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0.5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9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79.93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168.63亿元,增长5.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4861元。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3.5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亿元,增长11.8%。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31亿元,比上年下降1.0%。全县税收收入8.7亿元,增长0.8%。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09.1亿元,比上年增长3.2%。粮食种植面积96272亩,比上年增加369亩,其中稻谷面积48455亩,比上年增加202亩;油料种植面积4098亩,增加599亩;蔬菜种植面积120622亩,比上年增加3704亩。
全年粮食产量35966吨,比上年增加286吨,增长0.8%。其中,稻谷产量19311吨,增加160吨,增长0.8%。
表3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
||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35966 |
0.8 |
春收 |
1721 |
1.12 |
夏收 |
441 |
0.2 |
秋收 |
33804 |
0.8 |
油料 |
592 |
11.3 |
其中:花生 |
376 |
3.9 |
油菜籽 |
216 |
27.1 |
甘蔗 |
0 |
0 |
茶叶 |
9037 |
0.7 |
园林水果 |
71041 |
3.4 |
蔬菜 |
164407 |
4.1 |
食用菌 |
191347 |
3.9 |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29100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8%。肉类总产量14211吨,增长-1.08%。其中,猪肉产量10814吨,增长-1.7%;禽肉产2227吨,增长0.4%;牛肉产量194吨,增长4.9%;羊肉产量563吨,增长1.8%。年末生猪存栏63723头,增长-4.2%;生猪出栏126732头,增长3.5%。牛奶产量19吨,增长-52.5%。
全年水产品产量244009吨,比上年增长4.9%。其中,淡水产品产量22780吨,增长3.0%;海水产品产量221229吨,增长5.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242.92亿元,比上年增长9.8%。2024年我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2%。较上年(11.1%)上升1.1个百分点。产值方面,我县全年累计产值同比增长8.8%,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比增7.5%,中型企业比增7.1%,小型企业比增11.5%,微型企业比增92.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比增13.8%,重工业比增8.6%。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9.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增-5.8%。工业产品销售率85.8%。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涉及的29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产值增速实现正增长。其中全县主导三大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比增6.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比重27.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比增0.6%。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2.40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全县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5%。民间投资增长14.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0.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0亿元,比上年增长52.8%。其中,住宅投资0.7亿元,下降69.8%;办公楼投资0.0万元,下降10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2亿元,增长4235.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03.7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14.3万平方米。年末商品住宅待售面积4.2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8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2.57亿元,同比增长11.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68亿元,同比增长7.2%。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限上社零完成35.3亿元,增长12.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3%;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13.9%;餐饮收入额增长10.2%。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烟酒、饮料类增长17.4%,家具类增长15.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6%,中西药品类增长22.8%,粮油、食品类增长9.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8.2%,五金、电料类增长5.2%。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0.16亿元,比上年增长26.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到资503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49.0亿元,实现比增-5.5%,其中出口总额25.0亿元、进口总额24.0亿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53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070万元,比上年增长2.9%;电信业务收入6870万元,比上年增长4.6%,移动业务收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联通业务收入3650万元,比上年增长2.8%。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5.0万件,快递业务量339.7万件。年末共有邮政局(所)11处,邮路总长度140公里,农村投递路线1859公里;固定电话用户数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8.1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8万户(移动、联通、电信)。
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数480.97万人次,同比增长10.1%,实现旅游收入41.08亿元,同比增长14.0%, A级景区4个。
八、金融
年末全县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9家、营业网点35个。2024年末全县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2.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6.1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4%;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1.5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88.6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4%。
全年全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5396.03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153.22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7242.82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303.10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财产险赔款5790.93万元;人身险赔款1512.17万元。年末各类保险营业网点5个。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户籍户数8.6万户,户籍人口26.8万人。全县常住人口26.3万人,其中城镇化率72.26%。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56元,比上年增长6.4%,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86元,比上年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2元,比上年增长6.0%。全县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526元,比上年增长7.5%。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560元,比上年增长6.3%;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173元,比上年增长7.1%。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专任教师148人,在校生2508人,学年初招生759人。有高中5所,专任教师315人,在校生4477人,学年初招生1924人。有初中12所,专任教师739人,在校生9795人,学年初招生3772人。有小学30所,专任教师1216人,在校生20830人,学年初招生2921人。有幼儿园39所(含民办14所),专任教师540人,在校生6888人,学年初招生1858人。
全年全县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7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11家。全县专利授权377件,比上年减少13.3%。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33.3万册,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文物0.2212万件,图书流动点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个。
年末共有影院2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节目2套,电视节目16套。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6万户,入户率60%。年末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100%,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251家,县直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乡镇卫生院10家,村卫生所135家,个体诊所70家,民营医院2家,门诊部6家,学校卫生站22家。实际开放床位1669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3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58人,注册护士703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6.41张,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28人。全县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5人;乡镇卫生院10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39人。
全年我县运动员盲足名将许华楚在巴黎残奥会中获得第五名;在福州市第二十六届运动会中我县获得6金8.5银4 铜。共有体育场1个、体育馆数1个,总面积约2.25万平方米。全县共举办篮球、足球、乒乓球、门球、羽毛球、气排球、笼式足球、健步走等15项100多场全民健身活动。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初步核算,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0.2%。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其中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3%。
全县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县级饮用水源地八井水厂、西溪水厂、洋尾水厂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主要流域罗源霍口、连江傍尾、斌溪口、兰水村4个断面及小流域南坂洋、方厝桥2个断面水质均达到省市考核要求,较去年同期水质明显改善。区域噪声平均值55.5分贝,道路噪声平均值66.2分贝。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366天,达标天数364天,达标率99.5%。6项空气环境监测指标均达国家二级标准,其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15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34微克/立方米,臭氧(03)平均浓度118微克/立方米。
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3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42.9%和25.0%。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不做机械调整。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卫生机构数含村卫生室。
4.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修订。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县工信局;邮政数据来自县邮政局;通信业务收入、电话用户等数据来自县移动、联通、电信公司;旅游数据来自县文化和旅游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县金融办;保险业数据来自县人寿财产保险、人寿、人保公司;高新技术企业数据来自县发改局;专利申请量等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图书、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体育数据来自县文体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