分解表
工作任务 |
责任科室 |
工作要求 |
围绕建设法治政府推进政务公开 |
人财科、办公室 |
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党组会议和局务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制定的方案和办法,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开。 |
人财科、办公室 |
制定出台涉及公开利益,公众权益的政策文件,要对公开相关信息作出明确规定,使政策执行更加阳光透明,做到让企业和群众“快知晓、会运用、多收益”。 |
|
法规科、办公室 |
梳理完善市场监管局权力和责任清单,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及时动态更新,方便公众获取和监督。 |
|
办公室 |
对于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建议和提案办理复文,除需要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开。 |
|
市场科 |
推动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公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做好抽查结果的公示工作,及时公布抽查结果和查处情况。 |
|
围绕重点领域加大主动公开力度 |
人财科 |
做好预决算公开工作,公开内容包括本单位职责、机构设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机关运行经费等。除涉密信息外,部门预决算支出应当公开到功能分类项级科目,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细化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预决算全部公开到项目;继续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 |
人财科、食品科、餐饮科、药械科、办公室 |
大力推进财政资金、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推进各领域主动公开目录体系建设,加强突发事件、公共安全、重大疫情等信息发布,第一时间发布基本事实,动态发布处置进展。 |
|
围绕稳定市场预期加强政策解读 |
法规科、办公室 |
落实信息发布主体责任,主动做好政策解读。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法规政策和重大措施,单位主要负责人应通过在线访谈、新闻发布会、发表文章的方式带头宣讲政策,传递权威信息。 |
贯彻落实《罗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政策解读工作的通知》(罗政办〔2016〕3号)制定完善政策解读制度,坚持“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在起草政策时,同步考虑和安排解读工作。 |
||
围绕稳定市场预期加强政策解读 |
法规科、办公室 |
针对不同社会群体,采取不同传播策略,注重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及时全面准确解读政策,注重运用客观数据、生动实例、图表图解、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形象化、通俗化解读,提升政策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让群众更好地理解政策。 |
围绕社会重大关切加强舆情回应 |
人财科、法规科、办公室 |
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做好食品安全标准信息公开,加强对食品安全标准的宣传和解读,做好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的公开工作,及时发布处罚信息、消费警示信息和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案件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
涉及本单位的重要政务舆情、媒体关切等热点问题,认真研判处置,及时借助媒体、网站等渠道发布准确权威信息。遇有重大突发事件时,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针对涉及突发事件的各种虚假不实信息,要迅速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特别重大,特别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按照各专项应急预案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
||
推进网上办事服务公开 |
审批科 |
配合县行政服务中心做好网上审批、智能审批、部门服务平台整合工作,全面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网上办事服务事项标准化。联合县审改办、县行政服务中心,立足于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从审批事项设立、审查审核规则、服务场所建设、网上审批运动、办理机制创新、监督检查及评价等方面推进落实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积极推广成功经验。
|
优化审批办事服务 |
审批科、餐饮科、食品科、药械科、办公室 |
配合县数字版做好政务数据汇聚平台信息整合工作,及时上传相关信息。 |
审批科 |
配合县审改办、县行政服务中心做好优化审批事项办事服务相关工作,清理并公开群众和企业办事需要提供的各类证照、证明材料,没有法律依据的一律取消;配合行政服务中心及时做好办事指南的规范和完善工作。
|
|
完善政务公开相关制度 |
办公室 |
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制度,依法积极稳妥制定政务公开负面清单,细化明确不予公开范围,对公开后危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事项纳入负面清单管理,及时进行调整更新。负面清单外的事项原则上都要依法依规予以公开。严格落实公开前保密审查机制,规范保密审查程序,妥善处理好政务公开与保守秘密的关系,对依法应当保密的,要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
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 |
办公室 |
负责本单位在县政府门户网站相关栏目建设。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拓宽信息传播渠道,逐步完善本单位政务微信平台。 |
提升政务水平 |
审批科、办公室 |
持续推动便民服务“马上就办”,整合建立统一的便民服务12345热线平台,对群众诉求事项快速处置、快速回复。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
|
加强组织领导 |
办公室 |
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
抓好教育培训 |
人财科 |
注重政务公开培训,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通过现场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培训,增强公开意识,提高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回应关切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