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建设,擦亮畲乡金字招牌

来源:罗源县 发布时间: 2025-06-10 16:25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霍口畲族乡位于罗源县西部,地处四县交界,敖江穿境而过,是福州市重要饮用水源地。全乡总面积198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含8个畲族村、19个老区村),总人口1.9万人,少数民族占比22.3%,为福州市两大民族乡之一。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锚定"生态立乡、农业兴乡、文旅强乡"战略,打造"畲乡福地 生态霍口",先后获评省级森林乡镇、文明乡镇等多项荣誉。

一、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态势良好

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主攻高山优质农业、畲乡特色文旅两大产业。一是发展高山优质农业。创设“基地+农户”“村干=能人”双轮驱动发展模式,逐年提升特色农业规模、质量、效益,形成“以香菇为主,果、油、茶、林下经济综合推进”的产业体系,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2024年,香菇种植约700万袋(创历年新高),传统农业基地规模超7000亩,建有东宅中草药种植基地(400亩)、山垄湾山茶油基地(1300亩,全乡约4500亩)、琅坑黄桃基地(700亩,全乡约1300亩)、东园亭中蜂养殖基地(300箱)、王廷洋黄金蜜柚基地(180亩)、香岭紫竹种植基地(1100亩)等等。积极探索高山优质农产品,完成拇指玉米等高优品种试种工作,获得较好收成,为进一步提升农业效益奠定基础。二是推动畲乡特色文旅。深度发掘特色民族资源与自然资源优势,扎实推进一批旅游项目建设、举办旅游推介活动,畲乡旅游品牌逐渐打响。霍口以打造旅游爆点为主攻方向,建成了房车露营基地、岱江安全生态水系工程、溪前—福湖多轮复种高优农田示范片区,打造了溪前—福湖油菜花海、房车露营两个旅游网红打卡点,受到《福建日报》《福州日报》等多家官媒关注,仅2025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约1万人,同比增长近两倍。以少数民族村寨“福湖村”为核心,与台湾科技经济教育暨农业交流学会合作,引进植物香薰、精油产业项目,打造“畲香苑”香薰精油体验馆,助推闽台合作,并在第十七届海峡论坛·两岸各民族携手向未来活动现场进行推介展示。同时,建有望福山庄、望云山居、江景小住等一批特色民宿,文物安置点、“破仓分粮”纪念馆、民宿馆等一批旅游点,深入挖掘融合各类旅游资源,近年来霍旅游人数保持年均增长约5%。

重点项目突破攻坚。国家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霍口水库顺利下闸蓄水,发电机组并网发电,配套生态鱼道(全国同类型最长)主体完工。大力完善基础设施,近五年累计投入约3亿元,建成复建公路、溪里至樟后道路、岗尾至东宅道路路基拓宽、黄鹤至香岭“三产路”、山垄湾村梨坑护岸及道路修复工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正在推进霍口至王廷洋公路改建、岗尾至东宅道路拓宽、香岭至琅坑、湖头至仙洋等一批道路工程。持续完善产业配套,建成岐峰山水食用菌产业园菌袋生产项目(可日产菌棒3万袋)、冷链物流中心末端网络工程(建成22个村级小冷库)、福湖食用菌新品种试种中心配套项目,逐步贯通农业全产业链条。

二、民生持续改善,治理效能提升

社会治理高效有序。把民族元素融入社会治理,创新“三色融合” 畲乡矛盾化解工作法,建设“山哈平安调解队”“和谐蓝调解队”等调解力量,成功解决一批信访积案,获评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2024年受理办结信访件17件,积案化解率100%,处理矛盾纠纷50余件,矛盾调解率100%。同时,建立“微信群+监督平台”治理架构,“线上+线下”联合开展平安巡逻,近年来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平安三率”指标居全县前列。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创设“大巡查”工作机制,成立打非治违专项巡查队,大力打击“两违”行为。持续抓好水源保护,完成集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霍口水库库区散养牛清退及环库区物理隔离栏建设项目(一期)勘探及设计工作,开展黑臭水体摸排、散乱污治理等专项整治行动,建设香岭村污水截污、东宅村水环境整治等工程,通过一批工程治理,流域断面水质长期保持二类以上。

公共服务优化升级。教育医疗进步,霍口中学近年中考录取率居乡村中学首位,成立霍口畲乡教育奖教助学基金,完成霍口中学田径场改造,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兰海华等教育先进工作者,教学软硬件水平持续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保持全县农村中小学前列。常态化开展常态化“空心村”医疗服务活动,有效解决偏远农村老人、留守儿童就医问题,霍口卫生院增聘副主任医师、检验师各1名,医疗水平持续提升。兜底社会保障,2021-2024年累计新增城乡低保132户236人,临时救助258人次,发放高龄补贴、残疾人补贴超150万元;设置公益性岗位24个,助力150余名村民就业,库区移民技能培训覆盖率达80%。

三、民族团结交融,特色品牌彰显

推进非遗项目的保护与推广。畲族服饰、畲医畲药均已列入国家非遗项目,畲家拳、畲歌、苎麻织染均列入省级非遗项目;建成畲族民俗馆,展示生产生活、婚嫁礼仪、宗教祭祀器具等实物,展示畲族服饰、畲医畲药等非遗项目,提供服饰制作、剪纸、刺绣等传统技艺体验项目。

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以福湖村为核心,示范引领全乡传统村落保护,修缮兰家大院、雷家大院、雷家祖房老屋(福湖武工队旧址)等畲族古厝、民居;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建设大王里村河道整治二期大王里村与岐峰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基础工程;利用古民居,建设畲医畲艺展示馆,通过设立传承基地、开展技艺培训等方式延续传统工艺,推动福湖村先后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旅游乡村重点村”等称号。

活态传承活动。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展示馆顺利开馆。保留并举办畲族传统婚礼、祭祖、对歌、织布、剪布等传统民俗特色活动,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抓手,通过举办“三月三”“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一家亲 福籽同心爱中华”等主题宣传活动,活化文化传承,强化民族文化宣传推广。畲汉双语教育,创设“畲汉双语讲堂”,开设中、小学畲语课程,通过开展理论宣讲和文化教育,增强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