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起步镇是全国最大的秀珍菇种植基地,秀珍菇产量约占全国的60%以上,素有“中国秀珍菇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起步镇全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2023年起步镇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获评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全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现为福建省第一批、第二批农民创业示范基地。
一、技改升级,夯实菌菇振兴路
一是加强技术攻关。依托县食用菌研发中心,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秀珍菇液体菌种接种养菌项目落地投产,突破秀珍菇种植技术瓶颈,菌包成品感染率由8%降至1%,出菇时间缩短50%,产量翻三番,镇域内7家菌包生产企业平均年产1000万袋,产能大幅提高。二是推进标准化建设。镇域内25家企业先后由标准化钢棚改造升级为智能化出菇棚,开启周年化生产,栽培高峰期产量可达100吨/天。重点项目食用菌珍稀品种(绣球菌)示范推广基地一期建成投产以来,日产菌包达5000袋。以4家市级龙头企业为核心,以32家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带动全镇1500多户农户参与食用菌种植,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种植户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三是引进培育专业人才。先后成立中国菌物学会创新驱动服务站、福建省秀珍菇产业研究院、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引进食用菌专家、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30多名。同时发挥本地技术人才、产业能人作用,运用“农民田间课堂”等平台,定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科技助力产业振兴。
二、多方合力,畅通销售新渠道
一是拓宽市场辐射面。主导产品秀珍菇省内销售以宁德、南平、福州为主;省外销售以上海、杭州、苏州、广东、深圳等大中城市为主。采用4-5斤大包装,由蔬菜经销商经批发环节进入当地农贸市场进行拆包贩售。二是打通推广供应链。镇域拥有物流企业2家,满足本土食用菌产品运输需要。引导、发动菇企、菇农“线上”运用电商模式,开设淘宝直播间、微店等直播带货;“线下”组织参加中国(福建)食用菌产业博览会、第二届中国食用菌产业博览会等各类展示会,举办菌菇文化节、采摘节等,开展特色企划活动等,不断扩大罗源秀珍菇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度。三是提升品牌新维度。全镇6家食用菌企业中的鲜海鲜菇和秀珍菇(凤尾菇)2种农产品分获绿色食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创鲜食品的低温脱水即食产品、创味食品的秀珍菇拌面和秀珍菇饼干获SC食品生产许可证。“罗源秀珍菇”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入选首批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名单,并获“2020年度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荣誉。
三、系统规划,激活发展新“蘑”力
一是规划产业布局,扩大产业规模。鼓励农户推广“五新”技术(即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原料和新机具),将成熟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予以教学,实现全民种植。探索龙头企业、大型种植场“工厂化栽培”和小型农户“季节性栽培”并行发展模式,实现既开拓冬季市场,增加盈利点,又分摊栽培成本,完善秀珍菇生产标准。二是致力精深发展,延伸产业链条。以智能化生产为导向,完善提升食用菌物联网管理系统,实行快速统一发货,确保起步秀珍菇以最新鲜、最好的品性特征上市。对接知名食品加工企业,陆续开发并投产了秀珍菇拌面、饼干、茶点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开发DIY菌包等周边文创产品。探索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可承接体验式农业旅游和可实施秀珍菇个性化栽种等新式项目。三是打响秀珍菇公共品牌,挖掘产业潜能。围绕“罗源秀珍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品牌标签,通过试吃vlog等新兴方式宣传推广,打造涉及品种特质、栽培环境、人物故事的品牌宣传体系。规划建设融合教育性和趣味性的食用菌体验中心、食用菌科技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